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獲取本報告PDF版請見文末 出品方/分析師:東吳證券 侯賓 姚久花

1、AI 行業持續高景氣,“AI 四小龍”積極加快上市步伐

2021年中國人工智慧企業迎來上市高峰,多家 AI 企業先後衝擊資本市場。格靈深瞳、創新奇智、第四正規化等公司已經分別提交科創板和港股的上市申請,“AI 四小龍”之一的雲從科技已於今年 7 月成功過會,成為 A 股市場人工智慧第一股;雲天勵飛於8月成功過會;同為“AI 四小龍”之一的曠視科技目前在二輪問詢階段。8月27日,“AI 四小龍”之首的商湯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1.1. AI 歷經三次發展浪潮,開啟認知智慧時代

AI 發展歷經60餘年,經歷三次發展浪潮,當前正處於第三次發展浪潮之中。

2011 年至今,大資料、雲計算、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等資訊科技的發展,泛在感知資料和圖形處 理器等計算平臺推動以深度神經網路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人工智慧場景多元化。

目前 AI 發展處於第三代,即認知智慧時代。

當今人工智慧主要專注於執行特定任務,其應用覆蓋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及資料科學。

AI 從技術階段上主要分為運算智慧、感知智慧和認知智慧三個層次,目前 AI 在需要外部知識、邏輯推理或者領域遷移的認知智慧領域還處於初級階段。

1.2. AI 產業規模持續提升,“四小龍”佔據計算機視覺應用主要市場份額

作為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環節,人工智慧產業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根據沙利文的報告,預期全球人工智慧賦能的商業價值將於2025年達到 10 萬億美元,佔2025年全球 GDP 的8.6%,2020-202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7.2%。

艾瑞諮詢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包括計算機視覺、智慧語音、人機互動、機器學習、知識圖譜與 NLP、AI 晶片等)規模將超過4500億元,帶動產業規模將超過16648.3億元。

2019年-2025年人工智慧核心產品CAGR達26.8%,人工智慧帶動相關產業CAGR達27.8%。

未來約30%-45%的市場是人工智慧創業企業所佔據,外圍賽道切換而來的網際網路公司、雲服務公司、大資料公司、資訊科技服務公司、通訊裝置公司以及個別科研院所將切分其餘市場。

人工智慧軟體預計是未來十年增長最快的商業領域之一。

作為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環節,人工智慧軟體連線起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並正在重塑著我們的經濟和日常生活。

根據沙利文的報告,人工智慧軟體預計是未來十年增長最快的商業領域之一。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軟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218億美元,2020-202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1.9%。

人工智慧軟體將持續融入到各行各業,並不斷創造商業價值。中國為全球第二大人工智慧軟體市場,根據沙利文報告,預計中國人工智慧軟體市場規模將由2020年的295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167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1.5%。

計算機視覺軟體佔據全球人工智慧軟體市場最大板塊。人工智慧軟體市場可細分為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與自然語言處理以及資料科學,透過人工智慧模型的量產,具有主要感知能力的計算機視覺已成功被商業化。

根據沙利文報告,中國計算機視覺軟體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167億元快速增長至2025年達到1017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3.5%,所佔全球計算機視覺軟體市場份額從2020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23%。

根據沙利文的報告,計算機視覺軟體行業的壁壘主要包括:全棧人工智慧及計算機視覺技術能力及針對垂直行業新型需求的持續創新能力;強大的計算基礎設施,如超算設施及資料中心,以及在基礎設施上進行大規模人工智慧模型訓練及開發應用程式的能力及經驗;人才的獲取及留用。

根據 IDC《中國人工智慧軟體及應用(2020上半年)跟蹤》報告,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增長的驅動力主要來自 AI 雲服務廠商以及新興的 AI 技術服務公司、邊緣智慧應用,面向行業垂深場景的小型 AI 服務公司也貢獻了一定的市場規模。

從市場格局來看,以海康為代表的傳統 CV 公司在客戶中日益活躍,“AI 四小龍”佔據中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半壁江山。

