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新能源行業真是每天都有新話題,剛剛過去的一個週末,寧德時代要推出鈉離子電池的訊息又引起了騷亂。

鈷被炒起來了,大家就去搞無鈷;鎳被炒高了,大家就都不要鎳,但鋰還在。5月21日,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公司2020年度股東大會上說起漲價時,透露了另一個重要資訊:我們的技術也在發展,我們的鈉電池已經成熟了。

先把觀點放在前面:鈉離子電池理論成本低,量產之後儲能和低端應用可以推廣,高階產品還要靠三元

碼字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援。

一張圖看懂納離子電池

沒時間看細節的,就看這一張圖就夠了。

最大的變化是正極材料和金屬集流體。

鈉離子電池成本節約之道

剛剛已經講到,鈉離子電池變化最大的環節是兩個,一個是正極材料從碳酸鋰/三元鋰替換成碳酸鈉/三元鈉,一個是銅箔被替換成鋁箔。

看看為什麼是鈉,先來複習一下元素週期表。

重點看圖中左上角用紫色標註的方框。初中化學這個時候可以發揮作用了。

為了便於學渣們理解,再看一張鈉和鋰的對比圖:

鋰的優點顯而易見,質量輕、能量密度高、釋放電子數多。。。不然也不會用鋰來量產電池了。當然還有唯一一個缺點,就是貴,最近漲價漲得有點多

鈉和鋰同族,作為電池材料比鋰稍差一點,但是優點就是便宜、量大。論效能鋰明顯比鈉高出一截,但是論價格和儲量簡直被鈉完爆。

按照儲量來看,鋰的地表含量0.0065%,鈉的地表含量2.75%,足足是鋰的423倍

再看看鋁箔替代銅箔,鈉離子電池可以使用鋁箔作為集流體,話不多說,大家直接看鋁和銅的價格就可以了。最近銅的最高價78270元/噸,鋁的最高價20445元/噸,成本接近銅箔的四分之一

理論成本很低,但是。。。

上面一節已經講過,正極材料成本理論上可以大幅降低,而且鈉的存量大價格很難像鋰一樣暴漲,而且銅箔被替代為成本只有四分之一的鋁箔。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

理論上來說,鈉離子電池的成本確實可以做到很低,大概0.2-0.3元/Wh,而同級別的鋰離子電池成本要在0.5元/Wh。

以上只是理論成本,目前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可能比三元鋰電池的0.65元/Wh還要高,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像鋰電池一樣的完善的量產能力和供應鏈配套。

想要降低到理論成本,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然這個過程中電池龍頭的推動也必不可少。

寧德時代為什麼釋出鈉電池

其實道理很簡單,鈉電池不是新東西,2010年已經在實驗室開始做了,寧德時代也一定是最近兩三年在鈉離子電池上有了研發進展,看到了量產的可能性。

更進一步的想法,寧德時代老闆已經說的很明確:什麼材料炒高了,我們就用更低成本的方案來替代

其實鈉離子電池,就是說給藉著短期供需錯配亂漲價的環節看的,這些瘋狂漲價的環節如果還看不清這個形勢,或早或晚總會有清算的一天。

再往長遠想一步,寧德時代今年的思路發生了質變。過去兩年都是充分壓縮供應鏈利潤,強調超額利潤和話語權;但是最近,可能看到的一個可喜的變化,是公司讓渡一部分利潤給供應鏈,合作共贏才是最好的成長方式。

4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鈉離子電池來襲,要取代鋰電池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