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趨勢交易策略是偉大的,因為它的主要概念是很容易理解的,雖然交易過程本身不能沒有嚴格的紀律。

趨勢交易策略,也被稱為趨勢跟隨策略,旨在延續現有的趨勢。是的, 理想情況下, 這是一個明顯的趨勢,這是交易方法的關鍵先決條件。換句話說,如果你看到價格在上漲,你就走多遠。如果價格看跌,你就賣空了。

儘管趨勢逆轉伴隨著許多交易機會,但跟隨趨勢的交易者必須非常謹慎。在最好的情況下,這種趨勢會繼續朝著同一方向發展,以儘可能長時間地提供巨大的交易機會。

以下是我最喜歡的四種趨勢交易策略:

移動平均交叉趨勢交易策略

此策略適合初學者,因為它簡單且提供客觀訊號。此外,它使用最流行的技術指標,即移動平均線(MA)。我們將使用三個簡單的移動平均值 (SMAS)。

請記住,MAs 是滯後指標,即它們反映了歷史價格走勢,而不是神奇地預測未來。

對於此策略,我更喜歡使用三個 SMAS,其週期為 9、21 和 50。您可以使用其他比例類似的配置,比如 10、20 和 50。此策略通常適用於任何時間框架和任何市場。因此,它可以被波段交易者和日線交易者使用。

以下是該策略的工作原理:

1.我們使用 50 MA 瞭解大趨勢方向並篩選潛在切入點。因此,當 50 MA 低於價格操作時,會指示看漲情景。當 50 MA 高於價格時,我們正在尋找看跌機會,例如在下面的示例中。

2.一旦我們確定最慢的 MA 和價格之間的一般關係,我們將等待 9 MA 與 21 MA 交叉。如果 50 MA 低於價格,當 9 MA 從下到上穿過 21 MA 時,我們可能會走多長。如果 50 MA 高於價格,當 9 MA 跌破 21 MA 時,我們可能會開啟空頭頭寸。

3.你可以將止損設定在 50 MA 附近,或與最近的阻力(短線)或支撐(多頭)一致。如果兩個更快的 MAS 再次相遇,準備退出市場。

當然,這是一個更簡單化的移動平均趨勢交易策略的觀點,但總體的想法是,移動平均線的交叉提供方向資訊,也提供了一個客觀的方式來視覺化。

不要忘記:始終使用止損,並應用保守的風險管理原則。

布林帶指標策略

對於此策略,我們將使用布林帶指標(BB),這是約翰·布林格大約 40 年前建立的技術指標。我們還將在 50 期間新增指數移動平均值 (EMA),這將在我們以前的策略中起與 50 MA 相同的作用。

一些交易者寧願在價格波動超過BB的中帶時做多,當貨幣對繼續低於BB時做空。但是,我們將新增更多的技術指標,以獲得更強健的訊號。

以下是我看漲情景的規則(反之亦然,對看跌市場有效):

◆價格操作高於 50 EMA:

◆一根看漲的K線出現在中段上方;

◆如果這兩個條件得到滿足,我們正看好形勢:

◆止損的一個例子是將其置於中段或 50 EMA 之下;

一些交易者可能會選擇退出時,價格觸及上波段,其他人等待,直到價格明顯是從上波段回撥。

在上圖中,前兩個看漲訊號(1和2)被證明是有利可圖的,但第三個(3)未能滿足我們的需求。這表明,沒有100%的時間工作,它突出了削減損失和適度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至於獲利回吐,你可以在第一次從上帶回調後立即退出市場,但你可以等到價格明顯更正,並接近中段。

MACD 交叉

MACD是我最喜歡的技術指標之一,因為它可以作為振盪和趨勢指標。

MACD 可以透過多種方式使用,但對於此特定策略,我們將尋找交叉。以下是您應該如何設定圖表:

我更喜歡使用這個策略與M30和D1之間的任何時間框架。

同樣,我們使用慢馬來定義大趨勢方向。根據我們的戰略,當價格在200MA上方波動時,我們應該尋找看漲的機會。以類似的方式,當價格低於200MA,我們會考慮看跌的機會。

以下是開倉的主要條件(對於多頭,使用相反的規則):

在上表示例中,我們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獲得五個看跌訊號。而且,再一次,並非所有情況都會帶來有利可圖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強調風險管理和減少損失的重要性。此外,新的趨勢交易策略絕不應在實時市場環境中使用。

上升和下降三角形

除了使用技術指標,還有一些偉大的策略,依賴於圖表模式。對我來說,最簡單和最強大的趨勢延續模式是三角形。

簡言之,當價格形成平上阻力線和由較高高點構成的上升下趨勢線時,上升三角形會出現。下行三角形由下降的上行線和平坦的下行線形成。

當你發現上升三角形正在形成過程中時,它會向你顯示上升趨勢從熊身上發現強烈的阻力,這反映在扁平的阻力線上。不耐煩的交易者往往進入得太快,但等待確認的突破可能會提供一個更穩健的交易方法。

你可以根據最近的擺動低點設定止損,並設定等於三角形第一段形成的距離的獲利目標,如下圖所示:

如果你能夠準確發現上升和下降三角形,則此策略易於實施,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確保阻力水平不會穿過任何K線實體, 然而,穿過小K線可能沒問題。

5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在這裡,我們發現了“人人都是CEO”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