在語音語義應用方面,科大訊飛、百度智慧雲、阿里雲在該領域市場份額最為突出,明星創企也能夠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隨著應用場景在 AI 產業規模化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未來 BATH 類公司將佔據更高市場份額。

2、AI 落地場景多元,產業鏈相關機會值得關注

2.1. AI 賦能千行百業,助力實體經濟跨越式發展

AI 具備“賦能”特性,向百行千業廣泛滲透引發深度變革。智慧化變革已成為全球範圍的大勢所趨,在應用層面,人工智慧作為一項典型的使能型技術,主要面向特定應用場景的差異化需求形成具體產品或系統解決方案。

目前,AI+細分行業的模式已經形成了“技術推動產品、產品核心行業”的良性商業閉環,多數企業、產業會選擇市場空間大、存在明顯痛點且與自身技術優勢匹配的行業進入,利用AI技術在主營業務流程及產品設計階段更好地貼合用戶需求,在生產過程中自動完成個性化生產,找尋業務新增長點。

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行業市場份額主要集中於政府城市治理和運營。

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中,政府城市治理和運營(公安、交警、司法、城市運營、政務、交運管理、國土資源、監所、環保等)佔據49%客戶,網際網路、金融緊隨其後,分別佔據18%和12%。

AI 助力實體經濟跨越式發展。

人工智慧與各行業融合,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革新舊產業引發產業的再次增長;推動知識共享,使得知識經濟進入全新階段;各類行業專用智慧晶片迅速發展,催生更多AI新產業和新產品出現。AI核心技術將不斷完善,其應用層的發展逐步向智慧產業化和產業智慧化邁進,並不斷深化與垂直場景的融合。

2.2 終端和垂直行業與 AI 融合加速,產業鏈投資機會湧現

AI 產業鏈投資機會湧現。隨著影象識別及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深度學習等AI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終端和垂直行業與 AI 的融合將持續加速。

埃森哲研究表明,到2035年,人工智慧有潛力使各行各業公司的盈利平均提高38%,將使12個經濟體在 16 個行業的產出提高 14 萬億美元。

熱門AI+領域主要包括:AI+泛安防、AI+醫療、AI+工業、AI+教育、AI+零售以及無人駕駛。

AI+泛安防:AI 優勢與安防行業需求契合,解決行業痛點。

隨著2016年人工智慧技術成熟地在安防行業開始應用,行業逐步從被動監控轉而主動識別,安防監控、公安資料相關領域面臨的海量異構資料難處理、缺乏關聯性、缺乏全警種智慧應用能力等痛點被有效解決。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安防產品產值達到了284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全球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526億美元。

AI+醫療:打通資料壁壘成發展關鍵,市場將進入快速成長期。

AI+醫療演算法生態趨於成熟,傳統的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演算法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研究和醫療服務中的結構化資料處理,醫療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在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效率、減少誤診誤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AI+醫療的需求旺盛,疫情的影響也使AI+醫療的優勢更加凸顯,艾瑞諮詢預測2020-2022年AI+醫療市場規模的CAGR將達到51.9%,2022年將超過 70 億元。

AI+工業: 智慧質檢應用成熟度最高。

目前 AI 技術與製造業的融合場景主要可分為三類,分別是產品智慧化研發設計、智慧質檢和生產裝置的預測性維護。其中“智慧質檢”利用 AI 中影象識別等技術,可以解決傳統質檢中人工成本高、無法長時間連續作業與缺陷檢出率不高的問題,是成熟度最高的應用。

AI+零售:CV技術應用落地,AI投入佔比主要零售商數字化建設將超25%。

AI 技術在新零售中的應用主要以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為主,深度學習主要應用於資料建模 和產業最佳化。其中計算機視覺技術在資料採集方面價值顯著,能夠透過對消費者行為和商品的識別,對門店經營情況進行量化,是後續最佳化經營策略的必要基礎。

艾瑞諮詢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現代渠道主要零售商數字化建設投入為285.1億元,其中AI 投入為 9 億元,佔比3.15%,預測2022年數字化建設投入將突破700億元,AI 投入佔比將超過25%。

