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內容摘要: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髮展,金融科技的不斷更新,當前,我們的生活處處都與數字普惠金融發生著聯絡,數字金融已經滲透到尋常百姓家。尤其在支付領域表現的更為突出,我們常見的以支付寶支付、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數字支付方式以其支付便捷性與開放性,已經撼動了傳統支付的地位,改變了個體與商戶的支付習慣。此外,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其提供的理財、貸款等服務,以高息攬存、提供貸款吸引了眾多中小微客戶群。然而,網路金融平臺在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多安全隱患,支付漏洞、平臺陷阱等問題,而且日益凸顯。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勢在必行。

關鍵字:支付方式、普惠金融、數字普惠金融、網際網路金融、小微貸款。

一、數字普惠金融的概念

什麼是數字普惠金融?要想解釋好數字普惠金融的概念,首先要了解的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的概念:這一概念是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和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是其重點服務物件。

數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可以理解為通過網際網路的技術,藉助計算機的資訊處理、資料通訊、大資料分析、雲端計算等一系列相關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促進了資訊的共享,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務門檻,擴大了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範圍,通過數字金融共享、便捷、安全、低成本、低門檻的優勢,運用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的技術,構建起基於資料的風險控制體系,從而全面提升了金融的風險控制能力,讓更多人群享受正規金融服務的一種數字化途徑。

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現狀

目前,中國商業銀行有龐大的客戶群,各行在電子銀行、大資料應用方面取得了較好較快發展,在數字普惠金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商業銀行發展數字普惠金融,一方面是大勢所趨,順應時代潮流。另一方面,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服務,符合客戶需求。再者,商業銀行已經具備發展和普及數字普惠金融的基礎,商業銀行發展數字普惠金融能夠為老百姓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務,是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品質的內在要求。

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有將近7000萬到8000萬戶,有1.2億到1.5億的低收入工薪階層,有1.8億到2億的農村居民,這些人是商業銀行目標客戶中的長尾客戶群,商業銀行對他們缺乏完備的徵信畫像,沒有充足有效的抵押品,在區域分佈上這些群體高度分散,商業銀行在對他們提供金融服務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需要經過漫長複雜的資料資訊採集、貸前稽核和貸後管理。對於這些小微群體,客戶單筆交易金額小、成本高、風險大、回報低,與商業銀行服務的大客戶、大企業客戶單筆金額大、收益高、風險低相比,商業銀行更願意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大客戶身上。

早在2005年聯合國就提出了普惠金融這一概念。但是據世界銀行估算,在2014年全球仍有20億成年人無法享受到最基礎的金融服務,近年來,雖然得到明顯好轉,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仍較為落後。2015年12月31日,中國國務院出臺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普惠金融上升為國家戰略,而數字化技術為普惠金融的發展插上翅膀。2016年9月舉行的G20杭州峰會上,數字普惠金融再次被與會國高度關注,一時間成為焦點話題。經過與會成員國深入探討,最終形成了金融領域首個國際性共同綱領《G20數字普惠金融高階原則》。10多年來,無論是國際組織、政府機構、商業銀行還是網際網路大咖,都在數字普惠金融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網際網路企業在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目前佔據絕對優勢。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大客戶、集團客戶量少且挑剔,為了深挖市場,商業銀行紛紛提出了全量客戶戰略,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重要且緊迫。伴隨著網際網路浪潮的不斷湧入,商業銀行迫切面臨著改革和轉型,而擁抱網際網路,落實網際網路+金融戰略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是商業銀行轉型發展的必經之路。

(一)數字普惠替代傳統經營模式

傳統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從1.0時代1+N的模式,到2.0全流程線上模式,再到3.0時代供應鏈生態圈模式,現在商業銀行已經大跨步進入4.0時代,更加註重體驗式服務,服務模式上更加註重智慧化、數字化。目前增設的電子裝置提供的體驗式服務,可以提升客戶自主辦理業務的興趣,減少等待時間,增加客戶粘性,打破了傳統視窗體驗的“距離感”。強大的大堂經理陣容以及利用大資料精準服務和營銷,使得現代銀行服務更貼心,更加符合消費者需求。

與傳統的金融服務相比,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在業務模式方面更加註重輕型化發展,無論是從人力、網點,還是從資本、風控等方面,數字普惠金融更加重視客戶體驗,強調金融服務的安全、高效、協同和低成本,並堅持支援“小微”、服務“三農”、支援“雙創”的導向,以金融雲、大資料為重要的戰略資產,通過資源整合,控風險、增效益,努力為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服務。

