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文|李意安

8月25日,螞蟻集團(下文簡稱“螞蟻”)招股書正式披露。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募資480億元,用於進一步支援服務業數字化升級做大內需,加強全球合作並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支援公司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等。

螞蟻擬在A股和H股發行的新股數量合計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10%,發行後總股本不低於300.3897億股。幾乎已經可以肯定,這將成為今年全球最大規模的IPO之一。

從2004年支付寶雛形初現,今年已經是螞蟻的第十六個經營年份。過去近十六年的時間裡,網際網路革命浪潮波浪壯闊地席捲了神州大地。從網際網路全面進入移動網際網路,科技與金融的邊界不斷融合,彼此交錯。無論是市場企業還是監管機構都時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相較於傳統金融機構,監管給予了螞蟻這樣的網際網路力量更大的創新試錯空間。

時至今日,螞蟻的成功固然是自身努力的結果,但某種程度上,亦可以看作是中國金融監管的創新式勝利。

1

流動的創新邊界2004年,是馬雲創業的第十一年。但此時淘寶網才剛剛成立一年。創立不久的淘寶網發展並不能算順遂,雖然已經收穫不少好評,但更多時候只是充當了一個資訊中介,由於買賣雙方缺乏信任基礎,真正能在淘寶網上完成的交易非常少。馬雲清醒意識到,需要在現有商業模式中嵌入一個具有公信力的擔保交易環節,當機立斷馬上啟動支付寶:“如果要坐牢,我去。”在大街小巷都已經貼滿支付寶碼標的今天,人們可能已經很難理解這樣的孤注一擲。但在當時,這確實是一個很冒險的決定——技術難題還在其次,最關鍵的是,2004年中國的金融行業還是國企陣營為主,電子支付牌照也並沒有放開,自建支付系統無疑是一種挑戰既定監管規則的越界行為。但命運沒有虧待馬雲的一腔孤勇。非但沒有人坐牢,自建支付系統成為了阿里巴巴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因為創新支付寶,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才真正得以確立,也“順便”成就了眼下這一科技巨鯨“螞蟻”。回到2004年,監管的“放任”不是沒有理由。2004年的中國,已經歷了25年改革開放思潮的沖刷,“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的監管智慧已經根深蒂固。彼時的金融市場看似鐵板一塊,國營經濟佔據了絕對命脈,但支付結算在傳統銀行只能算是邊緣業務,支付領域的法律法規也是一片空白,正因如此,監管選擇了靜觀其變。而此刻,信用卡市場也已經走到了爆發前夜。不止是支付寶,一大批支付機構都在這樣的環境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其中不乏拉卡拉、匯付天下這些已經上市的老牌支付機構。2010年,隨著市場逐步成熟,央行發放了第一批電子支付牌照。名單出爐,支付寶毫無懸念地躋身在列。事實上,在牌照發放之前,如何劃分牌照功能也經歷了熱烈討論。最終央行支付司決定以支付渠道作為劃分緯度,按照銀行卡收單、網際網路支付、預付卡、電話支付、電視支付等牌照功能,並按照地域劃分對各個支付主體進行了牌照發放。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劃分維度為後續的二維碼支付創新預留了巨大的延展空間。2013年8月,支付寶徹底放棄了線下POS業務,緊接著支付寶很快找到了線下業務的全新開啟方式。2014年初爆發的滴滴快的補貼大戰,直到今天都讓很多人記憶猶新。通過打車入口的競奪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迅速拿下移動支付的入口,幾乎是一夕之間,二維碼支付攻城略地。這前所未有的速度讓整個行業為之心驚,監管自然也注意到了這種高速發展下的隱患。因為一些不法分子二維碼端植入木馬導致的風險事件,2014年3月,央行杭州中支和深圳中支以視窗指導的方式通過叫停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二維碼支付業務。但只稱“安全性有待完善,將組織對相關業務的安全性和合規性全面評估,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確保相關支付產品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有序推出”,並沒有以行政命令或強制法令的方式否定二維碼的存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戰爭轉入了低調潛行的階段,但市場剛需一經點燃,就再難按捺,面對每年超過200%的規模增速,以央行為代表的金融監管選擇了“發展中的問題用發展去解決”。直到2017年12月,中中國人民銀行釋出《關於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的通知》,《條碼支付安全技術規範(試行)》和《條碼支付受理終端技術規範(試行)》。讓掃碼支付正式告別了“無證駕駛”階段,同時確立了業務的合規性。眼下,支付寶已經成為一個坐擁12億使用者的國民超級APP,麾下已經集齊銀行、支付、小貸、基金、保險、消費金融等各類牌照,監管對商業模式創新的適度寬容功不可沒。而更容易被忽略的是,事實上,監管對金融業務層面的技術創新始終懷抱開放甚至鼓勵的態度。

