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性是入局保健品市場的成功保障
2015年6月30日,深圳有棵樹近日宣佈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為4億元人民幣,此輪融資後,有棵樹估值16億元。此輪融資由湯臣倍健和建研集團領投。湯臣倍健以自有資金1.6億元認購有棵樹10%的股權,建研集團以自有資金1.6億元認購有棵樹10%的股權。有棵樹是國內跨境電商領域的知名公司,員工總數超過500人,擁有大資料雲端計算及物聯網技術紮實的基礎,旗下分四大業務板塊,即跨境電商出口業務,海豚供應鏈(跨境電商進口業務),維康氏(保稅進口實體店及跨境電商進口體驗店),無人機航模機器人零配件業務。
近年來,電商價格戰愈演愈烈,從來不曾停息。而用“過火”這個詞來形容今年的進口跨境電商十分貼切,在接連不斷的價格戰面前,任何詞語都顯得蒼白。
現在行業大格局已定,但仍有不少中小玩家競相入局,阿里、京東等平臺巨頭以及蜜芽寶貝等垂直網站試圖通過不間斷的價格戰將潛在的對手提前逐出局,也有人開始思謀新的出路。
進口跨境電商的興起和海外代購的出現密不可分,或者說前者是後者的升級版,國家關於跨境電商的政策出臺後,開啟了跨境電商的時代魔盒,同時倒逼代購時代走向終結。
在代購時代,母嬰產品、化妝品、保健品的火熱程度無出其右,進入進口跨境電商時代後,母嬰產品、化妝品仍是“時代寵兒”,洋碼頭、唯品會等只算是業界的佼佼者而已,而保健品卻成了“棄子”,專注於進口保健品的平臺是鳳毛麟角了。
但實際上,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使國內漸起一陣“養生風”,中國人的健康思維模式漸由“已病才就醫”,轉變為“未病先預防”和“治未病”,老齡化的加劇無疑又為這道風潮“推波助瀾”。
資料顯示,亞太地區是全球營養保健品的最大市場,其中中國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最大,作為抗生素使用大國的中國,國家衛生部計劃在5年內將抗生素的使用率從96%降到3%,國資委也釋出了保健產業藍皮書,政策扶植的力度愈發增大。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以保健品為基礎的大健康產業呼之欲出了。
國內不給力機遇留給了跨境電商?
實際情況是,目前國內保健品市場的發展狀況並不盡人意,像美國健康服務業在其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超過17%,其他OECD國家也在10%左右,比較而言,中國保健品產業的存在感就比較低了。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國內保健品品牌較少,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像美國一些知名保健品公司的產品種類數以千計,而國內一些所謂的保健品“巨頭”,所擁有產品的數量也有限。
以保健功能已經廣為接受的魚油為例,在美國市場,僅魚油膠丸的品牌就上百,而在中國,僅有少量企業擁有魚油產品,其中部分還是進口品牌。但在淘寶上搜索“魚油代購”關鍵詞,卻可以檢索到近萬條產品資訊。這說明中國的保健品市場缺口很大。
其次是國內食品安全的現狀使消費者對國內保健品的產品品質不信任。相對起發達國家,中國保健品行業標準較低,審批相對寬鬆,缺乏嚴謹的生產品質控制體系。較低的門檻導致大量非專業企業湧入。加劇國內保健品研發、品質控制和產品品質保障欠佳。
然後是過分的廣告營銷加劇了這種不信任,甚至產生反感情緒。部分廠家過分重視廣告和營銷策略,忽視產品自身的提升,為了短期利益甚至誇大產品功效,使保健品甚至整個行業在消費者心中產生了不好的形象,在個別消費者心中,保健品甚至被貼上了“騙人的”的標籤。
用“亂象”來形容國內保健品行業現狀不為過,面對日漸壯大的需求群體,二者的矛盾不可調和起來。和母嬰產品一樣,歐美國家在保健品品質監管方面更嚴厲,而且品種更多,價格更實惠,倒逼國內消費者向國外產品求助。
專業性要求高入局需謹慎
顯而易見,母嬰產品及其周邊的保健品產業是個巨大的市場,國內現狀“不靠譜”的倒逼,促使消費者的消費傾向向海外知名品牌靠攏。商機被敏銳地把握,閃購模式在業內迅速拓展,母嬰產品成了競相爭奪的熱土,但是,這些都還不夠。
閃購的銷售模式並不能滿足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同時,競相湧入的淘金者再次將假貨陰影籠罩在海淘類產品上,時效也是個大問題,動則兩個月的等候期,迫使一些沒有耐心的消費者另尋蹊徑,隔三差五的缺貨斷貨也很難形成穩定的客戶群體。
和母嬰產品一樣,進口保健品也是要依靠口碑營銷的,甚至是更加依託口碑,對於之前被“忽悠”慣了的消費者來說,一個可靠的保健品品牌是何等難得。相對起母嬰產品,目前還沒有哪款進口保健品在國內消費者心中樹立起類似花王紙尿褲般的口碑,當某個品牌的形象在消費者心中被樹立之時,就是行業格局固化之日。
可以這樣說,進口保健品行業是得口碑者得天下,那麼問題來了,口碑要如何建立起來呢?
