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支援 | 勾股大資料
科技正在淘汰傳統行業的所有競爭優勢,這次的“倒黴鬼”是零售證券經紀業務行業。
所謂的證券經紀業務,就是接受客戶委託,按照客戶要求,代理客戶買賣證券,從中收取佣金。
10月1日盤前,Charles Schwab嘉信理財(SCHW.US)釋出公告稱,將取消所有移動和網路交易渠道在美國或加拿大交易所上市的股票、ETF和期權的佣金。之後TD Ameritrade亞美利交易,E*TRADE Financial億創理財(ETFC.US)和Fidelity Investments富達投資也紛紛加入戰局。
零用金時代的到來,美國散戶們在笑,經紀商們卻在哭。
美國證券經濟業務的三大公司經歷了斷崖式暴跌。從10月1日開始,Charles Schwab嘉信理財累積下跌了15%;TD Ameritrade暴跌28.8%;E*TRADE也下挫了15.22%。
可能人們都無法理解,為什麼經紀商們砍掉自己毫無風險的掙錢業務,真的是因為嘉信理財創始人所說的:從第一天開始,我的熱情就是讓投資更容易,每個人都負擔得起嗎?
與其說嘉信是為了公司願景,還不如說他們被迫而為之。因為他們再也無法忽視矽谷裡一家年輕創業公司的存在,他的名字叫Robinhood(中文名:羅賓漢)。沒錯,就是那個劫富濟貧,鋤強扶弱的大英雄名字。
1
經紀業務的前世今生
作為千禧一代,我們對傳統證券交易所的印象全部都停留在電影。在交易大廳裡,熙熙攘攘,白紙滿天飛,穿著不同顏色馬甲的人抓住電話,同時比劃著數字。
(“紅馬甲”時代的港交所交易大廳)
要明白美國券商們為什麼可以狠心砍掉佣金,首先要搞清楚他們為什麼能收這麼高的佣金。
在那個遠古的時代,證券的交易方式主要是Floor Trading。證券的買賣和成交都在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廳(Trading Floor),投資者訂單由電話或者電腦轉達到交易大廳的工作臺,然後跑單員(Runer)將指令記錄到白紙裡,人工傳達到處於交易池(Trading Pit)裡的場內經紀人(Floor Brokers)手中。
處於交易池的場內經紀人通過喊價或者手勢撮合每筆交易,成交後雙方將證券程式碼,價格,數量記錄在白紙上(Paper Tickets)由跑單員交給交易所和清算公司處理。
(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
並不是所有的經紀人都能呆在交易池裡,為了維持“席位”,經紀人需要繳納大概2萬美元一年的會員費,隨著交易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經紀人和交易員來撮合交易,人力成本很高。 高昂的成本迫使經紀人收取更高的佣金。
就像整個網際網路時代是一個數字化程序。證券交易也被數字化,1971年成立的納斯達克交易所(NASDAQ)就已經實現完全電子化,電腦自動撮合買賣雙方。
這些自動化系統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交易執行速度,並創造了一個不易被操縱的環境,經紀人的作用已經被邊緣化,機構投資的交易佣金從2000年以來就開始大幅降低。
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是,零售業務經紀們都延續著他們的收費方式,但散戶們仍然支付著遠古時代的佣金費用。
嘉信理財創始人所說的讓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交易只是空話,Charles Schwab買賣交易各收取4.95美元, TD Ameritrade和E*TRADE 都是6.95美元。
打個比喻,我買一股阿里巴巴股票(在美股可以只買一股,而沒有規定一手),成本是166美元,買的時候要給經紀支付7美元,賣的時候也要支付7美元,所以阿里股價要漲8.4%才能達到盈虧平衡。對我們資金量少的散戶來說,賺個錢真的太難了。
如果我們搞懂了美國經紀業務這段歷史,那麼Robinhood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零佣金的時代到來也不令人驚訝。
2
零佣金之戰誰得益
年僅30歲出頭的Vlad Tenev和 Buiju Bhatt於2013年創立股票交易應用程式Robinhood,主打零佣金。僅僅用了5年時間,使用者已經高達600萬,在最近的一輪融資中,Robinhood估值達到76億美元。
和其他一級市場獨角獸一樣,Robinhood同樣利用閃電式擴張,優先考慮速度而非效率,通過燒錢積累大量使用者,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然後再改進商業模式。
不靠佣金,所以Robinhood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1、對使用者存在Robinhood的錢收取利息;
2、2016年9月推出的Robinhood Gold,使用者每個月訂閱付費,按照金額的高低可以得到相應的槓桿交易服務,還有其他增值服務比如盤前盤後交易等。(不得不說SaaS把訂閱模式帶火之後,不管什麼行業都往這種訂閱服務型別的商業模式靠攏)
3、有媒體稱Robinhood把客戶的交易請求賣給高頻交易公司掙錢,他們稱之為“賣訂單流”。
如果亞馬遜是零售界的老流氓,那Robinhood就是經紀界的流氓。因為公司根本不考慮掙取利潤,做到儘可能低的價格來吸引使用者:
比如,Robinhood在引入虛擬貨幣交易的時候,就沒有想過利用這項業務牟利,達到盈虧平衡即可。
華爾街傳統經紀商慌了,如果所有的千禧一代都被Robinhood圈走了怎麼辦,以後他們可是會掌握大部分財富的呀。為了保住客戶,我們也犧牲一些收入和利潤吧。
所以我們看到經紀商們紛紛提出零佣金政策。
零佣金對傳統經紀業務有何影響?因為他們大部分收入已經轉移到財富管理上,影響其實只不過是部分營收和利潤的減少。Bank of America估計:
TD Ameritrade 28%的收入來自佣金,所以股價累積跌了28%;E*TRADE 17%的收入來自於佣金,所以股價跌了15%;Charles Schwab只有8%的收入來自佣金,股價跌了12%左右。可以說影響已經反應在股價上,傳統券商只是吐出了本來已經不屬於他們的利潤而已。
大打價格戰,Robinhood日子也不好過。前面已經提過Robinhood是依靠零佣金快速吸引使用者,價格優勢不存在之後,Robinhood的競爭優勢可能就剩下更簡潔的移動端UI了。一旦使用者增長放緩,公司未來融資和IPO之路也不好走了。
最後發現,Robinhood和華爾街兩敗俱傷,最大的得益者竟然是美國廣大的散戶們。
3
國外已經實現零用金了,國內還遠嗎?