2

鼓勵技術自主創新2020年7月,即將官宣上市之際,螞蟻金服正式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除了為下一發展階段鋪墊,也可以看出,科技已經成為螞蟻的第一生產要素和核心競爭力。基因是如何演變的?一切還得從十多年前說起。決定自建支付系統之後,支付寶進入了一片無人區,必須摸著石頭過河。從建立虛擬賬戶到探索網銀快捷支付,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甚至已略顯中古的初代支付產品在當時都是劃時代的革新。有了支付寶的加持,淘寶網業務快速爆發,支付寶也貼地起飛。在淘寶繫結銀行卡進行網銀快捷支付成了標配,也成了淘寶購物的使用者剛需,排著上門求合作的銀行絡繹不絕。但這對於當時的淘寶和支付寶團隊而言,則是一件喜憂參半的事。發展速度太快,承載能力已經滿負荷,服務銀行和使用者的過程力有不逮,讓不少銀行合作伙伴頗有怨言,認為支付寶強勢的言論也不絕於耳。此外,資料不透明導致銀行無法穿透到使用者具體的信用卡消費資訊,也讓銀行們產生了怨懟情緒。支付寶團隊也是有苦難言,業務部門對於技術的要求僅僅是“能夠快速滿足需求,撐得住就行”,根本無暇顧及精細化服務的需求。然而,即便如此卑微的需求也難以實現。阿里開始意識到,必須改變這種技術卡喉的現狀。到了2008年,阿里巴巴率先提出了“去IOE”的概念,2009年開始,“去IOE”全面啟動。這一任務的難度無異於高速換胎,當時的阿里可能也沒有想到,這將是一場將近十年的長期戰。2013年稜鏡事件爆發,資訊保安被提升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2014年,銀監會聯合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印發了《關於應用安全可控資訊科技、加強銀行業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建設的指導意見》(39號文),大力支援金融機構“去IOE”。監管的一力推動下,銀行們去IOE的需求變得更為迫切。事實上,IOE系統無論是裝置購買還是後期升級維護都涉及高昂成本,銀行們早有自建系統的想法,但除了擁有強大財力和人才儲備隊伍的大型銀行,大多數中小銀行無力響應監管這一號召。而此時,螞蟻在技術層面,已經遙遙領先於大多數金融機構。即將走過開源資料庫時代(2010-2015),準備步入自研資料庫時代(2016年-至今)的螞蟻,也經歷過商業資料庫時代(2005-2009),十分了解金融機構的痛點,也已經開始動念技術輸出。2015年,網商銀行響應監管號召成為首家搭建在“去IOE”銀行核心業務系統的銀行,這一成功經驗也成為眾多中小銀行所稱羨。2017年整個阿里體系“去IOE”完美收官。與此同時,螞蟻金融雲中的分散式監控、全鏈路壓測、彈性伸縮等功能日漸成熟,形成了一整套方法論和產品體系,對外輸出技術準備就緒。螞蟻抓住時機乘勝追擊,為中小金融機構技術賦能,實現“IOE”。事實上,迄今為止,金融去IOE的推進也依舊處於初始階段。原因在於傳統的IOE系統已經非常成熟穩定,一向以安全穩定著稱的傳統金融機構更換系統供應商的沉沒成本和風險成本將變得非常高。不少銀行仍處於觀望階段或僅僅選擇了邊緣系統的去IOE,但監管意志的推動下,去IOE趨勢已然形成,未來市場大有可為。這對螞蟻而言,可謂是重大利好。