AI+教育:AI 滲透各教學環節。

校外教育方面,線上教學使用者體驗不佳、教學效果難以評估,智慧化產品及 AI 應用仍需進一步探索;校內教育方面,各級學校資訊化裝置普及度仍較低,缺乏核心教學資料,故智慧裝置、智慧整體方案落地是該部分的關鍵。 AI 技術已經逐步滲透教學閉環,從教學側和學習側雙側一齊賦能教育行業。

無人駕駛:

無人駕駛是智慧化的終極體現,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感測,資訊融合、通訊、人工智慧及自動控制等及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

自動駕駛從概念提出到發展到現階段,最重要的兩個目的是降低駕駛風險提升安全,進而降低成本實現量產。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與 5G 通訊技術、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技術共同發展,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車企將加快落地自動駕駛路測專案。

總體行業規模增速較快,2016-2019年我國智慧駕駛市場規模由490億元增至1702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市場規模可達2358億元。

3、人工智慧持續落地,AI 企業致力打造自身核心優勢

3.1. AI“四小龍”發展值得關注:商湯、曠視、雲從、依圖

國內 AI 四小龍分別為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和依圖科技。在計算機視覺應用領域,“四小龍”已經搶佔了超過40%的市場份額。

根據IDC中國2020年的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市場份額前五名的分別是商湯科技,曠視科技,海康威視、雲從科技、依圖科技。

商湯科技:

根據招股書披露,公司上市前估值已經達到120億美金,如果順利上市成功,有望成為A/H 市場僅次於海康的第二大人工智慧企業。

綜合比較各 AI 公司2020年的財務資料,我們看到商湯是我國繼海康、大華、訊飛之後業務規模最大,員工人數最多的 AI 公司。

商湯的商業模式為 SenseCore(通用平臺)+四大落地場景。

商湯的通用平臺SenseCore包括:

(1)大量高效的模型生產能力,

(2)包括超算叢集在內 AI 基礎設施賦能資料中心(AIDC),

(3)自研的 AI 晶片及ISP晶片等。

公司主要的落地行業包括智慧商業(2020年收入佔比43%),智慧城市(40%),智慧生活(13%)和智慧汽車(5%),和其它 AI 公司及海康的落地場景構成類似。

曠視科技:

是專注於人臉識別的技術公司,擁有自主研發深度學習框架,透過商業化探索成功金融、安防等領域的垂直化人臉解決方案,在美圖秀秀,淘寶等網際網路領域有良好的應用。

公司早於“四小龍”其它三家公司成立,三位聯合創始人印奇、唐文斌、楊沐均畢業於清華姚班。公司的核心繫統平臺為自動研發的Brain++人工智慧平臺。

Brain++包括深度學習框架天元MegEngine、深度學習雲計算平臺Meg Compute以及資料管理平臺MegData,將演算法、算力和資料能力融為一體。

雲從科技:

孵化自中國科學院,是首個同時承建三大國家平臺的企業,同時參與國家以及行業標準制定。

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創始人為畢業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的周曦博士。公司自主研發了融合人工智慧技術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和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雲從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結合了多模態感知資料及業務資料的推理和決策,深入行業應用場景對業務流程各個節點進行智慧化改造,最佳化人機互動體驗。

其產品主要包括基礎作業系統、應用產品和核心元件等服務,服務主要包括公有云服務、風控服務和智慧化運維服務。

雲從科技主要基於自主研發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及其應用產品和AIoT硬體裝置,面向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四個領域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依圖科技:

成立初期長期專注安防領域並獲得市場認可,資本加成後,開始切入金融、醫療、製藥、晶片等其他市場。

公司成立於2012年,創始人為ULCA統計學博士朱瓏及前阿里資深雲計算專家林晨曦,當前擁有約700名員工。

公司於2013年為蘇州公安開發了車輛識別系統,將套牌車的識別率從不足30%提高到90%,隨後又推出了人臉識別系統並同樣取得成功,從而率先在安防領域展開佈局。公司以“AI晶片”為戰略,致力於全棧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應用和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的普及。

