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作者 | 陶冶

閱讀所需約7分鐘

作為名噪一時的晶片公司,寒武紀(688256.SH)早在今年7月IPO前就已經吸引了足夠的注意力,身披“AI晶片第一股”的名號,市場對其的期許自然居高不下,上市之後公司股價最高一度達到297.77元/股。

技術與市場的割裂一直是阻礙在科技類公司面前最大的問題,寒武紀也不例外,基於投資者對寒武紀未來市場開拓的悲觀預期以及其他因素,公司股價自達到峰值之後便一路下挫,截至9月21日,寒武紀收盤價170.77元/股,股價累計降幅達三成有餘,對比美股科技五虎總不由讓人心生疑慮,國內科技類公司為何遲遲無法迎來屬於自己的名利雙收?

細分領域

寒武紀的未來和經營水平好似已經與AI的未來應用前景牢牢綁在了一起。

寒武紀目前主營業務為雲端智慧晶片及加速卡、智慧計算集群系統、終端智慧處理器 IP 三大產品。簡單來說公司主要是針對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下雲端、終端及邊緣資料處理提供相應晶片設計支援(包括加速卡)。

在半導體領域發展的上半場,人工智慧尚未得到充足的發展,早期的相關晶片設計及中央處理器算力大都以常見的“0/1”為基礎來設計,是一種線性的、二維的處理模式,這部分運算過程通常通過我們熟悉的CPU來完成。

但隨著近年來人工智慧應用場景不斷豐富,以往相關硬體的處理能力在應對光感、語言、肢體動作等更為豐富的“三維”指令時,CPU的處理速度就受到了極大限制,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應對“三維”指令的輔助器件來協助CPU進行資料處理。

寒武紀的智慧晶片及加速卡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新品種,可以理解為在寒武紀技術加持下不論在裝置終端亦或是雲端,所有相關人工智慧的運算處理都將享有更高的運算速度和更低的能耗,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寒武紀的未來和經營水平好似已經與AI的未來應用前景牢牢綁在了一起,這也是為什麼評判他“僅僅”是細分領域龍頭的原因所在。

但根據IDC等多家公司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單就雲端推理和訓練所產生的智慧晶片市場需求就預計達到136 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可以達到39.22% ,如此來看細分領域的侷限好似並不能束縛住寒武紀的發展,而實際上擺在寒武紀面前除了市場體量外還有嚴峻的同業競爭局勢。

圍追堵截

用一個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來形容寒武紀當下的市場競爭格局並不為過。

晶片類科技企業先花錢後盈利的模式並不稀奇,況且對於寒武紀這麼一家天量研發投入的公司,投資者對其虧損的現狀並不詫異。但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面對披露的壓力,淨利潤增長緩慢也許可以得到投資人的諒解,但營收水平停滯不前市場遲遲無法開啟就不由使人心生疑慮了。

寒武紀同樣十分急於市場的進一步拓展,據其半年報,除研發費用外,增長幅度最高的就是銷售費用,公司上半年銷售費用為1243萬元,同比增長近2.5倍,但從現實角度來判斷,未來實際效果也許並不能達到預期。

除去過往銷售費用基數本就較小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寒武紀當前面臨的競爭較為殘酷。在上市之初的招股說明書中,寒武紀明確羅列了公司將要面對的競爭對手,英偉達、英特爾、AMD、ARM、華為海思等五家企業均被寒武紀視作可比公司,用一個前有堵截後有追兵來形容寒武紀當下的市場競爭格局並不為過。

英偉達相對於寒武紀的比較優勢在於其高額的市場佔有率以及多年來完善的軟體生態佈局。雖然寒武紀的晶片產品相比英偉達不遑多讓,但英偉達得益於多年的經營,其在市場上佔有率較高。英偉達2020上半財年營收達到761億元,其資料中心業務(對標寒武紀業務)營收超過了200億元。

除了英偉達的堵截外,華為海思也是緊追不捨,寒武紀上市之初為人所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其華為AI晶片供貨商的身份,雙方合作營收佔寒武紀營收比重一度達到95%以上,隨著海思自研的推動,華為的採購需求大降。華為的撤單並不是因寒武紀的單項產品存在劣勢,華為徐軍曾表示,華為需要的是產品是從雲到各種物聯網終端的全場景支援,寒武紀很好,但是沒法支援我們所需要的全場景。

這也是為何稱寒武紀是晶片細分領域的龍頭,但也僅僅只是細分領域的龍頭。

晶片行業不僅僅是市場的競爭,也是資金與人才的競爭,但從研發投入和資金投入角度來看,寒武紀同樣稍顯不足。

首先以資金密集程度來看,雖然寒武紀科創板成功上市募集了大量資金,但當前資金實力遠不及海思、AMD、英偉達等,不論從淨資產或是資產總額層面,寒武紀均與頭部企業相差較大。

研發投入層面,寒武紀投入力度不可謂不強,每年研發投入佔比營收均數倍有餘,但受限於營收基數較小,相較於營收3-4倍的研發投入聽起來很有力度,但絕對數也僅有2.7億元左右,而華為海思2019年財報提到,其研發投入達到了1317億元,差異不可謂不大。

大力投入研發並無錯,只是我們不能被相對數遮住雙眼,絕對數的量級才是能否誕生出科研成果的後勤保障。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金融科技巨頭上市潮背後:揭祕螞蟻、馬上消費的“技術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