(二)金融網路化程度更高

加快金融網路建設和推進數字普惠金融是商業銀行獲客黏客的關鍵。各大商業銀行紛紛行動相繼推出網路金融產品,如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以及其他新型的收益類網路金融產品。客戶可以通過使用商業銀行提供的電子銀行,自助辦理轉賬、存款、理財、購買保險、二維碼收付款等服務,還可以辦理查詢、線上繳費、證明申請、網點線上預約與排號等多項增值服務。可以說,客戶足不出戶就能把銀行網點業務“放在口袋裡”帶回家自助線上辦理。尤其是自2016年12月1日起,人民銀行《銀行轉賬業務新規》出臺以後,存取款裝置轉賬需24小時到賬,網際網路平臺提現加收手續費,而商業銀行提供的手機銀行轉賬不但能夠實時到賬,而且同行跨地區、跨行都免收手續費,與此同時,商業銀行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提供了高安全度的數字證書,更能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三)服務渠道更加多樣

近年來,商業銀行為了發展和提升金融普惠力度,加大拓寬服務渠道,以多種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比如設定社群支行、移動銀行、鄉鎮便民網點等機構網點,方便市民、村民的結算;以銀行卡為主的零售支付體系,推行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在鄉村小賣店、衛生服務站等安裝POS機,村民在當地就可提現、消費;創新抵押擔保方式,為小微、“三農”量身定做信貸產品,切實幫助其突破“抵押難”的瓶頸;探索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還款方式、提供上門服務等,有效提高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服務效率。這些細微服務都是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良好體現。

(四)數字金融產品更加豐富

在數字金融領域的產品研發上,各商業銀行不斷跟進。例如:作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著力推進網際網路+普惠金融的服務模式。現有融e聯、融e購、融e行三大平臺,加上網路融資中心構成了e-ICBC發展戰略。其網路融資中心推出的“網貸通”,僅2015年一年就向近3萬小微企業發放網路融資3400億元,是國內單一產品規模最大的網路融資產品,工商銀行也成為國內最大的網路融資銀行,2018年又推出了“經營快貸”“稅務貸”“科技貸”“農擔貸”等新新產品,為中小企業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貸款服務,2018年工行手機銀行使用者已突破3億。工商銀行手機銀行提供的“安全衛士”功能,能夠為客戶提供賬戶安全鎖,客戶通過登入手機銀行,可以設定銀行卡的支付區域(包括限制區域),限制支付時間,限制支付金額,為客戶資金安全提供了更加個性化的選擇。

與此同時,其他商業銀行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網際網路+產品,且順應市場變化不斷更新。如“金融雲”、“閃電貸”“大資料”、“流程銀行”、“智慧網點”、“信貸工廠”等一批頗具特色的金融科技創新產品應運而生,充分應用了網路金融及大資料等數字手段,進一步實現了金融服務的普惠。網點智慧化、自助化,無卡取款、掃碼取款、手機PAY等藉助數字技術,實現了無卡交易。商戶二維碼實現了商戶收款、客戶支付數字化,更加便捷。部分商業銀行研發了自有APP,為個人客戶和企業客戶提供“防詐騙”的賬戶識別功能。

三、發展中的問題與不足

儘管中國商業銀行在數字普惠金融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呈現了很多亮點,但是不得不承認仍然存在很多欠缺和不足,亟需得到改進。

(一)宣傳教育傳導不夠。傳統時期的商業銀行對數字普惠宣傳不足,造成福斯對數字普惠金融認識不夠,阻礙了數字普惠金融的推廣與應用。截至目前還有很多人對數字普惠金融認識模糊,應用熱情與參與度不高;部分群體狹隘地把數字普惠金融領域在支付領域的應用,等同於數字普惠金融。數字普惠金融的廣泛性包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普及難度。就商業銀行本身,也存在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員,對普惠金融政策理解不到位,業務不熟的現象,阻礙普惠金融業務發展。部分客戶對商業銀行提供的便捷金融服務存在畏難、排斥情緒,這也與商業銀行宣傳引導存在一定關係。

