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美國金融機構本週採取的兩項行動表明,美國將再次向金融市場提供無限量的現金,以應對全球經濟隱現的低迷。

週三,美聯儲(Federal Reserve)開始了一項至少持續了六個月的行動,每月購買約6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以應對隔夜市場利率的大幅飆升。第二天,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向金融市場注入了1041.5億美元以增加流動性。

再加上美聯儲兩次降息的決定,以及本月底可能再次降息的前景,這些舉措清楚表明,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稱的全球“同步”放緩的情況下,任何“正常化”貨幣政策的努力都徹底結束了。

歐洲央行(ecb)逆轉了結束金融資產購買的計劃,並將基準利率進一步下調至負值,而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實際上仍是政府債券的唯一買家,也是企業股票的主要買家。

換句話說,世界主要央行代表全球金融寡頭的政策是無限的量化寬鬆。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和其他央行向銀行和金融機構發放了數萬億美元,這些機構的行動加劇了危機。這些錢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是直接進入了金融寡頭的金庫。現在,隨著金融精英們尋求大幅削減工人工資和工作條件,他們將獲得更多不受限制的現金。

2017年底至201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其他全球性機構都認為全球經濟增長正在往好的方向轉變。這被認為是一個積極的跡象,表明經過近十年的時間之後,世界經濟終於開始復甦。

事實證明,這種好轉非常短暫。到2018年年中,這一趨勢開始下降——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19年。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報告所明確指出的那樣,持續的經濟停滯,加上徹底衰退的威脅與日俱增,現在已經成為“新常態”。

與此同時,世界主要央行所謂的“非常規貨幣政策”——將利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並通過購買政府債券和其他金融資產向全球金融體系注入數萬億美元——為新一輪金融危機創造了條件,潛在的破壞性甚至超過2008年。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業績預增仍可持續,科技股細分龍頭+業績增長60只股票名單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