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後,洽洽的發展就進入了快車道,一度佔據了袋裝瓜子市場70%的份額,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被譽為“炒貨第一股”。
小瓜子大生意,2019年洽洽食品半年賣了快20億元,
誰曾想,半年報發出之後沒多久,洽洽食品就被曝光了,根據公開資訊,不到一週時間裡,洽洽食品旗下就有兩款不同的瓜子產品先後被兩個地區的市場監督管理局檢出問題並通報。
“瓜子屆一哥”登黑榜 洽洽迴應:產品均合格8月23日,北京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了10個不合格的食品,其中恰恰瓜子(小而香奶油味西瓜子)登上了黑榜,不合格的原因是二氧化硫殘留量達0.22g/kg,不得使用。
通報顯示二氧化硫
殘留量達0.22g/kg
訊息一出,不少吃貨網友表示震驚:
29日下午4點,洽洽堅果官方微博對此事作出迴應。迴應中,洽洽首先因此事向消費者致歉,並表示,接到北京市場監管局通知後,已第—時間對該批次產品實施召回。
不過,洽洽稱在召回產品中抽取部分樣品,委託安徽省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和安徽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測確認,結果均合格。
同一批次產品,兩次檢測結果為何截然不同?
對此,洽洽方面稱,西瓜子屬於農副產品,植物體內含有一定含量的遊離態的和結合態的二氧化硫。本次抽檢的檢測報告顯示的檢測方法為GB5009.34–2016,但該方法適用範圍並不包含炒貨食品西瓜子,即使同一批次產品不同檢測機構也會有較大差異。
該宣告並未對28日洽洽瓜子熟制葵花籽被抽檢發現黴菌檢出值超標一事做出迴應。目前,洽洽方面還在繼續與監管部門、協會溝通。
兩天之後,又一批次焦糖瓜子被曝黴菌超標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8月28日,廣州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的2019年期9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查資訊公告中提及,廣州市泓亨貿易有限公司新城分公司銷售的標示為哈爾濱洽洽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2月08日生產、規格為108g/包的洽洽焦糖瓜子熟制葵花籽,黴菌檢出值超過標準規定。
廣州市場監督管理局還在公告附了關於檢驗專案說明,說明稱,黴菌汙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黴菌超標主要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黴菌汙染,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到位,生產工器具等裝置設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產品儲運條件不當。
隨後納食在電商平臺上搜索“小而香西瓜子”,發現很多店鋪都在售“洽洽”品牌的這款瓜子,且最高月銷量達4000多筆。在洽洽食品官方旗艦店裡,被抽查不合格的瓜子產品依然在正常銷售,月銷量在1000多筆。
雖然離洽洽兩次被曝光出食品安全問題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但從納食輿情監測系統上可以看出,其輿情指數一直持續不減,可見洽洽食品安全問題對消費者的影響有多深!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洽洽能不能讓消費者“洽洽”?其實,洽洽食品已經多次爆出食品安全問題,尤其在2015年前,相關新聞更是屢見不鮮。
2012年5月,新浪、東方網等多家媒體連續報道洽洽收購陳年瓜子。由於社會影響甚大,彼時,深圳證券交易所還在5月10日釋出了針對洽洽食品的停牌公告。
隨後的2013年2月15日,中國網曝光了洽洽食品的一些員工沒有辦理健康證、煮完瓜子的水不是一次性換掉、給瓜子噴香精等種種食品安全問題,同時又有消費者投訴洽洽瓜子上出現蟲眼等品質問題。
在2015年2月13日,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春節前食品重點消費品種的專項監督抽檢工作檢測到,重慶洽洽食品有限公司的洽洽原香瓜子150g/袋黴菌監測結果不合格。
食品安全問題是食品生產企業的命門,直接關係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多次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將不可避免地對洽洽食品的品牌形象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在當前政策上食品安全標準愈發嚴格、消費者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失之絲毫,都很可能導致洽洽食品口碑和銷量差之千里。
據納食大資料顯示,洽洽食品的綜合友好指數在﹣0.5。
最後納食認為,當企業食品安全被曝光之後,企業先自查,及時對外公佈自查情況,是自己的要勇於擔當,承認問題,公佈原因,如果像某些企業明明是自己產品有問題,帶著推卸責任的態度東扯西扯,只會令消費者生厭。
從洽洽事件可以看出,當其食品危機事件發生時,當事企業發聲稍欠“公信力”,媒體因不同立場、不同利益層面上發聲又顯得“失真”,而有關政府部門發出“權威的聲音”又常常顯得“滯後”,也即“失時”,出了問題行業內往往也沒有說法,任由各方意見“打架”,弄得企業和消費者都無所適從。
總之,不管洽洽還是其他的食品企業,如果沒有把食品安全當做底線的意識,終歸是會出大問題的。對於洽洽來說,真正做到讓消費者“放心嗑瓜子”,這是“瓜子第一股”理應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