首頁>財經>

作者|魏曉

7月15日,夜,北京。

十餘位身家千萬的阿里在京權力最高層人物,在此聚會。本場主角,只有一人,正是高曉鬆。

這一天,高曉鬆入職阿里五週年。這一夜,觥籌交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畢竟,這一桌的入席人物,皆為阿里在京M5/ P10以上高管。

自然,其中也包括高曉松本人。

這或是高曉鬆首次對外側面公開,他在阿里的權重級別:至少M5以上。根據市場傳聞中的阿里級別體系,M5相當於高階總監,再往上便就是集團副Quattroporte、Quattroporte,乃至逍遙子、馬雲了。

在這場阿里在京M5/ P10以上高管聚在一起,共慶“矮大緊”(高曉鬆在阿里的花名)入職阿里五週年主題活動結束後,深深感受到組織溫暖的高曉鬆非常感慨:“年輕時獨行萬里,中年時找到組織。真好。”

此情此景,很好理解。

就在半月前,一場由權威媒體發起組織的網路直播活動中,作為邀請嘉賓的高曉鬆在鏡頭前正在侃侃而談向直播間網友分享讀名著心得時,出乎主辦方以及高曉松本人預料的事情發生了。

沒有了昔日的眾星捧月,反倒是滿屏謾罵;不再是青年人生導師,而成為了“垃圾東西”;也沒人願意再聽高曉鬆抖摟自己的滿腹經綸,取而代之的則是,將他的“黑歷史”、“歪言論”扒出來一一示眾。

再然後,這場直播就在高曉鬆大寫的尷尬中被迫中斷。

可以說,這是高曉鬆以清華高材生、音樂才子、知識分子等身份出道以來,在人氣上的重大滑鐵盧。且致命的是,不同於此前的酒駕等事件,這一次,短時間看來,是不可逆轉的。

既然在外面受了莫大委屈,自持身份的高曉鬆難免要回應些什麼。他自報家門亮出自己在阿里的工號以及級別,廣而告之組織對他豐厚的溫暖與情誼。

價值、地位、權重,高曉鬆仍然是那個高曉鬆。但此時的他心裡應該明白,或許以前還能以個人身份Solo,但以後一段時間,就只會有阿里的高曉鬆了。甚至就連阿里的高曉鬆,可能也要跟以往的大不同了。

不合格的管理者

即便高曉鬆沒在繼續高談闊論輸出他的所謂知識所謂科普所謂三觀,只是晒出了自己的阿里工號,感恩了組織溫暖,人們還是沒能放過他。

是的,雖然高曉鬆在阿里的級別是歸於管理者崗位,但實際上他確實不是一名稱職的管理者。

2015年7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宣佈成立阿里音樂集團。高曉鬆作為外部引進人才加盟阿里音樂出任董事長。與他一同加入的還有宋柯。

彼時的高曉鬆雄心勃勃,要成為真正的企業家,而不是wannabe(想成為的)企業家。他也躊躇滿志,在微博感謝阿里信任,堅信阿里音樂一定會成為一家世界級的音樂機構。

阿里也對高曉鬆寄予厚望,認為在國內音樂、文化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並深受使用者喜愛的高曉鬆、宋柯二人,將能夠運用阿里在網際網路、大資料的基礎能力,結合自身在行業的多年積累,為阿里音樂帶來一個寬廣的想象空間。

可惜結果證明,一切都成空。

僅一年後,高曉鬆便從阿里音樂的職務上退了下來。原因一方面是阿里大文娛戰略佈局的整合調整,另一方面也是高曉鬆在阿里音樂上沒能拿出太好的成績,甚至一定程度上耗損了阿里音樂的競爭力,導致阿里音樂錯失了最好的發展時機視窗,以至於直到目前阿里音樂都未能躋身一線陣營。

當然高曉鬆也進行過自我反思,認為他在阿里音樂做了一個錯誤的決策,就是把天天動聽改造成一個被使用者認為“四不像”的阿里星球。

顯然在與阿里初遇的第一年,阿里音樂沒能開啟想象空間,高曉鬆也沒能成為企業家。

雙方的首次結合,權當交了學費,只是代價慘重了點。

不過好在,高曉鬆認清了他自己。

對公司的戰略管理缺乏經驗,高曉鬆不是一個擅長經營管理、戰略決策的職業經理人,更適合“翩然一隻雲中鶴,飛來飛去宰相衙”的掛職身份來牽線搭橋,撮合資源,獻言獻策。

阿里,也意識到應該怎麼用高曉鬆。

離開阿里音樂後,不同於宋柯的逐步退出,阿里給了高曉鬆一個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的虛銜。相比較一般意義上的阿里高管,掛著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頭銜的高曉鬆更像是阿里的門客,走的是門客似的文人路線,用自己在圈內的地位,幫助阿里大文娛整合資源服務國際化戰略的同時,化身成為網際網路公司的流量標籤。

一定程度上,在充當阿里門客這一角色時,過去多年高曉鬆與阿里是相得益彰。

阿里首席門客

這部電影,正是阿里影業投資。在業內看來,這是中資首次“加冕”奧斯卡的榮光、參與全球電影工業的高光時刻。

在背後,自然少不了高曉鬆的功勞。其掛職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後,負責的正是阿里大文娛的國際化戰略推進。

