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日,小米汽車公司正式註冊,這也意味著3月底雷軍高調宣佈造車的五個月後,終於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巧合的是,就在此前一天,銀隆新能源正式成為格力電器控股子公司。
其實早在五年前,格力就試圖以130億元的價格收購銀隆,結果遭到董事會否決。倔犟的董明珠自掏10億元腰包,同時拉上王健林、劉強東、中集集團等大佬和企業共同投了30億元。此後幾經波折,到如今豪擲18億徹底收入囊中,董明珠的“造車夢”能否實現?在新賽場的較量,她與雷軍誰的勝算更大?
公開資料顯示:珠海銀隆新能源成立於08年,是一家集鈦酸鋰核心材料、電池、電機電控、充電裝置、純電動整車研發和生產資質的綜合性集團,旗下擁有廣通汽車、奧鈦儲能兩大品牌。
說到銀隆,自然繞不開創始人魏銀倉。他比董明珠小5歲,上世紀50年代末生於河北邯鄲武安市賀進鎮翟家莊。21歲時進入汽車修理廠當學徒,在掌握技術的同時,憑藉伶牙俐齒和聰明的腦子結交到不少客戶。後來還跟著師傅做起中間商,透過介紹生意成功賺得人生第一桶金。
97年魏銀倉成立了武安汽修廠,這是當地最大的汽修廠。除了主營汽車維修業務,還涉足採礦業、承包公路修建。隨後轉戰珠海,投身房地產行業,開發出三個“山海一品”專案。
在此過程中,他敏銳地察覺到快速崛起的新能源行業,於是便創立了銀隆新能源。2011年收購美國上市公司奧鈦奈米科技,對外宣佈掌控全球鈦鋰電池頂級生產技術,魏銀倉表示:“這一舉改變了我國沒有鋰電池材料智慧財產權的局面”。接下來的兩年,先後拿下珠海廣通汽車、石家莊中博汽車,擁有了生產整車的資質。
然而造車是一門燒錢的生意,快速擴張的銀隆出現了資金危機。董明珠卻十分看好這家公司,“格力不投資銀隆的話,我自己會壓上全部身家去,這是一個優質的企業,你們會為自己的眼光後悔。”說到做到,她個人先後兩次投資26億元,一躍成為銀隆第二大股東。
在董明珠的支援下,公司先後在成都、邯鄲、天津、蘭州、南京、珠海、洛陽等地打造產業園專案。然而正當她大刀闊斧改造時,危機卻悄然而至。2018年1月,銀隆被媒體報道拖欠供應商貨款達12億元,緊接著多個專案被曝出停工、生產停滯、工地荒蕪等負面訊息。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董事長魏銀倉、總經理孫國華侵佔公司利益超過10億元,最終前者“出走”美國,後者被捕。
要說董明珠收購的是“爛攤子”,並不符合事實,畢竟銀隆在造車生產線、供應鏈等方面是齊全的。今年1-7月,其7米以上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1399輛,位居行業第四。
但這並不意味著董明珠能夠輕鬆實現“造車夢”。銀隆的主營業務是新能源商用車,此前曾推出一款名為“艾菲”的新能源MPV,然而因為車型抄襲豐田埃爾法、續航只有200公里等問題廣受詬病,年銷量也只有慘淡的2708輛。
更重要的是,格力不得不背上銀隆積攢的227億元債務。公司經營狀況也不甚理想,去年淨虧損6.88億元。2021年1-7月為-7.63億元。
而經歷2020年的低迷之後,格力在今年上半年扭轉頹勢,實現營業收入910.52億元,淨利潤9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和49%。但與美的差距越拉越大,營收還被海爾超過。對於“掉隊”的格力來說,銀隆或許是實現多元化經營的機會,但也只是“或許”而已,結果會如何還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