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任何國家的任何人,都希望經濟能持續增長。
但是,用什麼方式可以實現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有沒有極限?
這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了。
如何實現經濟增長?
不少的國家政府和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增長要依靠投資。
也有人認為應該用政策鼓勵研發活動和技術變革。
還有一些人看重透過培訓提升勞動技能從而使經濟增長。
甚至還有一些人認為應該推行“經濟保護主義”,“經濟保護主義”就是指透過不同的貿易壁壘和差別政策,對本國的產業和市場進行保護。
在特朗普時期,美國對多國發動的貿易戰採用的就是這種手段,透過增加關稅壁壘來製造貿易壁壘。
但貿易戰的“經濟保護主義”弊端同樣明顯,公民無法享受原有的權利。
因外部商品價格提高,被迫付出更多的錢購買或是選擇本地商品替代,都導致了公民可能無法買到最物美價廉的商品。
那麼經濟增長的良方是什麼呢?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經濟增長並非只有一種方法,而是各種方法可以並行。
各經濟學家公認的經濟增長“發動機”有四個:人力資源、自然資源、資本和技術。
(一)、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指的是勞動力數量和勞動力質量。
不同數量和質量的勞動力都會影響最終的生產率。
依靠人力資源獲得經濟增長的通常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國家,主要的典型代表就是我國和印度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國家。
首先這些國家人口眾多,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利於發揮國家人力資源的優勢,並提升外貿競爭力。
我國在2010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出口國,並且短期內很難被替代。
(二)、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指的是指耕地、石油、礦產和天然氣等。
依靠自然資源的國家一般稱之為資源密集型國家。
在土地方面,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廣袤的良田,因此成為了當今世界上最大谷物生產國和出口國。
在能源方面,中東的沙特和卡達則是發達國家中的典型代表,阿布扎比僅僅因為擁有了石油,達到了人均12萬美元的GDP,可謂是富得流油。
但這類國家存在明顯的弊端,一方面是豐富的能源容易引起其他大國的覬覦,另一方面則是極度依賴能源會使產業結構變得單一,從而抗風險能力急劇下降。
委內瑞拉曾經是世界第一的石油產量,後來為了繞開石油美元,被美國製裁,如今陷入了石油危機,國內經濟崩潰,通貨膨脹嚴重,且每年的GDP不斷萎縮,國內一片混亂。
(三)、資本
資本指的是基礎資本的積累。
也就是社會基礎資本,包括公路、水電工程和公眾醫療事業等。
積累資本意味著需要犧牲很多的當前消費。但凡是經濟快速增長的國家,用於資本形成的資金都佔到了20%。
但美國是個例外,金融危機爆發時,美國的居民儲蓄率從二戰時期的7%降到負數。這主要是由龐大的政府財政赤字和提前消費理念而造成的。
(四)、技術
技術指的是技術變革與創新。
技術變革通常會推動傳統行業的改造,從而提高生產力。
歷史上透過技術變革實現經濟增長的國家有很多,例如英國和日本。
英國是全世界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國家,發明了蒸汽機和鐵路,並在十九世紀成為世界經濟的領導者。
日本最初透過模仿國外技術,限制進口、保護國內工業,並大力發展本土的製造業和電子業,最終在80年代後期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而我國目前正在由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為資本密集型產業國家,但還是面臨重重困難。
因為相當多的勞動力仍然無法被技術取代,一方面是部分技術尚未成熟,另一方面即便技術成熟,但對於資本短缺但勞動力相對低廉的國家來說,使用技術的成本往往高於勞動的成本。
經濟增長有沒有極限?
不管發達國家還是欠發達國家,一個政府要獲得人民的支援,向人民許諾經濟增長的前景,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必要條件。
發達國家的高福利、高科技、高軍事、高法制等,無一不是建立在經濟持續增長的前提下,才能順利執行。以這次新冠黑天鵝事件為例,除了開動印鈔機,發達國家沒有面對經濟停滯和經濟負增長的有效辦法。
當今世界以美國為代表的經濟模式,政府負債累累。負債經濟唯一解套的方式,只有經濟永遠的增長。一旦經濟增長停滯或倒退,負債經濟將遭遇滅頂之災。
從上述內容中,我們知道了想要實現經濟增長必須滿足四個條件。
而這四個條件是否可以無限制增長?
答案顯然是不行的,人力資源取決於勞動力,而勞動力取決於人口。
人口必須增長但不能過度增長,同時還要控制疾病、提升健康水平和提高教育水平。
而自然資源是不可增長也不能再生的,這是限制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因此近幾年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開始發展新能源,尋求自然資源的可替代,假如未來有一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那麼自然資源將不再製約經濟的增長。
資本的積累和技術的變革本質上是沒有極限的。
發達國家可以用20%的收入來形成資本,而第三世界國家只能用國民收入的5%來形成儲蓄,從而進一步加劇了貧富差距。
而技術變革同樣是發達國家獨享的紅利,通常發達國家手中掌握著大部分的智慧財產權, 但同時,非發達國家同樣可以靠著技術變革逆襲,並以此作為經濟增長的強力發動機。
因此,從理論上說,經濟增長並沒有極限,但前提是消除現有的制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