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採訪|邱恆明 周繼鵬 撰寫 | 邱恆明

編輯 | 楊天琪 設計 | LUCIAN

一個時代,只有攀升至巔峰才會發出振聾發聵的迴響,而它的開端卻總是在上一個時代的低谷和陰影中悄然蔓延。在春光裡產業資本集團舉辦的“917「為升級而生」春光裡戰略釋出會”上,春光裡創始人楊守彬表示:“智慧新經濟”時代已經到來,產業與資本的本質正在發生變化,未來唯有升級方能生生生不息,因此他將“ALL IN 升級”。

告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迎來“智慧新經濟時代”,疑惑是必然的,迷惘是必然的,尋找出路更是必經之路。

對於“升級”這一話題,很多嘉賓感慨道:這個時代能看到的未來趨勢,已經不是早期投資人能參與的遊戲;這個時代能預見的賽道競爭,已經不是創業者和新玩家能承受得起的殘酷。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我們必然要升級自己、升級品牌、升級產品、升級技術、升級企業、,但不同行業的“升級”又該怎樣選擇方向?

升級看點

1、從實業、營銷、投資等不同行業角度,企業經營者如何看待“升級”?

2、面對未知的新時代,行業大咖的心態和思維方式將帶來哪些啟示?

3、聽大咖談對趨勢的判斷、思考、以及他們對事業的執著。

自我發展如同打怪升級

“升級”是每一個做創業、做企業的人,每一個希望自我發展的人,都要具備的能力。就像我們打遊戲一樣,要不斷打怪升級,不斷讓自己的水平更高,要面對更加複雜的環境,甚至能夠引領環境的發展。“升級”本身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它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迭代的過程,是潤物細無聲的讓自己的水平、企業的水平、發展水平、投資水平、對社會的理解水平、對世界的理解水平不斷的更新,更上一層樓的過程。

升級就是“我消滅你但與你無關”

升級就是進化,升級就是迭代,升級就是《三體》所說的“我消滅你但與你無關”。在更高的維度裡重新定義我們底層的作業系統,這是每個人生的升級。升級是產業網際網路的革命,也是今天我們所思考的場景革命。

升級才能站在時代之巔

升級一定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這兩年,在知識資訊化的促進之下,整個社會的經濟,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多變化。怎麼能跟上這個時代,或者是引領這個時代?我認為,必須要去接受很多新的知識,必須要去開拓更多更深更高的視野,來做精自己的事業,來跟上這個時代。

很多時候奇蹟只是必然

升級是一種必然,一個時代不管從社會層面,或是從產業角度看,積累到一定時間,就一定會有所變化。這種變化跟以前方向不同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叫它升級。比較重要的是升級的時間節點。在一個比較好的時機裡,能夠認識到、意識到升級,需要敏銳的洞察。個體都有一定的主動性,沒有誰促進了誰,升級是一個有你、有我、有他的共生體。

升級要尋找靈魂出竅的感覺

作為創始人或者作為經營者,必須要明白一句話,就是“春江水暖鴨先”,必須要熟悉市場的變化,根據市場的變化去調整,關鍵是要有這方面的意識,不要把自己只放在一個管理者的立場上,我經常講要靈魂出竅,要站在你和顧客的上空去看。顧客需要什麼?你提供的產品是不是和它相匹配?由此,我也把服務的相關意識進行了提升,而且創立了中國服務這麼一個理論體系。

深耕細作才能細水長流

升級意味著什麼?過去十年中國資本市場粗放式成長,到2015、2016年出現較為典型的產能過剩,也出現了類似於鬱金香騙局的跟風投資風潮。這一陣風潮過去以後,更多專業化,更強調投資能力提升和賦能式投資出現了,這些都促進了升級這個概念的提出。不同的機構可能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但無論怎樣,那種錢多人傻的時代應該是過去了。每個投資機構都要根據自己的資源稟賦進行深耕細作。

升級的本能,來自對世界的不安全感

今天的升級已經快到人所能接受的邊界了。客觀來講,升級給我們帶來更豐富的社會財富,但另一方面來說,它的代價就是我們必須適應,調整到心裡最大的承受範圍去適應這種升級。升級來自於本能,來自於人本身對世界的不安全感,他要獲得更多征服世界能力的這種本能帶來的升級。如果從某一個需求解決方案的升級規律來看,它是交替的。它會一下引領人群到一個非常熱衷於某一個解決方案的狀態,然後在解決方案上產生了很多問題,然後它再回歸本質,之後又不斷地交替進行。