3.2. 人工智慧產業蓬勃發展,多家公司進入收穫期

海康威視:

是以影片技術為核心的智慧物聯網解決方案和大資料服務提供商,業務聚焦於綜合安防、大資料服務和智慧業務。

經過二十年影片技術領域深耕,透過構建開放合作生態,為公共服務領域使用者、企事業使用者和中小企業使用者提供服務。

隨著公司感知平臺、資料平臺和應用平臺的積累沉澱,毫米波、遠紅外、X 光、聲波等感知技術的加入,公司將進入又一個增長新週期。

根據公司近期釋出的2021半年報: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39.02億元,同比增長39.68%,實現歸母淨利潤64.81億元,同比增長40.17%,實現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62.21億元,同比增長39.39%,半年報業績大增超市場預期。

公司是傳統安防行業龍頭,在A&S“全球安防 50 強”榜單中,公司連續 4 年穩居行業第一,已經成長為全球行業龍頭。

隨著步入AIOT時代,傳統安防行業邊界逐步模糊,影片監控作為“泛安防”的關鍵環節,應用場景廣泛,隨著智慧城市、企業數字化的推動,公司的成長空間開啟。

科大訊飛:是AI技術前沿企業,智慧教育助力公司發展。

公司在核心技術層面始終保持國際領先,持續樹立技術壁壘和領先優勢;同時積極推動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規模應用,實現人工智慧技術與多行業、多領域的深度結合。在教育領域,透過 AI 演算法對資料持續分析,實現因材施教、減負增效。

智慧教育產品已在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廣泛應用,與全國超過3.8萬所學校深度合作,服務過億師生。2021H1,公司業績增長超預期,實現營業收入63.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5.28%,實現歸母淨利潤4.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2.12%。

大華股份:

早年從事安防相關產品與服務,後延展機器視覺、影片會議系統、專業無人機、智慧消防、電子車牌、RFID射頻識別及機器人等新興影片應用,當前是全球較領先的以影片為核心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公司以技術創新為基礎,提供端到端的影片監控解決方案、系統和服務,且持續探索新興業務。

奧普特:

是機器視覺光源龍頭,產品定位中高階市場,產品逐漸覆蓋鏡頭、相機、視覺控制系統、光源控制器等環節。公司的視覺控制系統包括視覺處理分析軟體和視覺控制器,其中,視覺處理分析軟體產品包括SciVision視覺開發包和SciSmart智慧視覺軟體。公司對標康耐視和基恩士,逐漸發力軟體演算法。

中科創達:

專注於Linux、Andoid 和 RTOS等智慧作業系統底層技術及應用技術的開發,以中游賦能者的角色助力並加速智慧軟體、智慧網聯汽車、智慧物聯網三大核心領域的產品化和技術創新,發展至今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作業系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

公司2021年H1實現營業收入16.94億元,同比增長61.4%,兩年CAGR為51.8%;實現歸母淨利潤2.77億元,同比增長58.9%,三大板塊業務在2020年全年高增長的情況下增速仍有提升,智慧軟體(+30%)、智慧汽車(+70%)、物聯網(+137%),彰顯公司優質成長性。

4、風險提示

1)運營商收入不及預期:

運營商收入端持續承壓,被迫削減建網規模或者向上遊壓價。

2)政策扶持力度不及預期:

國家對5G、物聯網等創新領域扶持政策減弱,運營商部署5G/NB網路意願減弱,進度不及預期。

3)5G產業進度不及預期:

5G標準化和產品研發進度不及預期,產品單價大幅提升,商用部署時間推遲。

4)5G網建進度不及預期:

5G應用相關技術支援力度不達預期,網路建設放緩,終端拓展進度不及預期。

—————————————————————

請您關注,瞭解每日最新的行業分析報告!

報告屬於原作者,我們不做任何投資建議!

出品方/分析師:東吳證券 侯賓 姚久花

10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集採之下 醫藥優勢賽道-器械和創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