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原螞蟻金服,下稱“螞蟻”)掀起了新一輪的造富運動。
儘管2000億美元的估值沒有獲得官方確認,但是從螞蟻上一輪就已經高達1500美元的估值來看,2000億美元是一個符合市場普遍預期的數字。
1.4萬億人民幣是什麼概念?相當於杭州一年的GDP。不出意外的話,這個全球最大的獨角獸的上市將會成為今年規模最大的IPO。
IPO規模創下新高後,吸引了無數投資者關注:螞蟻上市後,到底在二級市場能估到多少錢?
看多的投資者驚呼科創板終於迎來可以長期持有的科技公司;看空的投資者擔心螞蟻在二級市場溢價有限,可能會出現上市即巔峰的尷尬局面。
下面,富姐將從「估值分析」和「同業對比」兩個維度進行分析,2000億美元的螞蟻,真的貴嗎?
從估值來看,2000億美元的螞蟻貴嗎?企業的常見估值有下面三種演算法:
一是市盈率法(P/E倍數法),早在2018年螞蟻完成C輪融資時估值就已經達到了1500億美元,當時是巴克萊預測螞蟻集團2019年盈利將達到55.3億美元,乘以相對保守的28倍市盈率,估值結果為1550億美金。
但實際上,螞蟻披露的資料顯示,螞蟻2019年的盈利為170億元,如果參照目前騰訊約50倍的靜態PE,螞蟻的合理估值應該為8500億元人民幣。
反過來說,如果按照市場預期的2000億美元來算,那麼螞蟻的PE倍數應該是82倍,高於騰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螞蟻此次是啟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機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劃。
科創板50指數在22日盤後公佈的歷史資料顯示,平均市盈率倍數在70倍以上。比騰訊在港股的估值有較高的溢價。
同時,從螞蟻金服作為金融科技龍頭的業務屬性和增速來看,二級市場給予螞蟻的估值應該是高於騰訊的,如果螞蟻今年的利潤大幅增長,同時科創板的估值較港股有較大幅度溢價,二級市場的定價達到甚至超過2000億美元也不是沒可能的。
二是平均使用者市值法,比如安信證券曾將PayPal和騰訊每使用者市值分別平均值乘以70%得到螞蟻每使用者市值約307美元,乘以活躍使用者數5.2億,得出螞蟻金服估值約為1597億美元。
但該估值方法同時也需要考慮到螞蟻使用者數的增速,以及螞蟻的使用者離交易更近,單個使用者的價值可能更高的等因素,2000億美元的估值是可期的。
三是分版塊疊加法。可以將螞蟻業務分拆成支付、貸款、理財等業務單元,再將與之相對應的公司市值對比。支付業務可以把Paypal當成估值參考,貸款業務可以把富國銀行當成估值參考。
但這樣得出結論並不一定準確,因為螞蟻的業務具有協同性,估值的邏輯並不是簡單的做加法,而是還要考慮“乘數”效應。
一個可以佐證的資料是,螞蟻在支付、理財、融資、保險、信貸五大類金融服務中,使用3種及3種以上服務類別的使用者已經達到80%,使用全部5種服務類別的使用者達到40%。
綜合來看,以目前的時點,螞蟻金服2000億美元的估值是有一定支撐的。
2000億美元的螞蟻PK2000億人民幣的京東數科,貴嗎?螞蟻IPO固然引人矚目,但它可能成為不了“金融科技”第一股。
早在前兩週,京東數科就被爆出已經簽署上市輔導協議,極有可能先螞蟻一步登陸科創板,率先吃到市場紅利。
螞蟻和京東數科走的都是由金融服務轉到金融科技服務的路線,起初,兩家公司的誕生都是為了滿足自家電商業務的需求,電商為金融服務提供消費場景,金融服務滿足電商體系建設,電商和金融服務之間存在巨大的協同效應。
而後兩家公司嘗試走出電商體系,拓展更多消費場景;最後兩家公司再開始打造金融生態,從金融服務公司轉型到科技服務金融。
兩家公司發展軌跡近乎相同,金融業務的佈局也相差不大。
從圖中可以看到,螞蟻和京東數科在業務佈局上重合度極高。體量的不同一方面體現在金融業務資料上:
從主要金融業務上的資料對比可以看出,在消費金融上,無論是ABS發行總額,還是借貸餘額,螞蟻都要多出京東數科2-5倍;螞蟻在支付上的優勢是京東數科無可匹敵,雙方之間差好幾個競爭維度;從財富管理來看,螞蟻的財富管理規模巨大,大幅領先於京東數科。
綜合金融業務資料來看,相關資料顯示,螞蟻在全球的使用者接近13億,去年還收購了世界跨境支付WorldFirst100%的股權。螞蟻的估值超過5倍的京東數科是相對合理的。
另一方面體現在自有商城的規模上,前文提到了金融業務與電商業務存在巨大的協同效應。說明金融業務的規模是受電商規模限制的。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和京東的市值的比值是7∶1。
目前螞蟻估值約2000億美元,京東數科估值約2000億人民幣,估值比大約也是7∶1。這似乎恰好能夠解釋金融業務的規模是高度依賴電商平臺的消費場景的。
對於螞蟻來說,京東數科大概率是小號版的螞蟻,不必過於擔心。反倒是目前低調的騰訊金融業務,將可能會成為螞蟻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
2019年騰訊在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中的收入達到1014億,僅比騰訊傳統現金牛遊戲少了133億,增速則比遊戲高了29個百分點。金融科技對騰訊營收增長和股價提振的貢獻越來越大。
但歸根結底,誰想要在支付這條路上走的長遠,誰的使用者多,消費場景多誰就更具有話語權。
風已起,巨獸出籠,2000億美元估值的螞蟻集團做好被檢閱的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