投資原則:看得多、想得多、出手少

對我而言,開始做創業型資本是一次較大的變化和升級。越是惡劣的環境越能促使你思考,越能讓清楚自己做一件事的初心,今天我們投資所堅持的原則是:追求少就是多,看得多想得多出手少。

周少雄:從單一品牌到推動整個產業

就七匹狼所處的行業而言,需要探索的是怎麼去認識我們從事的行業,同時我們會去思考行業跟社會的關係,行業跟人類發展的關係。我們可以從全球的角度看別人的發展軌跡是怎樣的,他們又在思考怎樣的未來。

其次,我們怎樣在這樣的慣性中找到自己的存在的價值。時代總是不斷被創新的,我認為升級,一方面是要跟上時代,另一方面就是創新。要達到創新的話,就要開拓自己的思維空間,包括提高自己的認知境界。通過對發展趨勢的判斷,以及對底層發展的一些規律摸索,設計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或者是具體的實施行為。

從過去單做自己的一個品牌,到現在不僅要升級這個品牌的內涵,價值觀,以及對消費者提供的服務,還要確實地深化,才能穿透時空的限制,而不是被流行的階段性淘汰。我們更重要的是把過去的經歷、經驗,以及所建立起來的產業的基礎,用來服務於更多的年輕創業者,來幫助有志於時尚產業發展的,能夠代表中國在世界釋出流行趨勢的創業者們,推動他們建立起時尚行業中引領性的創業,幫助他們把企業做得更成功。

我們會從一個單一品牌的自我經營公司升級成為一個產業服務以及投資服務的平臺型公司,希望從原來的產業資源變成一個供應鏈的生態服務體系,去推動整個的產業的升級。

楊向陽:科技不插上人文的翅膀是飛不遠的

我覺得人為的東西都是自我感覺太好的結果,比如講一塊木頭,怎麼把它點燃,可以是鑽木取火,現在可以隨便點著,火柴、打火機或其他種種方式,但它一定會有燒到最旺的時候,它可以持續地提供溫暖吧,其實有的時候也不要把自己主觀的東西看得太重要了,我覺得沒那麼重要。有的時候我們講奇蹟,其實是在一個小的範圍或者一個小的時段,其實更多的是規律在起作用。

我們說年輕人也好,什麼人也好,一定要有自信,一定要相信,你特別自信的一件事,結果乾失敗了,你也不要太沮喪,到最後你會發現其實你也不是奇蹟,大部分都是規律而已。

另外,我覺得能夠說出來的判斷,其實都是蠻膚淺的。

任何一個人的認知,它都有一些延伸。他突然說要考慮考慮下一年,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有自己的一種意向,大家互相聊的時候,又可能回到一個共通之處。它是一個從個體到群體,從個性到共性的過程,其實未來也沒有那麼複雜。

現在我跟年輕人聊得最多的是:科技不插上人文的翅膀,是飛不遠的,而人文的東西,它不只是一些書本上的東西,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我覺得這些都蠻重要的。

楊秀龍: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

三十年前我就開始做服務,在一個酒店待了18年,世界各地到處跑,就是研究服務和管理。我打工的時候就意識到理論體系的重要性,從共同創立北京宴開始,我提出來的口號是: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就是讓“中國服務”為這個時代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聯合創辦北京宴的時候,企業的願景就是四句話:打造中國宴會文化一流品牌;創造北京宴親情的家和文化;建立科學和藝術的管理模式;造就中國服務人才孵化基地。。我的規劃是用“中國服務”理念,首先要做一個企業家,再力所能及地把這種理念推廣到更多的企業或者行業,尤其是非賓館、飯店業。

這套服務體系已讓賓館飯店業屢試不爽,希望影響到其他的行業幫助它們升級,我覺得這是賓館、飯店業對這個時代的貢獻。

羅茁:人多經驗少,行業太浮躁

這些年,我們基本上是用一脈相承的邏輯在做事情,我不認為有特別大的變化。我們一直都很冷靜,從網際網路金融熱,到智慧硬體到共享經濟等,每一波所謂的熱潮我們都不在裡面。我們一直在做自己認為擅長的事情,就是硬科技的投資,幹了一些辛苦的差事,比如在B2B領域投一些裝備公司。

我一直在說,時間是很好的朋友,其實一件事能夠長時間做下去,也是特別有挑戰的。我們很慶幸,從20年前做清華創業園開始,到現在似乎我們沒有改變什麼。 投到好的公司才是最根本的,選對了才是最重要的。選對了的前提下,價格高一點低一點都是次要的,時間能夠把這個差距給削弱。