在前臺,高曉鬆也是那個出席奧斯卡典禮、劇組慶功酒會等好萊塢名流匯聚場合的阿里最合適人選,沒有之一。

這是業務層面之於阿里大文娛。

身為門客,自然亦要為主公出謀劃策。

馬雲想演電影了,高曉鬆量身製作了主題曲《功守道》,還找來王菲跟老闆合唱主題曲。等到完成後,一個勁兒的猛誇馬雲“我覺得差不多了,他還覺得不行。”

馬雲一直有教師情結愛搞一些鄉村教師的公益活動,且活動上想送給教師們一首歌,高曉鬆就作了個曲,歌名叫《桃李》,讓馬雲演唱。

以及還在各個節目中,花式商業吹捧阿里,吹捧馬雲,比如“去了阿里才知道,馬雲有多了不起”等等。

這是錦上添花之於馬雲。

同時也利用自己的IP流量為阿里產品代言。

起“矮大緊”的花名、晒支付寶賬單、時不時在微博上調侃下老闆馬雲,都是高曉鬆有意義的為阿里產品帶貨。

2017年釘釘“酷公司”釋出會上,高曉鬆手搖摺扇現身,吐槽加入阿里巴巴兩年最大的感受是,作為管理層根本就不需要管理,反倒是員工經常管著他。在釘釘上,員工常常通過DING訊息追著他討論工作。

對了,還有著書《阿里傳》。這也是高曉鬆的使命,用他的說法,是通過阿里這一群人,記錄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不過原計劃該書應該在去年阿里成立20週年時出版,但截止目前仍未上市。

這是站臺背書之於阿里。

頂著4500萬微博粉絲,同時在音樂圈、影視圈乃至國際上都有著豐厚資源、運作經驗以及名望地位的高曉鬆,在擔任阿里門客這一角色上是如魚得水。

個人危機之後

2019年9月,高曉鬆任職《三國志戰略版》“首席戰略家”。該款遊戲正是由阿里發行。

雖然高曉鬆那個敲螢幕的遊戲代言廣告實在是惹人厭煩,基本上不少直男社群都有相關帖子吐槽,但不可否認,這款“高曉鬆力薦”的遊戲在市場上大獲成功。

即便玩家不感興趣,但可能也能背上兩句高曉鬆推薦《三國志戰略版》的臺詞,還有他那張大大的“俊臉”,都快等同於“渣渣輝”了。

不僅給《三國志戰略版》刷臉代言,高曉鬆亦在今年疫情期間組織了一場線上義演。

4月20日下午,配合大麥網、蝦米音樂等,高曉鬆釋出一則“關於發起《相信未來》線上義演的倡議”,並擔任總策劃,呼籲音樂圈的朋友轉發報名,為國內各行各業的普通人歌唱,鼓勵大家復工復產、重新迎向未來。

這些都是高曉鬆利用個人勢能,在阿里體系內外都能持續發光發熱。

不過日前的直播翻車事故,對於高曉鬆而言或是一個分水嶺。

畢竟他的個人IP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較大爭議,目前來看,高曉鬆很難在以過往形象獲得公眾場合的追捧,這意味著他的個人身份對外Solo,或許已經不切實際。

同時過去多年高曉鬆為阿里產品站臺背書的情形,也可能會進行調整。高曉鬆當前的形象危機,阿里內部或會有一輪新評估。要知道,目前的阿里已經很難再承受高管層面出現個人爭議了。

高曉鬆是個聰明人。

他自然知道,阿里之所以願意給他至少M5以上的級別,願意吸納中年的他進入阿里這個大組織,不是單純就為了給一個知名的知識分子體面生活,也不僅僅是看重了他的資源、能力,亦重在其號召力、影響力。

一旦後者下滑,甚至說起到了負作用,對加入阿里五年後的高曉鬆來說,他也就需要再次找到自己的位置。

最新評論
  • 1 #

    原來最愛天天動聽 原來是這貨整沒了 我能愛你 算我輸

  • 2 #

    就一包裝得像中國文人的美中國人。

  • 3 #

    高曉鬆—矮大緊,這是幅對聯啊

  • 4 #

    無犯罪記錄證明提供沒有?

  • 5 #

    你在阿里這五年,馬雲很不滿意。

  • 6 #

    高曉鬆知識面和見解我看了曉說,還行啊,很開拓知識面和想法

  • 7 #

    阿里也招收有犯罪前科的?

  • 8 #

    確實是門客而已 公司大了 都會有這樣的辦公室 出去串門帶著撐門面 沒事時弄些衍生作品

  • 9 #

    感覺他來的這五年阿里文娛一直在走下坡路

  • 10 #

    切 我們都是搬磚的,管他呢。

  • 11 #

    見到馬雲低頭雙手握的人,能有真才?

  • 12 #

    這篇文章作者是個高人,“門客”一詞精闢

  • 13 #

    門客這個詞用的準確

  • 14 #

    不錯不錯,很有阿里味

  • 15 #

    當初幾億使用者量的天天動聽,放到現在估值起碼千億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螞蟻金服正式更名“螞蟻科技”或為上市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