(二)發展信心不足。信心不足首先表現在支付領域。在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各佔支付領域半壁江山的情況下,面對支付領域銅牆鐵壁,銀行推行的手機PAY和閉環支付方式舉步維艱,很難滲透。在起初的不與微信支付寶合作,堅持自有網銀支付,到不得不與其合作,實際上主動變成了被動,被支付大潮推著向前走。在小微信貸領域,從各家商業銀行完成普惠貸款任務看,也暴露出信心不足的問題;從規模獲客提升小微貸款的發展進度看,推動營銷落地實際完成效果未達到預期,完成目標任務進度慢,未能扭轉貸款下滑趨勢,小微金融業務發展面臨瓶頸。部分商業銀行對發展普惠金融認識模糊,發展決心不夠。實際上,發展普惠金融對於商業銀行來說,既是經營責任,又是普惠金融監管任務和政治任務。目前國家對普惠金融任務完成不達標嚴厲問責和處罰,將對商業銀行的利潤和績效產生很大影響。部分商業銀行沒有真正發展普惠貸款,為了完成任務而發放貸款,沒有做真小微貸款,真做小微貸款。在資源投入上,花費和投入的精力和資源也較為有限。尤其是部分商業銀行片面誇大小微業務風險,為主觀不作為尋找藉口,僅辦理部分低風險普惠貸款金融業務,對風險較高的複雜業務敬而遠之,偏離普惠信貸的本意。

(三)風險控制能力還不夠高。一是對客戶資產資訊把握不準、盡職調查重形式輕實質,對風險把控不嚴。徵信系統不夠健全,對不良率考核嚴格且僵化。二是機構資質受限,專業人員不足。小微客戶經理專業人員缺乏,部分管理人員無信貸資質,不具備小微貸款經營資格,對存量客戶維護能力、新市場拓展能力、競爭能力嚴重不足。三是發展基礎不牢,客戶儲備不足。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的融資需求旺盛與生產經營低迷相矛盾,新增客戶的風險把控難度增加,優質客戶來源渠道匱乏,客戶儲備減少,發展後勁不足;同時,存量信貸客戶有效需求不斷下降,挖潛效果有限。部分銀行存量貸款大幅下降。四是管理基礎薄弱,存量維護壓力大,導致逾期、欠息現象仍頻繁發生,裸貸、多頭融資、過度融資、關聯融資等現象依然存在,不良貸款戶數、餘額、不良率壓力很大。

(四)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更充分,人們利用網際網路數字交易程度更高。而在一些欠發展地區或者一些邊遠城鎮,經濟相對落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相對遲緩,對有卡支付、實物貨幣支付依存度更高。這一方面與經濟發達地區居民的思想認識有很大關係;另一方面,在資源投入上,商業銀行也因考慮到效益因素,在欠發達地區投入的人力資源、費用資源相對較少。

(五)產品和服務適用性有待提升。

1.流程複雜,效率較低。以貸款為例,眾所周知商業銀行貸款額度大,利率遠低於第三方平臺,但是程式十分複雜,需要身份證、結婚證、房產證、工作證明、銀行流水等等一系列材料,一些情況下還需要擔保人擔保、夫妻雙方共同簽字,即使這樣通過率也較低。在這樣的背景下,客戶寧願選擇成本較高,但是幾分鐘就能下款的P2P平臺;銀行方面,放款一萬和放款一百萬的成本相同,這也導致了銀行不願意把精力放在小微客戶身上。部分商業銀行客戶經理職責高度區分,部門之間存在“壁壘牆”,比如: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商用房貸款業務流程須個人客戶經理操作,但多數商業銀行對公信貸經理與個人客戶經理隊伍嚴格區分,普惠、小企業條線部門無法考核管理個人客戶經理隊伍,營銷推動難度較大。

2.產品創新、用新不足。傳統的產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客戶需要,商業銀行體量大,在創新用新方面顯得不夠機動靈活,在小微企業貸款業務類似於政策導向的新型產品“扶貧貸”、“稅務貸”、“科技貸”、“網上小額貸款”等新的產品營銷動力不夠,效果不佳,學新用新動力與創造力匱乏。在營銷方式方法上,與網路第三方平臺的創新高效相比,商業銀行慢人一步,體現出新產品營銷網路不暢,推進缺乏抓手。

四、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普惠受眾率

1.加強廳堂陣地宣傳。在商業銀行主營銷陣地銀行各網點進行數字普惠金融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在提高客戶金融知識水平的同時,也要著重宣傳普惠金融知識,向客戶傳導信用觀念,風險觀念,培養客戶健康的金融理念。可以利用統一定製的宣傳摺頁發放、大堂經理的現場沙龍等形式進行引導和宣講,把宣傳教育與具體業務結合起來;設定普惠金融公眾教育專區,配置專人介紹和營銷普惠金融,把宣傳教育和業務營銷有機結合起來。

