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表示,他在2001年應邀去日本參加經濟研討會,當時有一個個子很矮、長得很特別的年輕人坐在他的前排。當他演講完之後,那個年輕人就找到他說:“我姓馬,我的公司叫阿里巴巴……”
世紀元年,正是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際,阿里巴巴只是一個剛建立1年的小網際網路公司,處境艱難。馬雲希望劉永好關注網際網路,能夠投資阿里巴巴。
當時的劉永好沉浸在飼料行業,一心只想把產品賣給農民,所以他錯過了馬雲和阿里巴巴。殊不知,也正是因為劉永好的專注和“有限的多元化”戰略才成就了今天近1600億營收的“希望”帝國。
有限的多元化提及劉永好,很多人第一反應是:賣豬飼料的。劉永好本人也常說“我是養豬的”,這一句話就自然讓其躲過聚光燈,更加專心做事情。
劉永好的這種低調、踏實的做事風格又一步步把他帶領的新希望集團推向更遠的未來。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起,劉永好開始進入金融、地產、化工等行業。雖然這些領域利潤豐厚,但即使在樓市最瘋狂的時候,劉永好始終選擇農業作為自己的支撐點。
在其他領域,劉永好是投資人,運用的是資本力量,但在農業這個大本營,他一直是以實業家的身份在精心經營。
但是,農業並非“賺快錢”的領域,要想獲得長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多年來,劉永好通過其他產業不斷給農業輸血,也服務於農業。
“什麼時候實現‘豬肉自由’?這是老百姓樸實的想法,也是我們正在做的事。”劉永好笑言。
2020年,為了老百姓 “豬肉自由”,劉永好逆勢擴張,將增加300億投資。而這些資金大部分來源於創業38年來的資本積累。用劉永好的話說,“創業38年來沒哪年不盈利,去年也盈利80多億。”
作為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代表,劉永好被稱為30年屹立不倒的“飼料大王”,是有原因的。
新希望的資本版圖正是藉助產業和資本的兩翼,新希望實現了快速擴張。
2019年,新希望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增至4家,全球員工增至近8萬人,全年銷售收入實現1590億,收入、利潤、稅收同比增長均超過20%,在中國民營企業排行榜上升至第31位。
從早期的單一飼料產業,逐步向上、下游延伸,目前擁有農牧與食品、化工與資源、地產與基礎設施、金融與投資四大產業板塊。
農牧與食品方面,新希望六和(000876.SZ)是新希望集團旗下最大的上市公司,擁有多個飼料品牌、飼料公司、養殖公司、養殖服務公司等,擁有國內最大的農牧業產業叢集。2019年,新希望實現營收820.51億元,淨利潤50.42億元。此外,在過去的一年裡,劉永好還將旗下的新希望乳業(002946.SZ)推上了A股市場,併入股現代牧業,控股徽記食品,牽手福州澳牛……
在化工與資源方面,1997年,新希望集團重組成都華融化工有限公司,正式進軍化工行業。華融化工連續10年盈利,2019年經營利潤突破億元。在化工與資源方面,新希望化工投資有限公司是這一板塊中最為重要的公司之一,其成立於2006年,專業從事磷化工、氯鹼化工等生產和投資管理的集團性公司。化工投資公司直接控股9家子公司,間接控股或參股11家公司,擁有1家上市公司——寶碩股份(600155.SH)。
房產與基礎設施方面,核心公司新希望地產定位立足成都,面向全國發展。不過,劉永好的地產生意做得很一般,與地產業的“黃金十年”擦肩而過,這也和他謹慎、不冒險的性格相關。即便是當年的海南地產熱,劉永好也沒有盲目的跟風,在實地考察後毅然決然退出這種浮躁的投機經營。
在金融與投資方面,新希望集團一直是民營企業中起步最早的那一批。劉永好是民生銀行(600016.SH)的創始人之一,24年來民生銀行資產接近7萬億。此外,新希望集團還是中國民生人壽保險公司的主要發起股東之一。2016年,新希望通過增持寶碩股份,間接控股了華創證券。同年,劉永好找到小米和紅旗連鎖聯合發起新網銀行,去年在管信貸資產規模已過千億。
劉永好從1000元起家,創業38年來,新希望從單一到多元,成為一家年銷近1600億的“希望”帝國。但劉永好認為,農業是新希望的主業,其70%的利潤源於主業,又反哺於主業,即便是做金融的初衷也是服務於養殖戶。
耕耘者:劉永好近幾年,隨著新希望體系的大力發展,劉永好家族財富也水漲船高。
根據胡潤百富榜資料,2017年,劉永好家族財富為425億元。到了2020年,劉永好家族財富已經大漲至1050億元。
富有但卻過著簡樸充實的生活,這是劉永好與許多成功者不同的地方,這也是新希望多年來蓬勃發展沒有倒下去的原因!
劉永好原來的座駕是一輛桑塔納,最後下屬實在看不過去,逼他換了輛賓士。劉永好30多年保持最簡單的髮型,沒有豪車,也沒有飛機。在他看來,應該把這個資金用在多養豬,養好豬,讓老百姓能夠吃得上豬肉,實現豬肉自由上。
談及最近一次在公司發火,劉永好表示,辦公室裝修花了很多錢,他狠批了員工。劉永好說:“現在疫情經濟下行期間,國家都過緊日子,企業更要過緊日子。難道今年我們盈利多了,就可以亂花錢?那是不行的。”
新希望集團的高管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劉永好是一個發了財就去買私人飛機、去享受的人,我肯定不會跟著他乾的。”
財經作家吳曉波一直在思考劉永好為什麼能成功。他說道:“除了他搶得先機,有行業優勢,政商關係處理得當外,是否有更為本質的原因?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劉永好是一個耕耘者,而非投機者。”
《赤腳首富劉永好》一書記載過劉永好曾經的一段話——“現在我多掙一個零或少掙一個零,對我個人和家庭來講都沒有什麼意義……但是通過努力,使我們的事業更上一層樓,使我們員工收入有所提高,對國家的貢獻增加,得到社會的承認,這種喜悅已不僅僅是財富的增長所能帶來的,這是成功的感覺。”
經歷了三十多年生意場上的風風雨雨,他仍樂得像一個農人一樣簡單從容,天塌了,劉永好該吃吃,該睡睡,遇到什麼事情都能淡然處之。現在,69歲的劉永好仍和年輕的創業者一樣東奔西走,他也力圖保持農村人最原始的標籤:樸實。
新時期,劉永好正帶領他的新希望擁抱更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