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間,螞蟻同時向上交所、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雖然股票發行價格與目標估值尚未確定,但在支付、金融科技以及服務業數字化三個業務賽道上的強勁表現,螞蟻集團將大概率成為今年規模最大的IPO。
十多年前,支付寶或許不曾想到,最初為解決電商信任問題而推出的配套設施,竟然會有如此大的商業價值。
現在各網際網路巨頭密集介入支付領域,如美團、滴滴、位元組,它們推出支付業務的目的是為了完善自己商業閉環,為主營業務服務。
此外,亦有如京東數科一類金融科技服務商,近來將自己包裝為“一個懂金融的朋友”,螞蟻與京東數科或許也將在另一個維度過招。
支付對於O2O而言不僅是連線C端使用者,還可以順此連線到B端,開展金融產品服務。
螞蟻在打敗Papal之後,儼然成為了別人眼中的Papal。
012003年,淘寶推出後遇到一個尷尬的問題,作為線上交易平臺,使用者只是在線上談價格,交易還是會回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老模式。
如果不能解決線上交易的支付與信任問題,不僅交易半徑侷限於同城,從長遠看淘寶也無法徹底走到線上,於是淘寶問世第二年後,順勢推出支付寶,解決線上交易的支付痛點。
無論是買家還是賣家,另一個痛點無非就是擔心錢,為此團隊與銀聯合作,用擔保交易解決信任危機。買家的貨款打入到銀行託管的第三方賬戶,而當買家確認收貨後,淘寶才會把錢交給商家。
到2009年,線上支付領域有了變化,各大傳統銀行陸續自建APP,不過此後由於缺乏移動網際網路生態,加之缺乏從批發(對公業務)轉向零售(對個人業務)的經驗,折騰了好些年的網銀漸漸式微。
而支付寶與淘寶的高關聯度,隨著阿里電商平臺的崛起,交易規模越來越大。那年支付寶使用者突破兩億人,超越Papal成為全球支付領域使用者最多的平臺。
沒有人願意經歷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因為其中的每一秒都是無盡煎熬。
在移動支付領域,騰訊曾經教育了阿里,歷經七年纏鬥,阿里又教化了騰訊。在這場戰爭中,雙方從線上打到線下,幾十條賽道同時開火,最後卻彼此成就了對方。
馬雲有一次在談到競爭關係時,強調支付寶最應該感謝的就是騰訊,“如果你要打拳擊,一定要和一個高手打”,這句話也可以用到當年與Papal的競爭上。
也是在這短短的幾年時間,由支付寶進化演變而來的螞蟻金服,儼然已經成為創新最快,繼阿里、騰訊之外,市值最高的科技巨頭。
任何公司都離不開生與死,創新是持續的動力,守舊是沒落的根源。只是不身臨其境,不在生死一線之間打無數個滾,將永遠體會不到這會是怎樣的一種涅槃。
02可以說,整個2015到2016年,微信支付與螞蟻金服兩者之間的競爭,既是你死我活,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微信越來越像支付寶,支付寶也越來越像微信。
而等到2016年,移動支付市場的份額基本沒有大的變化,支付寶近幾年的市場份額都保持在55%左右。競爭讓螞蟻找準自己的優勢,發力商家服務,比如大力推廣掃碼支付,一批碼商誕生,小微和普通人開始通過科技手段享受到普惠金融的紅利。
在另一頭的創新路上,從2015年開始,支付寶頻繁推出新功能,如螞蟻森林、花唄、借唄、以及個人徵信產品芝麻信用。
放棄社交後,支付寶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不折騰了,開始發揮阿里系更懂商業的特長,睡獅算是真正覺醒。
在此背景下,支付寶之後所有的創新目的明確,比如花唄與借唄,它們的優勢在於,能為個人提供多層次、多場景的靈活消費服務,或許是看到其挖掘消費能力、提升平臺使用者粘性的效果,大量後浪競相模仿。
最近幾年的美團支付、滴滴支付、多閃支付等產品,從產品內容上看,幾乎都是照龍畫虎。
現在第三方支付市場的格局已經牢不可破,王興再執拗於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已經沒有一點現實意義,因為支付業務已經幫螞蟻構建起了信任體系,而在這個體系的基礎上又已經衍生出了更多元化的業務和更大的想象空間。
幾年時間,螞蟻金服作為行業探路者,引領了行業從科技金融到金融科技的轉變。從線上支付工具出發,變為集個人理財、小微借貸、徵信機構,個人互助等多個面向與一身的超級金融科技機構,而多維度的場景又為其下一個階段性目標打造數字化生活開放平臺,奠定了基石。
如果說五六年前,從支付起家的螞蟻還在糾結髮展方向是圍繞科技還是圍繞金融為先的論題,那麼現在它顯然已經找準了自己的清晰路徑,用科技的力量去助力金融的普惠,再進一步融入每一個人的生活中,實現"生活好,支付寶"的願景。
03據統計,在公交地鐵紛紛接入移動支付時,每天有超3.5億人通過支付寶出行,單靠出行一週的體量就造出了“雙11”的支付總量。
支付寶與微信相互競爭的結果是服務業數字化規模程度更高。早在2008年第一筆水電煤繳費就出現在支付寶,但在很長時間因為商家服務缺失,生活服務領域使用者線上支付的習慣始終沒有培養起來。
支付寶2017年推出的“碼商成長計劃”,使其服務半徑得到很大拓展。在微信支付加入戰局後,無論是菜市場還是商超,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二維碼幾乎成為每家店鋪的標配。
2020年,一場疫情顯著改變了業態,與此同時,“銀髮族”成為最後一批用“碼”支付的人群。疫情中的健康碼、生活中的水電煤繳費、各地政府推出的消費券使得支付寶與微信支付作為國民級APP的開啟頻率越來越高。
而在To B與To G市場,各行各業也將服務搬進支付寶。如各地市民中心陸續登陸支付寶,以北京為例,公積金、社保、一包、醫療健康,乃至出行、教育問題皆可以在北京通中得到解決。
現在定義螞蟻越來越難,以前支付寶幾乎等於螞蟻,幾年前或許會有人說花唄、借唄。未來或許會是生活服務,可能是出行服務,也可能是市民服務,四不像又皆相。
從解決中中國人的信任問題,到金融科技的轉身,再到深耕數字化服務,同時還探索用螞蟻鏈來解決下一個階段的信任問題,回顧螞蟻金服的坎坷發展歷程,它是行業的探路者,也是四處碰壁的開拓者。
數字化是未來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命題,在這場數字化革命中,將會有一個更廣闊的市場等待著螞蟻金服。
不過是被數字化革命,還是引領數字化革命,這一切還得等時間和使用者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