和母嬰產品相比,保健品品牌的口碑要更難建立一些,除了母嬰產品所面臨的正品保證、時效、穩定性等方方面面的要求外,它還要突出專業性,或許是被“忽悠”怕了,保健品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不再一股腦地跟風消費。
一位保健品消費者這樣表達了自己的理念,“我需要有專業的人給我指導,我願意在指導下購買,但不能是簡單地推銷。”這或許是所有理性的保健品消費者共同的心聲,但現階段,國內進口跨境電商的痛點就在於專業性。
專業性的事情需要專業的人才,在美國、日本及西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營養師作為一種職業已經被福斯普遍接受,人們更加註重在日常生活中的調養和護理,不僅僅是“有病才求醫”,在求醫之前,人們也習慣性地徵求下營養師的意見,對保健品的使用也是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
而在中國,營養師作為一項正式的職業還只是從2005年才開始的事情,2005年第3季度,國家人社部將公共營養師確定為新職業,並通過考試進行人才篩選,公共營養師持證上崗。
儘管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國內營養師行業的現狀仍不樂觀,原因如下:首先中中國人在傳統意識中將營養師和醫生混為一團,或者認為醫生靠譜營養師不靠譜;其次,傳統醫學和營養學之間存在一定的衝突,不少科班出身的醫生也認為營養師“不靠譜”,並向福斯擴散。
國家高階營養師、國際註冊二級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深圳市營養師協會發起人之一尹傳浩認為,營養師和醫師是互補的關係,就像中藥和西藥,一個重調養,一個重療效,誇張點說,一個治本,一個治標。
“營養師本身是一個十分尷尬的職業,入行要考證,卻面臨著不被認可的風險,使不少人不願意從事這個職業,或者考了證之後又轉行。由此一來,一方面導致營養師的市場缺口很大,另一方面又缺少專業的營養師。”據他了解,深圳市目前專業從事營養師職業的人不超過300人。
正是受制於專業性的束縛,目前國內跨境電商真正涉足保健品領域的極少,很少有人將進口保健品當做主業,涉足者也只是將保健品當做一種行業附加品來經營。
最近也有人在探索,有棵樹旗下的維康氏就是一家專業從事進口保健品銷售的跨境電商,和傳統模式不同的是,維康氏將著力點放在打造營養師的品牌上,重金收羅稀缺的營養師資源,依託大資料作支撐,打造自身專業品牌。
正如有棵樹總經理、維康氏CEO李鵬所認為的,多項利好的出臺,使跨境電商行業短期裡從藍變紅,在整個大紅海中,仍然零星分佈著藍色區域,進口保健品領域就是為數不多的藍色樂土之一,但它看似門檻很低,但最終能活下來的一定是少數。
誠然,在保健品這個對專業性要求極為突出的領域,除了要解決跨境電商傳統的品質、時效及穩定性等痛點外,更應該著重打造在專業性方面的建樹,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