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特五迪江山穩坐,蔚小理股市稱雄。

不管怎麼看,純電出行都已經氣候初成,即使是當年一窮二白的新勢力們,現在也有底氣在股市把鑼敲出一片天。

不過,在這一片形勢大好之下,最不怕造車燒錢的恆大在4年的轟轟烈烈之後,突然來了一波致命反轉,在出售多家附屬子公司之後,恆大官方最終公佈了部分出售恆大新能源汽車和恆大物業的訊息。

那麼,最不缺資源也最不缺熱度的恆大汽車,為什麼步了拜騰的後塵?海量的研發資金,為何在4年時間裡都沒有堆起來一臺量產車?

恆大汽車“賣身”,已成定局

說恆大汽車這波賣得突然,源於急轉直下的表象。

在上個月的時候,恆大的造車計劃還在按部就班地推進。但8月9日,恆大汽車深夜釋出2021年上半年盈利預警公告,預計今年上半年錄得淨虧損48億元,虧損原因主要是由於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處於投入階段,購買固定資產及裝置、技術研發等開支有所增加。

而在8月10日,在已經高低起伏的股價和出售附屬子公司等事件引起市場各路猜想不斷之後,恆大官方正式發出了正在與第三方洽談恆大新能源公司和恆大物業公司的公告。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告發布之後的8月11日,恆大總裁夏海鈞就減持恆大汽車和恆大物業大筆股份,套現1.16億元。8月17日許家印卸任恆大地產總裁,更是讓現在的恆大,處在輿論風口浪尖的位置。

造車,恆大燒了近500億

事實上,恆大,或許是這個圈子中最有可能成功的那一個。

技術壁壘已經非常薄弱,使用者也做好了擁抱新能源的準備,資金對恆大來說更不是困難,按照它自己的說法,474億元的投入早就過了李斌給出的200億門檻。天時地利人和,看似恆大都已經佔據。

但敗就敗在條件太過優越,讓買買買成為恆大造車的主要戰略。

2019年,9.3億美元收購瑞典NEVS;10.6億元入股卡耐新能源;全資收購輪轂電機企業Protean;2020年,3.3億美元與柯尼塞格成立合資公司;144億元入股廣匯汽車。

恆大在一年時間內以不同形式入股/併購了9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相關企業,絕對稱得上是大手筆。

在研發層面,網羅天下“豪傑”的恆大,最終在2020年將員工規模控制在了8796人,光人員總成本就達到了31.19億元。

但值得玩味的是,這並沒有阻礙與15名汽車設計大師、148家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包括FEV、麥格納、AVL等在內的核心技術供應商簽訂供貨或者技術服務合同的程序。

最終,恆大大額投入並未換取一臺真正的量產車型。

在4月份上海車展上亮相的9臺新車中,究竟誰能上路誰只是個模型,恆大自己心裡最清楚。

有錢,可以造房子,但不一定能造車。

恆大,真的只是輸在花錢上?

燒錢已經是整個行業對造車這個舉動的基本認知,小米為切入汽車賽道準備了百億美金就是證明。

但恆大最終的變賣自己以維持集團的正常執行,顯然在燒錢之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汽車產業在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早就形成了一套嚴謹而完整的生產流程和制度,乃至於衍生出了一套基於安全的工業文明,想要短時間內顛覆,顯然是痴人說夢。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不管是電驅動之於比亞迪,還是智慧駕駛演算法之於小鵬,總要有一項是一家車企主打的核心和品牌靈魂。

強如特斯拉,在電動之路上摸索近20年仍然問題不斷,沒有任何技術沉澱只想靠買買買取勝於整個市場,與直接摘桃子沒有任何兩樣。

而買過來的技術拼拼湊湊就想上車,那造車這件事本身也就沒有門檻了。

其次,冒進是恆大汽車乃至許家印犯下的第二個錯誤。

9臺新車的集中亮相確實能最大化地吸引眼球,對應車型的生產線也在遍佈全國的恆大汽車工廠上火速完工,似乎當年許家印振臂一揮定下的2025年100萬臺產銷量慢慢對上了號。

但造車講究的是垂直,而非扁平,集中所有精力開發出一款產品才是明智做法,已經在汽車行業內浸淫多年的廣汽Aion、北汽新能源也沒有同時開發9款量產車型的“壯舉”。

如果能將開發精力集中在一款產品上,那恆馳牌純電動可能早就在路上有所遇見。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專注於房地產的恆大似乎到最後都沒有搞清楚汽車生產的順序,現有汽車設計圖紙和總裝順序,再進行針對性的生產線設計和佈置。

而恆大汽車則剛好相反,以NEVS 薩博93為基礎在全國各地上馬新能源產線,不管工序如何以速度證明實力。

殊不知,產線固定好,水泥也凝固,後期要改,挖個坑都不容易。

小米或接手恆大汽車業務,據傳雙方正在談判股份轉讓

就在剛剛,有外媒傳出小米公司和多家深圳國資背景的投資公司正在與恆大集團談判,而恆大考慮將所持有的65%電動汽車業務股權售出一部分給前面所述的投資聯盟。

目前處在談判階段,而恆大汽車出售的僅是部分股權,並非是恆大汽車完全出售給小米。

寫在最後

“2025年產銷量100萬臺,2035年產銷量500萬臺。”

恆大汽車一口氣吃下全國1/5市場的目標,顯然是宏大的,上海車展上9臺新車齊亮相也足夠誇張,但買買買和喜功冒進永遠是造車世界的大忌。現在的恆大如果還想吸引資金繼續玩下去,可能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坐下來好好地想想實際落腳點在哪。當然,思考的前提應該是踏踏實實造車,去年拿到1000萬平方米工業和住宅用地的恆大居心如何還未曾得知,畢竟有人入職恆大第一天到現在,朋友圈一直在賣房。

今天的恆大,究竟未來走向何方,還要看它自己的意願。

11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雷諾三星中的三星標誌即將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