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近期,美團月付上線了一個電商欄目,該商城目前有數十種3元、5元、9.9元的低價商品;

今年1月,玖富上線了“聚優惠商城”,聚優惠商城是原玖富商城,商品涵蓋電子數碼、服裝箱包、美容護膚、鐘錶眼鏡等;

2017年-2018年亦有不少現金貸平臺轉型佈局電商業務的現象,如掌眾的掌buy商城、魔法現金的魔buy商城,不過隨著這些現金貸平臺暫停運營,其商城業務也停擺。

實際上在所有金融機構中,銀行可能是佈局電商業務最多的一類金融機構。

一邊是金融機構瘋狂佈局電商業務,另一邊,電商平臺卻在努力拿金融牌照,發展消費金融業務。

阿里、京東、蘇寧、唯品會就不一一贅述了,轉轉商城、微店、有贊、寺庫等電商平臺也在近年通過各種形式搶灘消費金融。

這些電商平臺有的早期只是作為貸超,幫助現金貸導流,但多數到後期都會和和消費金融公司合作助貸業務,亦會開發信用支付等服務。

這裡就有一個市場迷思,為什麼金融機構瘋狂佈局電商業務,而電商公司又要拓展金融服務?

金融機構搞電商,理想和現實差距大

一家2019年底總資產約34億,餘額近30億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去年底也上線了商城服務,商品包括3C、美妝、珠寶、運動服飾等。價格在1000元以上的商品均需要分期,1000元以下可以全款購買。

據該公司工作人員透露,該商城由第三方企業代運營,代運營的第三方企業在2014年就開始上線分期商城業務,有足夠成熟的商城運營以及供應鏈基礎能力。“如果我們自己運營,至少需要一個20-30人的團隊,可能還不夠專業,自營的成本遠大於找第三方代運營。”該人士坦言。

放大來看,該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狀況,也是大多數金融機構延伸電商服務的現狀。

多數分析認為,金融機構延伸電商服務,無非是希望藉助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服務來增強平臺使用者黏性。這樣的思路還可以延伸到,為使用者提供水電費繳納、話費充值、小說閱讀等服務上。

提供更多的服務,真的能留住使用者嗎?未必。

“很多機構都想學習招商銀行,但最後都成了’四不像’。”一位民營銀行從業者分析,招行或者工行等頭部機構,延伸電商業務確實有助於增強使用者粘性,但這是建立在其有一定的使用者基礎上,且前期頭部機構也投入了很多補貼來培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其次,大行在品牌合作,產品運營能力也是其他中小機構難以模仿的。

對於銀行而言,發力電商業務,通常支援買家使用網上銀行、賬戶支付、分期付款、信用卡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此外客戶日常使用該銀行信用卡生成的積分,還可被兌換成商城優惠券使用,如此一來可以形成良好的業務閉環,一個電商帶動了多個業務環節發展。

一些地方城農商行的電商業務往往肩負著扶貧當地農戶的使命,“當地農戶入駐我們的商城沒有平臺服務費,我們還會主動幫忙推廣。”某農商行從業者透露,實際上此操作另一方面還在於可以通過監測平臺商戶運營情況,掌握商戶更精準的業務資料,在向商戶提供貸款的風控環節,又多了可參考資料。

但從現實來看,對於消費金融公司,尤其是中小消費金融公司而言,可以結合的業務環節並不多,很多機構除了分期付款,甚至連積分系統都無法設定,除了分期樂這類十分早期成立的成熟分期電商。

更需要注意的是,消費金融公司在做電商業務時,除了常規的商城運營能力,還需要注意風險管控。

從實踐來看,自建電商成本高,金融做電商,到最後反被電商傷的情況似乎佔了多數。

電商做金融,市場成熟、順勢而為

從阿里、京東、蘇寧等巨頭來看,電商業務發展成熟,延伸分期服務或者直接上線現金貸業務都是順勢而為,流量變現的同時實現利潤最大化。

此處同時可以延伸到其他型別的網際網路企業,只要有了流量,在實現變現的道路上,消費金融一定是繞不開的一個關鍵業務。只是模式較輕的公司只單純導流,而“野心”稍大的企業,從拿牌照到做聯合貸、自營業務都有嘗試。比如滴滴、位元組跳動等企業。

不過,相比其他場景,對於消費金融市場而言,電商無疑是最理想的的場景之一。

首先電商場景自帶消費屬性,平臺可以通過使用者對消費品類、價格等偏好,再通過金融屬性極強的消費資料分析,評估使用者的還款能力。

已經先行有了場景和流量,並且有了花唄、白條這樣的產品教育市場在前,一個新興電商平臺延伸分期、貸款類業務,只需要適當的引導就能夠實現低成本的使用者轉化。

另一方面,為貸款平臺導流,或者自身產品分期和貸款產生的息費收入遠大於電商業務本身,不過前提當然需要控制好風險。

隨著人們對消費金融概念的接納提升,分期付款也成為提高電商平臺產品購買力的一大舉措。

就連蘋果都公司都推出了官方信用卡Apple Card免息分期服務,並進一步將服務範圍擴大,甚至將進一步以打包訂閱的方式提供蘋果裝置和可選的附加服務,例如將電視、新聞、音樂和蘋果服務捆綁在一起,以此提升其產品和服務的銷量。

不可否認的是,網際網路行業已經進入流量瓶頸期,新流量越來越貴,不管是金融機構還是電商企業,亦或者其他型別網際網路企業,都在試圖打造自己的生態圈,涉水金融服務的平臺,都在試圖從金融+科技的概念來搭建自己的護城河。

值得一提的是,網際網路沒有一直忠誠的使用者,不管是做金融的延伸電商服務,還是電商平臺做金融業務,加強已有使用者流量變現的同時,還要做好防止客戶流失的準備。

最新評論
  • 1 #

    這個標題寫的太對了,電商平臺早就不務正業,都去放高利貸了,借高利貸的都去搞電商了

  • 2 #

    打倒高利貸從業者,讓實體經濟繁榮

  • 3 #

    引導年輕人先洗未來錢…其實就是米國的路…唉

  • 4 #

    大家都是文明人,不要說的那麼沒文化,什麼高利貸,網貸,這叫科技金融

  • 5 #

    都是玩資本融資壟斷那一套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被茅臺超越的五糧液,現在似乎又有了逆勢而上的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