2.利用廣告媒體宣傳。可以充分利用銀行內外擺設的智慧宣傳機、LED顯示屏滾動字幕、發光字、自助存取款機頁面廣告等等;在媒體宣傳方面,商業銀行也可以通過新媒體、期刊雜誌、公共區域宣傳廣告、報紙等方式宣傳數字普惠金融的優勢,營造客戶積極使用新金融的氛圍。通過媒體報道,製作數字普惠金融實際運用視訊,讓受眾更加直觀地看到數字普惠帶來的良好體驗。

3.運用自有線上渠道宣傳。利用線上宣傳時效性高、易於年輕客戶群接受的有利條件,商業銀行可以在電子渠道上進行線上宣傳,例如利用手機銀行滾動模組、網上銀行專題模組以及其他線上宣傳口徑。

4.運用業務場景宣傳。在消費貸款領域,可以利用車貸分期、個人現金貸、房屋抵押貸等、定製分期等福斯關心的消費領域進行宣傳推廣;在投資理財領域,運用一元理財、天天理財等取用靈活、收益相比定期可觀的投資領域進行場景營銷宣傳。

(二)健全風控機制,提升風控能力。

2016年11月舉辦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單獨設立了“網際網路+普惠金融”論壇,對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包括風險在內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探討。李欣、馮娟、李敏在《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控制》一文中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可以分為兩類:技術風險和業務風險。並且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中,傳統的金融風險和新興風險並存。在技術風險方面,主要需要加大系統外圍防禦,利用數字證書強化安全控制;在業務風險方面,商業銀行應主要加強外部監督,通過業務流程設計和擴大徵信基礎資料範圍,強化監督防控能力。

商業銀行應該利用大資料加快建成風險控制系統,運用大資料實現有效客戶的篩選。大資料分析則可以部分替代過去由人工來做的盡職調查,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提高信用評估的可能性,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升風控能力。

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當前數字普惠金融主要針對網路支付、網路信貸、網路理財和數字保險等具體業務領域。由於網際網路平臺對客戶准入的門檻低,在普惠信貸業務方面,很多機構不具備真實的貿易背景,不具備應有的還款能力,因此,需要通過客戶畫像和資料分析等手段,審視和篩選合格合規的客戶群,對於有真實具體經營背景、有發展前景和盈利能力的小微企業,要加大扶持力度,確保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對於沒有具體經營專案的企業和個人,要按照風險控制原則避免盲目貸款投放。

貸款風險從源頭抓。具體要做到加強業務培訓,負責放貸業務的客戶經理與主管行長要具備貸款資格,有專業資格和能力;還要持續學習新知識、新業務,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經營環境。信貸管理做到五個“不要”和五個“強化”:信貸管理“五不能”不能怕麻煩,不能想當然,不能靠習慣,不能看感情,不能弄虛作假;強化信貸制度學習,強化信貸業務學習,強化信貸職業道德,強化信貸資格獲取,強化信貸文化傳導。

要運用系統性資料分析,持續跟蹤客戶資金流向。在數字支付領域,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系統實時監測客戶資金流向,是否違規流向房地產領域、流向股市等資本市場領域。通過監測,分析客戶交易動向,把控風險。尤其是小微類貸款。人民銀行要求商業銀行不低於半年對企業發放的貸款做一次貸後核查,傳統銀行不得不採用人工上門核查的方式,進行貸後審查。或者通過外包的方式,做貸後管理,這樣成本極高,而且外包存在一定風險隱患。運用大資料監控能夠設定風險預警,在提升風控能力和效率的同時,降低人工成本。在客戶資訊收集和識別方面,可以使用指紋、遠端視訊驗證、人臉識別等手段使監管更加高效可控。此外,還可以通過建立行內大資料資訊系統,與人民銀行、稅務機構、公積金中心等機構加強合作,互通互助,建立大資料分析系統,構建結構化的資料徵信資料網路,精準有效控制風險。

(三)合理調配資源,區域發展均衡化。

經有關研究發現,越是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速度近來越是在加快。有資料顯示,支付寶2015年移動支付滲透率最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肅等西部地區。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網路資訊中心(CNNIC)資料顯示,截至2016 年6 月,農村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31.7%;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達到10.3 億戶。還有近70%的農村客戶等待開發,客戶群體體量龐大,可見,經濟欠發達、欠發展區域是數字普惠發展的窪地,更具有發展潛力和挖掘空間。商業銀行應該聚焦中西部地區、農村欠發展地區金融服務發展的現狀,適當傾斜資源,抓住有利時機,實現欠發展地區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的“彎道超越”。