3

投桃報李有了成功探索的經驗,螞蟻開始將自己的技術能力對外輸出,其賦能物件除了金融機構和B端商戶,也包括監管——事實上,市場高速劇變的過程中,金融監管也正面臨巨大挑戰。2015年開始的互金整治就是一個典型。長久以來,面對互金髮展的亂象,地方金融監管機構承擔了主要的政策落地的工作,但其依賴的主要作戰手段卻仍是“小米加步槍”。技術能力成為最大的現實瓶頸。事實上,各個監管體系也在努力提升數字化能力,但往往各自為政,而不同監管機構一則統計口徑不同,二則系統也不相容,底層資料往往更無法打通。此外,藉助外腦幾乎是必然的選擇。但一次性開發的外包供應商是否擁有足夠的開放能力,開發完成之後又能否匹配相應的維護和升級工作都很難得到保障。監管已清醒意識到,技術先行可能成為可以成為優化政策落地的一條路徑。集中了大量技術專才並擁有豐富數字化開發經驗的螞蟻當然是不二之選。螞蟻也很清楚,這不但是術業專攻,亦是責無旁貸,順理成章地開啟了監管賦能的工作。風控團隊已幾十次深入各地金融監管一線調研,打磨系統,與地方金融辦探索合作的是金融級智慧風控解決方案“螞蟻風險大腦”,將專家經驗與機器學習相結合,通過資料建模和大計算能力,協助金融監管部門快速處理海量資訊,從而識別風險。以便監管部門主動採取措施、果斷處理,防止風險的蔓延。螞蟻先後與重慶、西安、廣州、貴陽、西安、溫州、北京、天津等多個城市的金融局(辦)簽訂了共同推進地方金融風險防控的合作協議。此外,為業界廣為關注的,還有網聯的籌建。2017年,為消除直連模式下潛在的資訊不安全、資訊不透明、重複投入等風險,央行牽頭成立了網聯平臺,將各個支付機構的賬基陣營納入監管體系,切實落實斷直聯。在網聯籌建過程中,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多家支付機構共同出資出力,參與了網聯的籌建。網聯從籌建到實現全面系統對接、完成雙十一大考,並切實落實“斷直聯”,一系列任務的完成僅用了兩年時間,堪稱光速。眼下,螞蟻與監管的合作已經縱深至方方面面。作為市場主體和監管機構,有過一些相愛相殺的時刻並不奇怪。但監管和市場主體的真實關係也並非外界所想的“貓和老鼠”,更多是在博弈中共建規則,彼此成就。監管的第一訴求是金融安全,在保障風險的前提下,謀求最大程度的發展。從這一點來看,兩者目標一致。螞蟻金服看似水到渠成的成功背後,延續的是一以貫之的成長邏輯:前端需求驅策產品創新,市場空隙一旦出現,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始於為淘寶提供擔保交易發展而來的支付寶、始於建立公開透明信用體系初心而建立的芝麻信用、始於為使用者解決購買力痛點的花唄借唄、始於為使用者提供賬戶餘額理財服務的餘額寶、始於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需求的阿里小貸成長成了網商銀行,以及為了服務這些前端產品堅決去IOE而造就的阿里雲和OceanBase……所有產品幾乎都完美遵循了這一邏輯。而最終,這些產品共同成就了螞蟻的數字王國。這是一場看似沒有邊界的創新之旅,迄今為止,創新仍在繼續,但這條邊界一直在監管有形無形的把控中。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面對美國的“陰晴不定”,阿里機智自保,網友:好一個金蟬脫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