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近日,有人翻出了360創始人周鴻禕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

他說:工資永遠只能解決餬口問題,解決不了買房子買車。只有參與創業,拿到股票,才是今天實現財富自由唯一的方法。

這個說法正確嗎?

我們不妨聽聽三位老師結合他們的發展歷程,談談對於創業和財富自由的感受和經歷,對目前的創業者,哪一點很重要?

首先,我們來看看單仁資訊集團董事長,央視鳳凰特約評論員單仁博士的看法。

對周鴻禕的說法不能絕對去看,一定要辯證去看。

第一、他的話不是放置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第二、對他的說法的理解上不能絕對,一定基於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地區而言。

我本人做了15年的職業經理人,從工廠的成本會計做到集團財務總監,到負責銷售的總經理,再到公司的總經理。

我本人的車子、房子,都是作為職業經理人,在沒有股票分紅,沒有期權變現的情況下實現的,是靠我的工資和公司激勵獲得的。

今天很多企業都在做股權激勵,但是員工拿在手裡的股票是不是真的能獲得連續的分紅?

股票能不能變現,會產生巨大的財富收益,這要打一個問號。

如果說工資只是基本工資,不包括各種獎勵,這句話能夠成立。

因為任何人、任何企業的基本工資都不會特別高。

但如果這裡所說的工資等於薪資,那這句話就不成立。

如果一個人能成為公司的骨幹,技術骨幹,銷售精英或者公司的高階管理層,他所獲得的總收入。

即使在深圳這樣的地方,都是有機會買車買房,而且可以財務自由。

我說的,包括周鴻禕說的,當然不包括所有人。

一個人假如連公司的骨幹和精英都不是,他當然不會有很高的收入。

在一線城市,特別是像上海,北京,深圳這樣的地方,當然無法靠自己的薪資去解決買車買房和財務自由的問題。

周鴻禕講的通過創業或者參與創業,去實現買車買房和財富自由的夢想,恐怕會誤人子弟。

因為創業的成功概率實在太低,不僅不能買車買房,財務自由,有97%的可能會虧損累累,甚至長期負債。

但是如果能夠參與創業,我所說的“參與創業”不是從頭開始做合夥人,而是參與一個有前途的企業的成長過程,這話就有點靠譜了。

所以我想說,要想獲得高的收入,實現買車、買房和財務自由,不一定去創業,也不一定要有股票,但一定要有創業精神,特別要有事業心。

如果周鴻禕的說法代表這個意思,我舉雙手贊成。

在我身邊,凡是能夠獲得高收入的人群,他也許不是股東,他也許不是股票所有人,但他一定是具有創業精神的人。

一定是願意全身心的付出,把職業當事業的這群人,他們靠給公司創造的價值就可以獲得很高的收入,就可以買車買房,養家餬口,甚至財富自由。

單仁資訊不是一家大公司,在深圳這樣的地方多如牛毛,就是一家普通的公司。

在單仁資訊集團,太多的老師、業務精英、技術骨幹,部門總監、總經理、副Quattroporte,很多人買車買房,就是靠自己的崗位工資再加各種激勵。

在單仁資訊也有部分總監,老總剛剛開始不錯的收入,就心裡癢癢想去創業,就去折騰,反而虧的一文不名,不要說買車買房,財務自由,連養家餬口都成問題。

創業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普通人應當在大平臺上面去努力,讓自己成為精英,成為高收入的階層,他們一樣可以做到買房買車財務自由。

周鴻禕董事長的“雞湯”無疑是有毒的,一位創業導師在公眾場合發表這樣的言論是有失偏頗的。

先不說實現財富自由的途徑,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話題.

“成功人士”的“公知”行徑,不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飽漢子不知道餓漢子飢”。

況且,實現財富自由的手段,一定不是隻有創業這唯一的道路。

“吃飯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飯”的道理,在鍾南山獲得“共和國勳章”的榮譽中間,藏著這個意義。

創業的成功率有多少?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創業失敗率高達 80%,創業企業存活率不足三年,大學生創業失敗率更是高達95%。

2020年9月7日,網易新聞提供的數字顯示:有7萬碩士,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請問:是他們辜負了文憑,還是文憑辜負了他們?

自食其力的他們,是不是更值得尊重!

再者說,有多少合夥人的股票,能夠最終套現成功?

這句話對許多合夥人來說,應該是冷暖自知。

一個人面臨的人生考驗,斷不能遙遙無期,正如沒有價值的股票一文不名。

我曾經分享說:城市是用來掙扎的,生活在掙脫之後。

掙脫,是不是意味著財富自由呢?

我看未必,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不可能,而且是永遠不可能。

最新的財富榜單的變化,與99.99%的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一定說有的話,是每一位中中國人成就了農夫山泉的主人。

農夫山泉港股IPO成功取代騰訊,成為中國的新首富。

上一個賣水的首富是娃哈哈宗慶後。

一瓶水二元錢,掙四毛,能成功問鼎首富,說明什麼?