(四)運用大資料分析,提高審貸效率

1.商業銀行應加快大資料系統在審貸功能的完善與運用。具體來說,貸前通過內部資料進行客戶資訊的篩選和分析,將篩選分析過的客戶錄入貸中稽核資料來源,當這些有貸款需求的客戶在申請貸款時,大資料就自動分析客戶是否符合貸款條件及貸款額度有多大,進行即時自動稽核。

2.建立健全高效的信貸審查審批機制,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滿意度。在前端,商業銀行可以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實行專業化、標準化、流水線式的金融服務。在中端,探索信貸工廠模式,不斷拓展與第三方大資料徵信公司的合作,把客戶身份真實性認證、黑名單查詢、反欺詐查詢、歷史逾期核查等多維資訊引入零售風控模型,通過構建資訊更全面、更完整的信用風險模型,有效甄別不良客戶,降低信用風險產生的損失。在後端,基於資料探勘和分析技術應用,實現行內外各類資訊的集中整合和共享,做到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處置。另外,通過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及資料來源品質,以及資料來源的連續性,在提高審貸效率的同時,確保信貸資產品質。

(五)重點推動小微金融業務健康發展。

商業銀行要緊跟國家小微金融服務政策,做好多級聯動,以“科技貸”、“稅務貸”、“網上小額貸”等產品為重點,以“圈圈”、“掛鏈”、“結塊”、“聯線”和“搭臺”為突破,將轄內重點產業叢集、園區、供應鏈作為突破物件,重點拓展小微貸款,在堅持抵質押為主的基礎上,結合產業優勢和風險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融資解決方案,同時加大推廣票據業務,推動小微金融業務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圈圈”上,重點圍繞高新技術開發區、產業集聚區等新型經濟圈,加大“科技貸”、方案類等創新產品的營銷和推廣。二在“掛鏈”上,重點圍繞核心企業和重點專案,加大供應鏈業務的拓展;三在“結塊”上,重點圍繞區域重點批發市場,重點發展個人經營性貸款、小微商戶的結塊營銷。四在“聯線”上,充分發揮網路融資產品優勢,通過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發揮網融產品批量化拓戶優勢,快速做大客戶規模。重點推動網上小額貸款白名單,房地產場景營銷。逐支行下發批次清單,責任到支行、明確具體營銷客戶建立、限定時限,真正吸納優質結算貸客戶。五在“搭臺”合作上,加強與農擔聯盟、科技廳、稅務局、地方政府的業務合作,充分利用好納稅信用等級A級客戶及市政府推薦下發的“脫貧攻堅農業龍頭企業”等資源,加大銀政通、科技貸、稅務貸、“扶貧”和固定資產購建貸等創新產品的營銷和推廣。加快扶貧貸款及農信擔保貸款推進。六在“票據業務”上,充分利用先進的結算網路和方便快捷的結算手段,積極推進票據貼現、抵押、票據池質押融資業務,從製造業、建築業、採礦業、批發零售業等行業中篩選重點中小型企業作為營銷重點,實行個性化的營銷策略,落實專人跟蹤、服務營銷,實現票據業務延伸式發展。

(六)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經營能力。

一是加強信貸資質管理,提升業務能力。督促支行管理人員、管戶客戶經理儘快取得貸款資質,把有能力、有素質的人員充實到信貸客戶經理隊伍,通過教育培訓、二是提高人員效能。通過多種方式,比如勞動組合、流程再造等方式方法,提高審貸效率,提高放款效率,提升客戶滿意度。三是強化管理責任,加強風險把控能力。從客戶准入、業務流程等、貸前稽核和貸後管理全面把控業務風險,做安全、高效、穩健的信貸業務。明確前中後臺工作職責,做到各個業務部門,結合工作實際,制訂本條線貸後管理具體工作內容,作為規定動作,以表格形式下發所有支行和網點,由各條線業務部門負責督促落實。四是做好激勵政策引導。通過加大對信貸客戶經理薪酬直通式考核,提高信貸客戶經理整體收入水平,帶動營銷積極性。

(七)強化金融創新,運用金融科技。商業銀行本質是經營風險,數字普惠金融中小微貸款難,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風險不好把控。商業銀行應擁抱大資料和網際網路技術,打造線上資訊系統,完善客戶徵信畫像,建立大資料分析體系,運用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打造智慧零售和智慧服務,優先解決數字普惠金融服務中客戶的痛點和難點。加快金融創新,在符合國家監管制度的前提下,加大產品創新、服務模式創新,業務流程創新,最大限度保障客戶資金安全,提升客戶體驗。

