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甚至說百貨公司在嘗試了一切:變得精通數字化、增加忠誠度計劃、精心策劃的分類、提高店內體驗後徒勞無功。
線下折扣店和線上商店變成大贏家,但對應的是曾經深受喜愛的百貨公司緩慢而痛苦地消亡。
但我們不要將趨勢與結果混淆,趨勢是可以改變的。
商業歷史上充斥著將自身重塑為新的、可行的模式的公司,這些模式將位置、規模和品牌的固有優勢與新興趨勢相結合。
還記得 Netflix 是透過郵寄出租 DVD 開始業務的,而亞馬遜是一家在車庫外經營的二手書店嗎?
這裡的挑戰是百貨公司的領導者,能否向投資者提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證明他們擁有可行的未來業務。
對於消費者來說,即使在今天,百貨公司也是少數幾個可以在一個屋簷下比較多個品牌的功能、風格和其他有形特徵的地方之一。
Z世代也沒有放棄實體店購物,就像Z世代喜歡35毫米膠片相機和攝像機那樣。對他們來說,重新發現是將他們與之前的千禧一代區分開來的區別。
作為一個獨立的品牌,無論你開多少家門店,你都永遠無法觸及百貨公司網路(美國四大百貨公司的門數大約有2600家)。
此外,如果你是一個新興品牌,百貨公司會為你提供機會,讓你在同一空間中展示精選產品種類,以對抗競爭和更成熟的品牌。
百貨商店有一個可行的未來,但在此過程中存在關鍵的戰略問題。
百貨公司如何重塑自身
簡而言之,需要尋找英國、法國和日本等地區的成功案例,尋找從根本上重新設定發展的路徑。
例如,在日本——考慮到房地產成本和人口密度——百貨商店的發展可能比美國領先 10 年。你可以早上在東京的辦公室工作,上網挑三件你感興趣的衣服,選一個時間段去商店,去試衣間,那裡有衣服給你。
如果你喜歡什麼你試穿了,付款並結賬時,你選擇的衣服會送到你家。在這裡,百貨商店的範圍、物理位置和觸感機會比數字播放器具有顯著優勢。
關於百貨公司需要關注什麼,已經說了很多,也寫了很多,包括精通數字化、全渠道能力、精心策劃的分類和店內體驗。
雖然所有這些都是相關的,但最重要的是三件事。
1、專注於自己的優勢,而不是提供一切
在上一次經濟衰退之後,高階和超值零售出現了巨大的繁榮(例如,2010 年至 2015 年,高階零售增長了 80%,價值零售增長了 300% 以上)。從疫情中走出後,我們將看到同樣的趨勢再次放大。
我們認為,亞馬遜也有可能在未來十年收購一個陷入困境的全國百貨公司網路——這將進一步加速價值領域的數字化採用,並進一步擠壓百貨公司,尤其是那些專注於中產階級消費者的百貨公司。
美國百貨公司需要批判性地重新評估其目標消費者,並從根本上重新設定客戶價值主張。
然後,該客戶價值主張應推動圍繞格式、足跡、位置質量和分類做出決策。
讓我們玩一個想象力遊戲。想象一下,你附近有一個地點,彙集了最有趣的時尚、奢侈品牌以及你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設計師,以及收穫專業且值得信賴的化妝和護膚建議,你可以提前線上安排約會。
想象一下這個地方存在,你是否會比逛一排排馬球衫的商店更感興趣,而且都是40%的折扣?
2、佔地面積至少減少50%,並強調位置質量
更多的店鋪並不是更好,特別是考慮到美國百貨商店的密度是歐洲的三倍。破產後,內曼·馬庫斯 (Neiman Marcus) 曾談到,在關閉了許多非生產性的大門後,它打算收緊自己的門店。
大多數美國主要百貨公司都需要積極主動地努力收緊他們的門店。我們認為,一些較大的部門連鎖店的數量需要至少減少一半。
隨著數字化和低價的持續擴張,百貨公司很難在價值上取勝,但位置質量和客流量可以成為推動流量,尤其是更高消費流量的重要差異化因素。
在每個主要商場都有一個位置是次優的,因為商場繼續痛苦地死去。Harrod's 最能證明位置的重要性——其位於倫敦騎士橋 Brompton 路的歷史建築是世界上每平方英尺銷售額表現最強勁的公司。
Harrods(哈洛德百貨)
Harrods,世界最負盛名的百貨公司,販售奢華的商品,位於倫敦的騎士橋(Knightsbridge)上,在西敏和肯辛頓之間。“哈洛德”的品牌也用在哈洛德集團的其他子公司,如哈洛德銀行、哈洛德房地產公司、哈洛德航空等。
哈洛德百貨的330個部門提供了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產品包括服飾(男女裝、童裝、嬰兒裝)、電器、珠寶、運動器材、結婚禮服、寵物和周邊產品、玩具、飲食、健康美容產品、禮品、文具、家居用品、家電、傢俱等等。
百貨內服務設施包括:28間餐廳(提供下午茶、pub料理、西式料理等等)、預約式的個人購物協助、鐘錶修復、服裝訂製、藥妝部、美容spa和沙龍、理髮廳、哈洛德金融服務、哈洛德銀行、私人活動據點、食物遞送、個人蛋糕訂製、個人香水調配等等。
另外,百貨內還有其他知名店鋪,如Turnbull & Asser、HMV、analeena、Waterstones、Krispy Kreme和David Clulow Opticians。
3. 重置與品牌的關係,尤其是數字原生品牌,以增加流量
隨著商店的角色從交易中心演變為客戶體驗中心,知名品牌質疑批發作為渠道的戰略意圖。
從品牌的角度來看,與自營店或直接面向消費者相比,傳統批發的利潤率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