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娃哈哈創始人 宗慶後(右)

娃哈哈終於開始做電商了。

6月18日,宗慶後帶領著娃哈哈正式推出了“康有利”電商平臺,這是一款小程式,但口號目標卻很大“旨在打造讓14億中中國人都能買得起和放心買的頭部大健康垂直電商平臺”,而且這只是娃哈哈想做的4大電商平臺的其中一個。

另外三個,按宗慶後的說法還有食品飲料日用品綜合電商、跨境電商,以及面向年輕人搞活動促銷的“哈寶遊樂園”。

宗慶後在最近也接受了財新視聽的專訪,並透露了以下幾個核心資訊:

娃哈哈要在電商業務上投資20億元,把規模做上去;宗慶後自己並不反對電商,而是反對燒錢買量;娃哈哈的資訊部門有七八十人,正在緊鑼密鼓的開發四個電商平臺;娃哈哈轉型電商,疫情是催化劑,今年2月是娃哈哈成立33年來唯一虧損的一個月,虧了1億元

另外,宗慶後也坦誠的承認了目前娃哈哈集團遇到的一些經營問題,比如品牌認知度在80後和90後群體中還是不小的,但在00後群體中就差很多,宗慶後也認為是品牌的廣告宣傳不到位。

再比如娃哈哈的線下經銷商體系,以前一直在走下沉市場,在北京等一些一線城市銷售做的不好,因為大城市的超市需要先貨後款,娃哈哈應該是不願壓賬期,從而放棄了在一線城市裡選擇大型超市渠道,進而影響了產品品牌以及銷量。宗慶後說這一點是需要在未來進行轉型的。

這位74歲高齡的老一代企業家看的還是蠻透徹的,他認為現在娃哈哈遇到的核心問題就是兩個:誰來給你賣,誰來給你買。

誰來給你賣,就是必須要在經銷商層面做好利益分配,經銷商必須有錢賺,才能有動力去賣貨,這就涉及到價差問題,但價差一旦很大,就會導致產品在零售終端的零售價很高,勢必會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

誰來給你買,就是看產品的品質、品牌的影響力、在消費者心中的喜好度等定位問題。而目前在營銷環境上的改變,也讓宗慶後有點無奈,他說現在的營銷不像是以前了,以前在央視投個廣告,線下渠道一鋪開,基本上一個新品牌就起來了。但現在營銷渠道變得很多,也讓宗慶後略感無從發力。

你看王健林、馬化騰他們聯手搞了個飛凡電商,幾個合作方都不差錢,但最後一個電商平臺也沒有做起來,這個教訓,宗慶後可得汲取。

再者,宗慶後認為做電商不用燒錢買量,這種思路做電商,能否成功也值得商榷,有待驗證。畢竟電商買量已經是一個行業的慣用操作手法,買量不是刷量,而是找到好的流量,就像娃哈哈應該入駐大城市的超市或便利店一樣,也是線下形式的買量。

如果一味地堅持不買量,前期冷啟動時的勢能達不到,那專案也會有黃的可能。

既然娃哈哈都決定做電商了,為什麼不多學學其他電商成功的經驗呢?

另外,宗慶後對於新興飲料的看法很獨特,他認為新興飲料品牌不太可能做的很大,但多個小品牌加起來,就會影響娃哈哈的市場。這一點說的沒錯。

我最後一個看法就是,娃哈哈為什麼不多做投資?其實娃哈哈這些年來一直都在賺錢,資金流為正,既然宗慶後都說了員工比較安逸(會不會意味著衝勁不足?),公司活的很好。那在新品牌孵化不順利或不是特別成功的情況下,為什麼娃哈哈不開啟資本模式,去投資其他新興的飲品品牌呢?

比如元氣森林,比如喜茶等比較火的品牌,娃哈哈完全可以去投資,而不是自己苦呵呵的做一個新品牌,成功的概率也成疑。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大盤路在何方?A股17只網際網路金融潛力獨角獸一覽(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