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馬雲

網際網路理財的風颳了這麼多年,大小銀行眼睜睜看著鉅額銀行存款流失,無能為力。

網際網路理財規模飆漲,年輕人越來越不愛把錢存到銀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最好的例證就是,網際網路理財產品傑出代表餘額寶早已是全球最大規模貨幣基金。

現在連宇宙大行工商銀行都坐不住了,放下身段,藉助網際網路尋求突破口。

為什麼銀行儲蓄留不住年輕人的心?

利率低是主因

當前主流大銀行的活期,和1年期,3年期和5年期存款的收益率大概在0.3%,1.75%,2.75% 和2.75%左右。

而微信零錢和阿里巴巴餘額寶上的收益率大概在2.5%左右,勝過1年期銀行定存利率,也非常接近3年期和5年期的定存利率,最主要是流動性好,不像定存提前支取會有利息損失。

支付便利性差是次因

近些年來,中國的電商和移動支付業蓬勃發展。貨幣基金將消費與理財完美結合,閒時能讓使用者享受收益,消費時能讓使用者便利支付。

所有能給使用者帶去更便捷,更好體驗的產品都理所當然的能吸引更多使用者。在這一點上,銀行儲蓄完全無法與貨幣基金相比。

除了貨幣基金,年輕人還青睞這些產品

雖然現在寶寶類理財收益率不斷下降,相對於銀行定存的優勢在減少,但已經習慣了網際網路理財的年輕人對利率低,流動性相對差的銀行儲蓄再也提不起興趣了,而是把目光轉向了其他理財產品,比如券商理財和保險理財。

以證券公司(券商)釋出的理財產品為例,有的是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相當於把很多投資者的錢集結到一起去做投資),有的是低風險的收益憑證(相當於券商以約定利率向我們借錢,到期給付利息)。

產品風險等級較低的產品比較適合追求穩定收益率,低風險的投資者。券商類產品風險不高,收益多可破4%。部分新手福利產品,收益率可達6%以上。

小貼士:

1.證券公司受證監會監管,機構本身安全性有保障;

2.證券公司和銀行一樣,也有權發行自己的理財產品;

3.受行業性質影響,證券公司吸引資金的難度比銀行大的多,所以更努力推出更具競爭力產品。

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給工行攬儲帶來無盡想象空間,但也面臨困境

首先,使用者群體不同

自2013年餘額寶橫空出世,普及了年輕一代的網際網路理財意識以來,理財市場一度見證了人們的銀行存款大搬家。混戰之後,網際網路理財成為最大贏家,也培養了一批數量龐大的忠實年輕使用者。

此次雖然騰訊與工行強強聯手,但是在騰訊上理財的使用者基本都是年輕人,年齡層偏低,而工商銀行作為傳統大銀行,留住的都是年齡偏大,對新型網際網路理財持謹慎態度的老客戶。

用針對年齡較大客戶的產品去吸引年輕人,或者換個角度說,是用新型的理財方式去轉化老客戶,這都是有難度的。

其次,利率上不去,變幻形式可能也徒勞無功

理財產品最主要的賣點在於利率和流動性。雖然從目前測試期的產品來看,工行在微信上推出的1年期定存產品收益率達到2.1%,但是與券商理財等其他產品相比還是有差異。

在通貨膨脹高居不下的中國,這個收益率跑不贏通貨膨脹。因為,換了形式,銀行定存的吸引力可能仍然不強。

為何要強強聯手,以及它們能成功嗎?

據央行最新公佈的2019年9月《金融機構人民幣信貸支出表》,住戶存款,也就是個人存款中,定期及其他存款合計為51.5萬億,這裡絕大多數都是定期存款。

為什麼騰訊和工行要強強聯手?因為它們瞄準的是上述50萬億元大市場,同時又要解決各自領域的競爭問題。

工行的困境在於,做為傳統大銀行,它一邊面臨的是整體行業的存款流失,轉向網際網路理財,另一邊則是同行業內其他銀行對於剩餘使用者的爭奪。

不開闢新業務路徑,就會在存款市場把自己逼入更加狹窄的生存空間。

而對騰訊來說,在理財業務領域,其最大競爭對手支付寶一直沒停過前進的腳步。

網際網路理財代表作餘額寶的崛起可以說是中國消費者轉向移動支付的一個意外副產品。誰佔領了移動支付市場大,誰就更有可能在網際網路理財領域多分一杯羹。

艾瑞諮詢2019年上半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資料釋出報告》:

今年第一季度,支付寶和財付通在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53.8%和39.9%的市場份額,第二季度的資料則分別是54.2%和39.5%。

由此可見,支付寶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優勢始終是大於財付通的。要想打好翻身仗,騰訊必須要有工行這樣強大的合作伙伴。

其實,這不是網際網路巨頭與商業銀行的首次跨界合作,此前支付寶和京東金融平臺也與多家小民營銀行聯手推出過各種儲蓄類產品,但並未形成大氣候。

此次在騰訊內測的工行儲蓄能否全線上線尚未可知,能否大獲成功也尚未可知。

最新評論
  • 1 #

    去過銀行排過隊,肯定不想再去第二次了

  • 2 #

    餘額寶一天就有利息,銀行必須得定期才能達到一樣的利息收益

  • 3 #

    銀行真的是,扣錢不商量,很沒有安全感

  • 4 #

    工商銀行是騰訊的大股東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京基六年之局:康達爾之爭終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