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基礎設施(例如:交通、灌溉、能源和資訊通訊技術等)對於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諸多國家社群發展來說至關重要。歷史經驗表明,生產率與收入的增長、人類健康與教育水平的提升都離不開基礎設施投資。
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工業發展是收入增長的基礎,因為它能夠促進所有人生活水平的可持續增長,併為環境友好型的工業化程序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科技進步是實現環境目標的根基,例如科技進步可以幫助提高資源與能源的使用效率。如果沒有科技創新,工業化不可能實現;沒有了工業化,也就不會有發展。
基礎設施和創新領域的持續投資是經濟增長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世界人口半數以上生活在城市,因此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新產業及資訊通訊技術的發展日益重要。
技術進步是尋求解決經濟和環境問題長久之計的關鍵,如創造新崗位、提高能效等。推動可持續工業、投資科研創新都對可持續發展有推動作用。
目前還有近40多億人無法使用網際網路,其中90%在發展中國家。彌合這一數字鴻溝是確保平等獲取資訊和知識的關鍵,能夠促進創新和創業。投資基礎設施和創新是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涵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要保證17個目標都得以實現,必須採取綜合方式。
現狀
雖然在製造業產出和就業方面取得穩步進展,但需要不斷向最不發達國家進行投資,以建設所需的基礎設施並確保到 2030 年這些國家實現工業在國內生產 總值中所佔比例翻一番。
高效的運輸服務能創造就業機會和財富,推動經濟發展。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航空旅行和貨運量要少得多,每一國家組僅佔全球總數的 1%至 2.7%。
製造業是經濟發展、就業和社會穩定的首要推動因素。在全球範圍內,製造業增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15.3%上升至16.2%。近年,歐洲和北美的人均製造業增值為 4,621 美元,相比之下,最不發達國家的這一數字約為 100 美元。
由於許多國家轉向效率更高、耗費能源更少的工業,他們的每單位制造業增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普遍下降。歐洲和北美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了 36%。全部 10 個最大製造業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都有所下降。然而,這些令人鼓舞的趨勢沒有在全球排放強度水平中得到體現,原因是全球製造業增值中的一大部分轉移到了排放 強度水平普遍較高的國家。
製造業正越來越多地轉向技術更為複雜的產品。雖然中高技術產品繼續 在工業化經濟體的製成品生產中占主導地位(貢獻約 80%的製造業總產出),最不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卻幾乎不到 10%。
行動電話服務迅速普及,使得以前互不連通地區的居民能夠加入全球資訊社會。
具體目標
發展優質、可靠、可持續和有抵禦災害能力的基礎設施,包括區域和跨境基礎設施,以支援經濟發展和提升人類福祉,重點是人人可負擔得起並公平利用上述基礎設施;
促進包容可持續工業化,到2030年,根據各國國情,大幅提高工業在就業和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使最不發達國家的這一比例翻番;
增加小型工業和其他企業,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這些企業獲得金融服務、包括負擔得起的信貸的機會,將上述企業納入價值鏈和市場;
到2030年,所有國家根據自身能力採取行動,升級基礎設施,改進工業以提升其可持續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更多采用清潔和環保技術及產業流程;
在所有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加強科學研究,提升工業部門的技術能力,包括到2030年,鼓勵創新,大幅增加每100萬人口中的研發人員數量,並增加公共和私人研發支出;
向非洲國家、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的財政、技術和技能支援,以促進其開發有抵禦災害能力的可持續基礎設施;
支援發展中國家的國內技術開發、研究與創新,包括提供有利的政策環境,以實現工業多樣化,增加商品附加值;
大幅提升資訊和通訊技術的普及度,力爭在最不發達國家以低廉的價格普遍提供因特網服務。
這為什麼是目標之一?
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氣候行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礎設施投資、可持續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面對飛速變化的全球經濟格局和日益增加的不平等,可持續增長必須包括首先為所有人提供機會,其次有創新和有復原力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的產業化。
那麼問題是什麼?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道路、資訊和通訊技術、衛生、電力和水等基礎設施仍然匱乏。大約10至11.5億人無法享受到可靠的電話服務。世界上有25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近8億人缺水。在發展中國家,僅30%的農業產品經過工業加工。
我為什麼要關注?
因為這關乎我們的生計。新興產業的發展意味著我們當中許多人生活標準的改善。而且,如果追求產業可持續性,這種做法將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不作為的代價是什麼?
代價是巨大的。消除貧窮將更加困難,因為產業作為全球發展議程的核心驅動因素,在消除貧窮和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不改善基礎設施和促進技術創新可能導致醫療保健落後、衛生資源匱乏,以及受教育機會有限。
我們該如何幫助?
制定標準並完善規章,確保公司專案和舉措得到可持續管理。與公共部門合作,以幫助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增長。思考產業如何影響你的生活和福祉,並利用社交媒體促使決策者優先考慮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