當然要說沒有升級也不對,隨著管理資金的增加,隨著自己能力的增長,我們也進入了一些新領域。比如之前一直做技術型投資,後來也參與到消費沾邊的事情。一開始我們希望去找那些有技術含量的消費品,後來發現這個技術含量也在變。一個是產品本身做品牌確實要有技術含量,另一個銷售渠道方面也越來越成為一個技術活。會做產品需要技術活,會賣產品同樣是技術活。

行業還是太浮躁,馬上要到年底了,各種評獎頒獎就要開始了。從事投資的人數已經不少了,但我覺得經驗還是差太多,(投資人成長)這個歷史太短,歷史太短的話積累就不夠,我們還是太著急了些。

唐十三:升級應該慢一點,次數應該少一點

我們是研究品類的,品類的優化與升級是一個貫穿律,整個十三律中有一類就叫品類優化,它就是研究升級。

我們研究升級的時候,會感受到三十多年來中國升級太快了,人適應變化是有限度的,人不可以無限適應變化。就是說,我們這一代或者上一代人,時代跨度真的太大了,封建社會三、四百年和資本主義社會差不多兩百年的跨度,中國就必須在三、四十年裡頭完成,所以拼命在翻新,所有的東西都在拼命地翻新。

我們在研究戶外運動類的一個專案時,發現中國男性屬於集體心理不太健康狀態。當我們開始戴大手錶,穿著登山鞋上班,穿著衝鋒衣,尤其是我們開著大個的SUV在城裡的路上跑來跑去。男性的心理釋放,完全要靠這一點點的安慰,表示他非常束縛,非常有緊迫感,他希望改善它的裝備,而這種裝備能夠征服那些他其實永遠都可能不用去征服的自然界。

研究一個彩妝專案的時候,我們發現女性也進入心理不太健康的狀態。女性跟男性的反應不同,如果有心理壓力,男性是改善裝備,女性的本能是改善外貌,她要立刻換另一個樣子,就會覺得安全,女性的主要心理壓力來自於角色太多的變化。

在不同的專案中間所形成的類價值觀類的東西,我們會提倡慢一點,我們反倒希望它能夠慢一點。慢一點的方法,並不是說別人升級了你不升級,而是我們能夠做一些與行業互動的升級,這樣可以使我們升級的次數更少些。比如說我們在百合網的專案上只做了兩個動作,一個就是實名制,一個就是實體店,這兩個動作倒逼行業不得不跟隨,變成了行業動作,以至於百合網能夠走到相對前面的位置。

邱浩:智慧經濟還沒來,早期投資人很寂寞

未來三到五年是早期投資比較困難的時期,早期投資人處在相對一個無聊的階段。上一個階段是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的尾聲,智慧經濟的發展要在5年之後,甚至10年以後。未來三到五年,百億美元企業崛起的機會很少,當然不排除5G大基礎設施的投資,但那不是早期投資的事了。進入到更加智慧化的社會,投到百億、千億級公司的機會才會出來。

對於早期投資人來說,要考慮得更久遠些,要更耐得住寂寞。這個階段,我能看到的更明確的、小的機會是新品牌新消費的出現,像蓮花資本的投資主題一句話所概括的:專注於技術驅動的特定人群的消費升級。消費升級講了很多,我們理解的消費升級主要有三個層次,其一是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其二是擁有更強的體驗;第三,給人帶來更大成就感、認可感。從文化角度來講,做出有生命力的品牌存在不少機會。

今天對於相對小的創投機構來說,都面臨較大的挑戰。考驗本質的時候來了,考驗你對投資這件事有多熱愛,是能賺錢?很炫目?還是從本質上講你就喜歡這件事,就相信這個事。

堅持很重要,初心很重要。對我來說,創投是我熱愛的事情,我也不會幹別的,怎麼瞄準遠期的方向,堅持住自己的打法,是一件異常考驗的事。

1、面對智慧新經濟時代一切未知挑戰:心態要沉穩、品牌要做好、基本功要紮實、自身優勢要掌握、前進方向要取捨、思維要懂得隨機應變、策略要學會瞄準長遠。

2、“升級”是一種本能,來自都對世界的不安全感。市場初期的“野蠻生長”時代已經過去,每一個行業都要變得更專業化、規範化、策略化和生態化。

3、“迴歸初心”是一句老話,但絕不是空談。品牌的生命力、服務的驅動力、投資的專業性、營銷的精準度,無不源於體系創立之初的規劃,以及創始人最初的願景和價值觀。

“心學”創始人王陽明曾說過:此心不動,隨機而行。投資要投人,經營者要先修心,未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產業投資如何升級,時代總會獎勵那些內心從容清明,初心堅韌篤定的人。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股市不坑人定律:“成交量”是找主力的最好方式,越簡單越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