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跨境電商行業遭遇不少衝擊。在這種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加快修訂出臺跨境電商扶持政策,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提出支援貿易新業態發展,支援跨境電商平臺、跨境物流發展和海外倉建設等,鼓勵策頻頻向跨境電商行業釋放利好訊號。
政策的扶持下,加上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跨境電商也逐漸迎來好轉。但面對巨大的經濟重振壓力,國內跨境電商企業和商家的出海之旅還面臨著諸多困難。
在物流方面,雖然國內已經完全恢復,但因為疫情和關稅增加的影響,貨物檢驗檢疫更嚴格,物流價格水漲船高不說,加上全球疫情暫未穩定得控,跨境物流運輸渠道多方受限,商品交期過長,勢必將影響消費者體驗,進而拖累相關業務的發展。於是,跨境電商賣家面臨的難題就變成了手裡有貨,但難以送到消費者手中,即“有貨難賣”。
其次是平臺層面,現在出海的中國企業大多會選擇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導致站內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所以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流量紅利逐漸見頂,站內流量費用越來越高,加上產品同質化嚴重,現階段反而很難成為企業出海的助力,跨境賣家不得不考慮如何讓“流量”最終變成“留量”。
這也就延伸到運營層面上,隨著全球消費者的多元和細化,如何吸引並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也是跨境賣家的競爭重點,多變的營銷策略便顯得尤為重要。而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的產品展示方式較為單一化和標準化,與消費者的互動也受限於平臺要求,更何況跨境商家還難以從第三方平臺獲得使用者的核心資料。
種種困境下,對所有跨境電商賣家都是一次思考和倒逼。所以企業如何平穩渡過疫情、實現借勢發展,已經成為整個跨境電商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對此,趨勢雲新零售專家組洞悉前沿,認為若想解決以上三個難題,跨境電商賣家須構建一個完整的跨境零售生態鏈,全方位加強品牌建設,培養客戶對於品牌的信任和忠誠度,同時打造一體化物流服務體系,克服出海之路上的重重困難。
通過多維度分析跨境電商業態,趨勢雲新零售專家組給出了三個關鍵應對戰略:
一是搭建自有平臺,規避第三方平臺帶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跨境電商賣家可通過專業的技術公司,部署海外伺服器,打通支付、庫存、物流、倉儲、客服、資料分析等介面。在趨勢雲的業務板塊,跨境商家還可定製使用者智慧選購,線上直播導購等特色功能,拉近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從而很好的解決跨境電商賣家精準流量獲取難、外貿使用者精準獲客難等困境。
二是品牌全渠道覆蓋和營銷,實現疫情之下的品牌化升級轉型。包括從PC商城、商城APP、小程式、H5微商城,到商家後臺等全鏈路數字化運營的打通。通過突破固化的貿易模式,打造營銷渠道矩陣,全面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多元需求,形成井然有序的銷售閉環。
三是跨境訂單數智化升級,實現高效而精細化的物流運營管理。以趨勢雲AIoT技術為例,我們可以開發集裝箱追蹤功能,跨境電商賣家在任何裝置都能隨時查詢陸路或海運的貨物運輸狀態,這樣便可以大大降低貨物報關清關和運輸所用的時間,加快商品物流的時效性,從而直接提高企業的國際貿易風險防範能力。
作為新型貿易方式,跨境電商逐漸成為“穩外貿”的重要支撐,未來外貿發展的新增長點。跨境電商的崛起,將是一次全球貿易業態重塑的過程,亦是全球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重大機遇。企業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時機佈局出海計劃,或許會為自有品牌出海帶來發展上的“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