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社群團購真的很有“熱搜體質”啊!
在被各位網際網路大佬“盯上”之前就挺受矚目的,被關注之後更是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登上熱搜榜。
且不說到現在為止,社群團購仍然還沒跑出個獨角獸吧,但在行業有人越走越高,而有人卻撐不住開始出局,“冰火兩重天”的局勢愈發的明顯。
食享會“失敗倒下”了
提到社群團購,可能大家腦子裡立馬浮現的是目前比較佔“江湖統治地位”的橙心優選、美團優選、盒馬集市、多多買菜等平臺,這些也是各大網際網路大廠搶佔社群團購賽道後的局面。
而說起在資本入駐前,社群團購比較有實力的是興盛優選、十薈團、食享會和前不久倒閉的同程生活。
2017年12月,原本來生活的副總裁戴山輝創辦了食享會,該平臺最初依託於本來生活平臺做社群推廣模式,而後經歷了生鮮電商B2C、O2O、新零售幾輪模式迭代和探索,最終成型。
2018年獲得了心元資本的天使輪融資,並在此後2年裡先後獲得3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達到3億美元,其中還有騰訊的投資。
也是這些融資的支撐,食享會飛速發展,2年內完成45個城市2萬個小區的覆蓋,並進入行業前3,實力不容小覷。
然而,就在食享會信心滿滿的準備進行下一賽程的衝擊時,卻被突然宣佈進場的阿里、滴滴、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打了個措手不及。
社群團購在運營前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說白了,就是很燒錢,滴滴、美團、拼多多們財大氣粗的高調宣告要砸錢做平臺,本來需要緩慢搭建供應鏈的食享會們被瓜分了市場,很快陷入了困境。
最近,有訊息稱食享會在武漢的總部已經人去樓空,聯合創始人戴志平已離職,高階合夥人杜飛在微博上發文正式辭任,創始人戴山輝也在今年6月30日從母公司主要經營人員中退出。
更有爆料稱食享會有供應商欠款未結清,還從今年3月起就拖欠員工工資。
雖然對於倒閉傳聞,食享會創始人戴山輝迴應“公司沒有倒閉,依舊是存續狀態,對於網傳的供應商貨款以及員工欠薪問題,並沒有收到任何訴訟,遺留款項後續將會給到。”
但是,可以明確的是,行業確實開始進入淘汰階段,社群電商面臨全新洗牌。
興盛優選再獲3億美元融資
有競爭就有勝負,有人歡喜就有人憂。
上面才說了食享會面臨被淘汰的局面,這邊做的好的興盛優選就再次獲得資本青睞,拿到3億美元融資。
7月16日,興盛優選完成3億美元戰略融資,由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Ontario Teachers獨立領投,投後估值達120億美元。
而這,已經是興盛優選今年獲得的第三場融資。
興盛優選在2018年就已經獲得了數千萬美元融資,此後又獲得了8次鉅額融資,可以說是資本的“寵兒”了。
為什麼偏偏是興盛優選呢?
作為最早進入社群團購賽道的元老,興盛優選曾和十薈團、同程生活並稱為“老三團”,一度成為行業第一的平臺,當之無愧的頭部。
自2013年成立後,興盛優選率先摸索出依託社群實體便利店,透過“預售+自提”模式來為使用者提供服務,成為社群團購雛形。
此後,興盛優選憑藉自己以團購為核心的模式不斷完善物流體系,在社群團購中一路領跑,不但成功在本土湖南落地,還先後拓展十多個省的市場,覆蓋上千個地縣級城市及7萬個村鎮。
社群團購未來該怎麼走
說起來,社群團購發展時間並不長,但是幾經沉浮,競爭從藍海變紅海,甚至有“百團大戰”的場面,極其殘酷。
經歷了2020年疫情的突發狀況,社群團購像是被打了一劑強心針,重新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加上網際網路巨頭和資本的進入,“鯰魚效應”更加明顯。
但是,就在各大平臺準備大幹一場時,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了規範社群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提出了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群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
不得透過低價傾銷、不得施沒有正當理由的掠奪性定價、不得濫用自主定價權進行惡性價格競爭等條款重重的給予一擊,讓社群團購透過大幅補貼,瘋狂降價獲客來佔領市場的策略受到阻礙。
對於社群團購的存在,正反兩方的爭論一直都存在,支持者認為其將科技運用到生活中,極大的方便了消費者的生活購物,而反對者則認為社群團購將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打破既有的產銷鏈,可能造成大量基層生產銷售環節人員的失業等。
如果社群團購的存在僅僅是透過大量資金補貼來降價獲客去佔領市場的話,無論從生產端還是銷售端,都只是壓低價格從而變相降低品質,那麼它存在意義確實不大,反對者的質疑和擔憂不排除其道理。
它存在的意義何在呢?
個人認為,社群團購真正的意義應該在於以平臺為依託,打通生鮮等產品的上線產業鏈。
向上深入生產端,規範種植環節標準,提高產品品質;
中間減少冗餘的流通轉站環節,縮短流通時長,完善產品儲運保鮮基礎設施,降低商品腐損率;
向下佈局銷售端,快速高標準的連結消費者,以銷帶產,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和客戶黏性。
這樣的社群團購,才會真正為生鮮行業帶來品質與價值的良性迴圈,也會為消費者帶來更放心安心且認可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當然,以一家獨立平臺的力量來做這件事難度係數不低,但如果真能做好,社群團購賽道的寡頭可能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