無論是茅臺,王守義十三香還是老乾媽,他們都坐足了不止十年冷板凳。

這不是簡單的堅持意義,不是所謂的刻意練習,更不是一萬小時定律的產物。

十年冷板凳,是穩穩的守住價值,守著最簡單的價值,做好財富“搬運工”。

在交換中轉移、轉移中沉澱,沉澱後擴充套件,擴充套件後成功。

這“堅守的意義”,才是青年人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人的一生,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追求,但是絕不是唯一追求!

愛因斯坦講:要追究一個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義或目的,從客觀的觀點來看,我總覺得是愚蠢可笑的。

可是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

就在這個意義上,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

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要是沒有志同道合者之間的親切感情,那在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

所以說:正確的三觀,才是年輕人應有的擔當。

正確做人,做正確的事,這樣的人生即使不能大富大貴,依然是美好的一生,快樂的一生。

周先生,您說呢?

財富自由是很多人夢想,什麼是財富自由?

簡單的說就是:五子登科。

有房子、車子、票子、妻子和孩子,這對於30多歲的朋友來說的確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名投資人。

我實現財富自由的方式是靠著一條 “財富增長”和“個人成長”的規律,這也是巴菲特用近60年時間來堅持執行的規律。

這個規律,我簡單總結可以用一條公式表達:

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一個30歲的年輕人要有100萬存款,如果不是富二代、拆遷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那怎麼辦?

1、需要一個本金,我剛剛開始投資的時候,就沒有本金,只有我爸給我的2萬,這是不可能實現財富自由的。怎麼辦,就要你有呼叫資源的能力,也就是開發客戶,找投資資金,我就從2萬到50萬,200萬,1000萬。。。。。。

2、收益率:中國過去15年投資複利收益率在13%左右,美國過去兩百年是6.6%,最牛的巴菲特61年下來也就是20%。

所以投資者不能指望有過高收益率,不要貪婪,也不能急切,能有10%~20%的長期收益率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這需要專業的判斷能力和資料分析能力,還需要投入時間和過人的勇氣。

今年前8個月我的收益率達到了40%,在危機別人都惶恐的時候,反而收益更高了。

那麼創業或者加入創業公司呢?

像軟銀,也就是投資了阿里巴巴的風投,你能叫得出的公司也就是雅虎和阿里巴巴了。

風投IPO上市公司一般是在2%左右。

3、時間:你自己需要設定一個時間。

做投資前以前我換個超過十份工作,最後選定了投資作為我的終生職業。

一下子做投資就有28年的時間,並且我的前五年都是虧損狀態,處於積累投資能力的階段!

所以堅持、專業、投入、積累才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我就從本金、收益率、時間和大家做了一個簡單的財富自由規劃,希望對大家有一點點的啟發。

責任編輯丨羅英凡

最新評論
  • 1 #

    大家都是普通人老周說的沒毛病,能成事的萬里挑一

  • 2 #

    作為一個創業企業的科研股東,表示倆人說的都對。周鴻煒,這話說給誰聽?有能力的但是社會地位低的人,父母務農,或者別的社會底層。創業是一件不當人的事情。努力拼搏打硬仗是不變得主題。考慮概率的人本身就不能創業,缺乏逆境翻盤應對挫折的能力的人,創業走不遠。而沒有堅定意志的有能力的人呢?非創業崗有的是。

  • 3 #

    這個說的沒啥毛病吧,想掙大錢只能是創業和投機,靠工資和晉升肯定是富不了的。

  • 4 #

    夏蟲語冰罷了,做諮詢的僅僅是助攻,好比紹興師爺,做諮詢要是能做好企業,早就自己創業了。

  • 5 #

    人家說的是實話,靠(* ̄m ̄)工資一輩別買房

  • 6 #

    人家說的是有技術含量的創業,擺地攤開個小店的那些也就算了!

  • 7 #

    說個真心話,創業成功的真沒幾個,特別現疫情階段。身邊的朋友十之八九都是虧的,我也一樣,你數下附近商鋪轉租的有多少心就有底了

  • 8 #

    成功的人,說啥都是真理!

  • 9 #

    還是要鼓勵創業,新陳代謝才能發展!

  • 10 #

    沒得法啊,不創業也不能全部就業。

  • 11 #

    老闆永遠是少數。斷章取義,名人都是正確的 ?

  • 12 #

    別總是說創業,談就業才是實際!

  • 13 #

    周老闆的水彈業務怎麼樣了?

  • 14 #

    他說的類似技術入股,根本不是自己開公司那種

  • 15 #

    那得拿到原始股一元一股新股!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高瓴資本張磊:讓張一鳴、程維成功的“動態護城河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