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消費金融,近些年成為電商平臺的保留節目。
再往前,2019年,微店(無線生活(北京)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生鮮移動電商平臺美菜網(北京雲杉世界資訊科技有限公司)都曾招聘消費金融相關人才。
然而一年時間過去了,這些電商平臺的消金業務,進展似乎並不那麼順利。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微店和美菜的消費金融業務做的都一般”。
早在2019年7月,美菜就曾傳出在招聘消費金融負責人;直至今年8月份,仍在物色這一人選。
2019年7月美菜網招聘消費金融負責人的廣告
2020年8月美菜網招聘消費金融負責人的廣告
而且美菜要求該負責人“具備從0到1搭建消費金融業務體系的能力”。這麼看來,該公司消金業務還遠沒有穩定下來。
此外,美菜還在尋找風控建模負責人。
另一家社交電商平臺微店的消金跨界之旅也並不順利。
這家包括了經緯、華平等知名股東、號稱擁有2億交易使用者、1.3億月活的電商平臺,於2019年1月上線了金融開放平臺,當初預計2020年的放貸規模達50億元。
然而據一位與之合作的持牌消金人士透露,他們和微店只合作表外放款,因為對方風控表現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
這也直接導致微店和金融機構合作模式發生變化。
網際網路場景平臺跨界消金,本來就不能期望一帆風順,但以分期帶動消費額度、用消費反哺消費金融本應是一套順理成章的打法,為何頻頻表現出“發展不如預期”呢?
利用場景進軍消金
微店的消費金融業務,主要提供基於微店買家使用者的消費分期產品、以及基於微店賣家使用者的小V經營貸。
同時微店引入第三方作為聯合風控的參與方。
但據業內人士反映,微店所推薦的資產品質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
由於缺乏相應牌照,微店只通過導流開展消費金融業務。
相比之下,美菜網的金融牌照要豐富的多。
成立於2014年6月的美菜網,運營主體為北京雲杉世界資訊科技有限公司,通過B2B模式,直接從原產地採集、配送農產品,為餐廳提供服務。
產業鏈上,農民擴大生產規模、餐飲企業購置食材和裝修店面均需要資金。美菜網提供金融服務顯得順利成章。
企查查資訊顯示,美菜網下屬的香港雲杉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投資了昌正融資租賃(江蘇)有限公司、蒲公英商業保理(天津)有限公司、淮安市美華網際網路科技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所持有三者股權分別為100%、100%和40%。
美菜網還為上游供應商提供了應收賬款保理服務,該產品為“美供貸”,放款主體是美華小貸和蒲公英保理。針對B端餐飲商家,美菜商城又推出了“美白條”。
今年3月,美菜網更是大舉招聘一系列消費金融相關人才,包括風控督導、稽核專員、風控主管、車貸銷售兼職等等,似有做大做強消金業務的決心。
場景消金的悖論
然而,消費金融行業近期受監管影響愈發之大,門檻大幅提升。
同時,監管對於借貸利率一壓再壓,現在甚至傳出不能高於18%。
在這麼小的客單價和風險定價下去做消費貸,商業模式是否能夠跑通,依舊存在疑點。
這其中,存在著天然的矛盾。
電商講使用者體驗,如果客戶逾期催收,對於客戶來說肯定沒有體驗可言。所以搭建金融服務,和主營業務本身或許就是矛盾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美菜一直在講的餐飲供應鏈F2C模式(Factory to customer,即從源頭到餐桌),即將農場原產地菜品直接配送至餐廳。
但美菜網的很多小B商戶,他們常常採用夫妻店的模式經營,屬於價格極度敏感型群體,且夫妻店往往不會將人力成本算入總成本。
只要網際網路平臺的價格略高於菜市場,小B商戶就會拋棄美菜,重新選擇進貨渠道。
先不說這批人是否屬於信貸優質客群,一旦以夫妻店經營的小B商戶使用美菜信貸產品後出現逾期,美菜團隊對其催收,難免影響其客戶體驗。如果這一界限把握不好,說不定會使美菜白白流失一個客戶。
最好的例子是樂信,從單純電商起家,已經給其業務嫁接了金融服務。其佈局的新消費板塊沒有金融屬性。在部分業內人士眼裡,該板塊承擔著篩選優質信貸客戶群體的責任。
2020年二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樂信擁有信貸額度的使用者達到2270萬,同比增長了68.4%。
美菜、微店等電商大玩家做消金業務,主營業務提供的場景,是蜜糖也是砒霜。
“電商主營業務與金融業務是明確的主輔關係,金融業務一定是為主營業務打輔助的,只有規模效應出來後,金融業務才會打破原主營業務天花板的限制。”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現在消費金融政策多變,已經不是各個公司的投入重點,原本有意跨界進來的,開始觀望起來。
另外電商分期是公司獨立板塊做的業務,由母公司做信用背書,受制點就更多了。一旦出現暴力催收等負面新聞,勢必對總公司商譽造成一定影響。
早在2018年就完成E輪融資的美菜,現在大力招攬消金方面人才,究竟是要做業務,還是為資本講個新故事?還有待時間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