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人已經發現,美的集團和它的最大競爭對手格力電器剛好相反,沒有明顯的短板,也沒有明顯的優勢。
2019年8月30日,美的集團(SZ000333)釋出2019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537.70億元,同比增長7.8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1.87億元,同比增長17.39%。
至上個交易日(10月21日),美的集團股價今年以來已上漲超過48%,是家電股漲幅較為靠前的企業。
兩組資料共同表明美的集團是一家優秀企業。
但是,如果我問美的集團什麼產品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的答案是什麼?
我猜想,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
美的是一家多元化佈局的家電企業,除了電視其他家電產品全線覆蓋。但是你會發現,空調它幹不過格力,冰箱、洗衣機它幹不過海爾,廚電(煙灶消)它幹不過方太、老闆、華帝。所以,有人把美的比喻成這樣一個學生:他每門功課成績都靠前,但每門功課都不突出。
這當然既是美的的優勢,也是美的的劣勢。格力雖然空調出色,但只有空調出色;海爾雖然冰箱、洗衣機做得很好,但空調和格力、美的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所以,想給美的集團貼一個恰如其分表現其特性的標籤,並不容易。
我再打個比方,說到華為,我們會毫不猶豫說它是一家科技公司;說到小米,我們會毫不猶豫說它是一家網際網路營銷公司;說到美的,我們常常不知道該用什麼概念定位這家企業。媒體常用的說法是白電巨頭,但這並不是美的想要的。
2018年伊始,美的把集團定位表述為“全球經營的科技集團”,顯然,在美的的意識裡,白電只是旗下產業的一部分,不足以涵蓋企業的全部。事實上,美的很不希望大家繼續把它視為一家家電企業。
但是,如果把美的表述為一家科技集團,你發現也不大合乎情理,除了近年來研發投入一直增長,甚至最近三年已穩居中國家電行業第一,但重大創新成果是什麼?沒有。因此,所謂“科技集團”,其實只是目標,而非現實。
止於目前,美的產品仍未走出追隨期,以及微創新期。
由此可見,給美的集團貼一個精準的標籤並不容易。
1、沒有特點可能是美的最大特點賓士的特點是駕駛的樂趣,BMW的特點是乘坐的樂趣,富豪的特點是安全,凌志給自己的定位是:上述優勢我統統都有。
結果,在很長時期內,凌志被批是最沒有優勢的豪華車。
類似凌志一幕,似乎也發生在美的頭上。很多人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彙形容他眼中的美的。
華為的特點是技術含量高,小米的特點是價效比高;想買技術含量高的,你可以選擇華為;想買便宜實惠的,你大可選擇小米。那麼,什麼樣的使用者適合選擇美的呢?
這真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
如果我是一個高階消費者,我選擇美的就有點勉強,因為在我眼裡美的品牌力偏弱;如果我是一個技術控,我購買美的的理由也不那麼充分,美的產品沒有給我留下技術含量高的印象;如果我是一個購買力不高的年輕消費者,那麼我是不是必須選擇美的呢?當然不,因為小米、奧克斯更便宜。
當然,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美的的使用者群恰恰覆蓋了上述所有人,因為它的品牌指向性與產品定位都不甚清晰,這讓它在每個購買力階層都擁有消費者。
的確,美的集團曾經以“國民家電”自居。
一位已從美的集團離職的高管曾經這樣評價美的:“一個巨嬰”。
客觀而言,很多人對美的產品的看法尚停留在四年前。事實上,近年來美的產品有較大變化,集團管理層不斷灌輸“精品”觀念,對下面產業板塊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但是你沒有理由責備公眾,畢竟對品質追求沒那麼高的時代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改變起來需要較長時間。好比格力電器說自己已經成為一家多元化發展的產業集團,但很多人仍然認為格力是一家空調企業,是一樣的。
說到美的空調與競爭對手的差距,2018年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說:“差距主要在口碑上”。等於佐證了我上面的說法。
一個人如果什麼都不想失去什麼都想得到,就容易變成一個四平八穩的人,經營企業也是這樣。
我舉一個美的推廣高階品牌COLMO的例子。日前,美的集團管理層在接受機構調研時透露,COLMO上市半年“銷售規模達到百萬級,收入貢獻不大”,這裡的“百萬級”是百萬元級還是百萬臺級?我估計是百萬元級而非百萬臺級,否則他不會再接一句“收入貢獻不大”。
作為一個超高階定位的產品,上市半年才銷售百萬元級,的確不大,甚至有令人羞愧。須知,COLMO對標的卡薩帝,2018年銷售收入就已超過100億元。當然,你可以說COLMO誕生尚晚,成長需要時間。