可以說短期內國內零佣金可能性較少。第一,國內股票交易佣金已經較低,得益於較早使用自動化交易系統;第二,經濟佣金仍然是國內券商主要來源之一,2019年上半年資料,經紀業務收入佔比24.8%;第三,國內券商牌照獲取困難,流量巨大的網際網路公司沒辦法取到牌照,從而實現零佣金。
隨著網際網路應用的普及,券商開展網上業務也是發展的必然趨勢。網際網路化之後,經紀業務的邊際成本可以接近零,零佣金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其實網際網路券商概念很早就在國內興起,同花順,東方財富和大智慧都是以提供金融諮詢起家,積累了大量股民流量。在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各自走出了不一樣的商業化道路,同花順將流量通過買金融資料付費變現,東方財富則通過2016年收購同信證券,成為第一家獲得A股券商牌照的網際網路公司。
中國結算統計的資料顯示,截至3月末,滬深兩市投資者數量為1.51億,首次突破1.5億。而國內券商競爭也日漸激烈。根據Wind的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底,國內券商公司家數達到131家。
151家券商來瓜分1.5億的股民,面對激烈的競爭,券商以後的經營模式要怎麼轉變才能適應未來的零用金時代?
1、國內散戶屬性決定了開戶者更加關注佣金率,能提供低佣金率的券商會更具競爭力。
目前國內金融投資者以資金量較少的散戶為主。在自然人投資者中,50萬市值以下的賬戶數佔總賬戶數的97%以上,50萬市值以上的高淨值客戶數量僅佔3%。
什麼樣的券商能提供低佣金率呢?
答案是獲客從線下轉到線上,從網際網路上獲取的流量轉化成交易使用者。國內目前流量最高的證券類App是同花順和東方財富。根據Wind資料顯示,截至9月份,同花順App月活數3362萬,東方財富App也達到了1177萬。
作為唯一擁有券商牌照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東方財富在這方面具有優勢,因為流量都是早期沉澱下來,獲取的成本很便宜。
傳統券商由於營業部數量眾多,原有營業部的轉型有難度,只能通過跟網際網路公司合作獲取流量,但這樣偷來的流量跟東方財富的流量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2、必須重視千禧一代使用者的獲取
從另一個方面看,千禧一代將逐漸成為未來財富擁有者,根據Cb Insights的資料顯示,千禧一代到2030年將擁有20萬億美元的財富,是2018年的4.4倍。
資料寶與騰訊證券聯合調查資料顯示,A股股民主要集中在30歲至50歲之間,這一年齡段股民佔比超過60%。年輕一代股民方面,95後股民已經進入股市。
年輕人選擇金融服務的因素是什麼?根據Cb Insights的報告,二個趨勢分別是:
1、對於金融機構,線下逐漸被拋棄,92%的千禧一代選擇網際網路服務,79%選擇移動移動APP服務
這表明,如果沒有一個顛覆性的產品出來之前,早期進入移動領域的同花順和東方財富仍然具有優勢。傳統券商必須提高起App可用性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使用者,傳統券商月活最高的是華泰證券,大概600萬左右。
2、73%的千禧一代表示,他們對Google,亞馬遜或蘋果這樣的科技公司提供的新金融服務會比其全國性銀行更興奮。
在國內,對標的就是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螞蟻金服。但他們金融業務都沒有取得證券經紀牌照。能獲得騰訊和阿里背書的公司也許會更受歡迎。在香港上市的中金公司同時獲得阿里和騰訊投資,而華泰證券也獲得阿里的投資,值得關注。
4
結語
目前國內整個券商估值PE(TTM)為38.6x,同花順PE(TTM)為74x,東方財富PE(TTM)=78.3。
面對未來可能來臨的零佣金時代,擁有巨大流量的網際網路券商仍然最具有優勢。 雖然同花順和東方財富估值如此高,但我也不覺得貴。
對於傳統券商,唯一優勢是證券經紀牌照。所以他們首要祈禱騰訊,阿里等巨頭未來依然拿不到牌照,然後提高APP的客戶體驗,再跟網際網路巨頭合作獲取流量,才能避免成為那個“倒黴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