(八)做實細分市場規劃,明確市場方向。

一是善於統籌資源。充分利用好行內、行外兩大渠道搭建的拓戶平臺,藉助下發的獲客資源,做精目標客戶庫,聚焦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農戶經營性貸款以及小額消費貸款,選取客戶數量眾多、具備區域特色、成長性好、風險可控的行業作為目標市場,確保在把控整體風險的基礎上拓展小微金融市場;二是推進資源庫客戶向目標客戶、現實客戶進度,推動營銷落地。通過小微信貸目標客戶營銷圖譜篩選出(不限於名單範圍)小微企業、個人經營性目標客戶相簿的引導,加強企業走訪,搞好銀企對接工作,重點進行調查摸底、分類排隊並建立臺賬,做好企業日誌記錄工作,並及時向中心反饋資訊,共同研究制定個性化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儘快轉化為現實客戶,確保小微服務有效落地。

五、落實幾點原則

(一)落實監管要求,堅守發展底線。

一是清醒認識。統一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必須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認識到小微金融業務是商業銀行經營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只有做好普惠金融,利用數字普惠新機遇轉型發展,才能在實現可持續發展。二是堅守底線。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經營形勢,監管從嚴,從緊,對金融合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比如對客戶身份的識別、落實反洗錢要求、客戶資訊和國家金融資訊保密等等。具體到普惠業務發展上來講,尤其是2018年是監管新要求實施的首年,首要任務是必須堅守完成普惠金融“兩個口徑”監管要求的底線。商業銀行必須實打實投入精力和資源,在重視內部口徑小微客戶的營銷和管理,保證業務平穩增長的同時,防控小微業務的風險,清醒認識、鼓起勇氣面對,在摸爬滾打中、在實踐探索中練就識別風險、掌控風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既要著眼短期指標,更需兼顧長遠發展。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因客而變、因時而變。

(二)建立整體聯動,實現協同發展。

對於數字普惠金融業務而言,它不是單一的一項業務,其涉及小微金融、個人信貸、銀行卡、公司金融以及票據業務等多個專業部門。商業銀行普惠金融部在發展中需要做好組織推動,由普惠金融部牽頭,作為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業務的管理部門,各個成員單位為小微金融中心、個人信貸中心、銀行卡中心、公司金融業務部以及票據業務等涉及監管口徑指標部門,應該服從大局,服從調配,進行統一研究,共同佈局,加快資源儲備,迅速實現投放,既要保持基本面持續向好增長,又要在關鍵時點實現重大進展,真正將數字普惠金融業務發展成為商業銀行新的重要增長點。

(三)加強考核,激發內生動力

2018年4月25日,國務院召開了常務會議,會議提出加強小微企業、“三農”等薄弱環節的普惠金融服務,落實好已經確定的政策,讓企業切實感受到融資成本下降。其中,尤其指出商業銀行加大支援力度,運用專項激勵費用,提高經營部門發展相關業務的積極性。

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和完善獎懲機制,對未完成普惠金融增量計劃的支行,按未完成額的一定比例,扣減考核利潤,建立一種正面有獎勵,反面有處罰的考核機制。對新增小微貸款實施績效激勵,鼓勵普惠貸款的發放。同時,對存量業務續貸也進行績效激勵。對於普惠金融貸款業務,不能只重新增不重存量維護,貸款發放以後,應該建立對支行普惠金融業務發展情況與行長及分管行長的績效考核掛鉤,切實激發發展內生動力。

總而言之,商業銀行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推動自身改革的必經之路。儘管在發展道路上還存在諸多困難,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在大幅降低商業銀行經營成本的同時,也為其輕量化、高效化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應對網際網路金融帶來的激烈競爭中,增加了商業銀行競爭的籌碼。

參考文獻:

[1]張葉霞、高麗秀、王迪楓.2016數字普惠金融白皮書.盈燦諮詢,網貸之家,第一財經陸家嘴,2016.10.

[2]呂家進.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實踐與思考.2016.06.

[3]中國總會計師刊.數字技術下的普惠金融-前景與挑戰.2017.06總第167期.

[4]李欣,馮娟,李敏.網際網路金融風險控制[J].市場週刊(理論研究),2015.07

[5]焦瑾璞、孫天琦、黃亭亭、汪天都.數字貨幣與普惠金融發展.2015年第7期.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當行業井噴遇上資本沉浮,跨境電商的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