COLMO的問題在哪裡呢?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COLMO走的是純情懷路線,比如選擇在歐洲最高峰勃朗峰釋出品牌,願景定位於“以非凡科技締造極致生活體驗”,等等,但是不少人看過或體驗過產品之後,大多認為產品力不足以支撐這樣的品牌定位。
須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款高階產品是用情懷塑造出來的,用什麼塑造呢?當然是絕對領先的技術,美的目前的技術水準難以支撐這樣的品牌。
美的集團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它既沒有明顯的短板,也沒有明顯的優勢,企業個性與其對手格力剛好相反。
2、白電產品不可能有大的突破空間近年來,美的集團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認為這是受到華為啟發的結果。正因如此,2018年美的集團將企業定位確定為科技集團。
目前,美的集團已形成“兩層四級”研發架構,在集團層面設中央研究院,開展顛覆性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及共性技術、未來技術研究;下面事業部層面負責個性化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
依據美的集團表述,2018年研發投入100億元,2019年研發投入可能超過120億元,已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研發投入最大的企業。
我認為,這和美的所處的行業有關。白電產品大多屬於功能性產品,比如,空調是用來調節氣溫的,冰箱是用來保鮮的,洗衣機是用來洗衣服的,只要能實現這個功能就可以了,產品工作原理層面很難發生重大創新,也沒必要。
因此,如果美的研發始終圍繞家電層面進行,永遠也不可能有重大突破。怎麼辦?必須在觀念上撕掉“我是一家家電企業”,將研發思維向全新的陌生領域延伸。
這對美的來說可能有點困難。目前,美的企業戰略表現出對短期利益渴望強烈,管理層“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還是略顯不足。比如,2018年以來,美的用華凌打奧克斯,用布穀打小米、小熊,用COLMO打卡薩帝,凡此種種都給人留下患得患失、全線防禦的印象。
一個企業太在乎競爭對手,其實是這個企業戰略不自信的表現。
在這方面,美的不如海爾。我舉一個例子:不管外界如何評價,海爾多年來始終堅持在海外市場推廣自主品牌,須知,自主品牌戰略在前期是要付出很高代價的,沒有勇氣很難做到。
據海爾集團Quattroporte周雲傑透露:中國家電製造量大概佔全球40%以上,但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擁有率不到2.9%,而這2.9%裡面約90%打的海爾的商標。
如果上述資料屬實,你可以想象到美的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地位是什麼樣子。
我再舉一個看似不相關的例子。在談到華為成功祕訣時,任正非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華為堅持只對通訊領域一個“垛口”發起衝鋒。你看,不管當年網際網路“風口論”如何盛行,華為的發展戰略始終不為所動,任正非從來不說“變是唯一不變的真理”。
我此前曾撰文預測,當美的年研發投入達到30億美元時,它有可能實現重大技術突破,這個時間點最早有可能發生在2022年。現在我要做出補充說明:美的重大技術的突破點,肯定不在既有的家電產品上,在哪裡?在全新的產品品類上。
3、美的最大優勢是公司治理結構這麼說來似乎美的集團沒有明顯優勢,錯,美的擁有明顯的公司治理結構優勢。
事實上,這也是大多數投資者看好美的的依據。
如果將方洪波領導的美的,與董明珠領導的格力進行對比,你會發現二者有一個顯著的不同:方洪波領導下的美的集團,大多數投資是有邏輯可循的,而董明珠領導的格力電器,投資決策往往東一榔頭西一斧子,沒什麼章法。
我舉一個例子,去年以來,不少投資者對庫卡業績表現不滿,事實上,美的收購庫卡基於一個基本判斷:中國勞動力成本越來越多,產品標準化要求越來越高,機器取代人是大勢所趨。這意味著,庫卡一定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反觀董明珠做手機的決策,明顯經不起推敲。
當然,美的還有一個格力不可能具備的優勢,那就是方洪波比董明珠年輕14歲,至少在未來10年之內,美的不用擔心領導人更迭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
在中國,企業領導人更替最容易發生的變化,就是企業戰略發生斷層,從而將企業置於不確定性之中。
和董明珠高調張揚、乾綱獨斷的作風相比,方洪波留給外界的印象是低調內斂、儒雅謙和。一位美的集團高層曾對我講,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管董明珠怎麼抨擊美的,方洪波都要求美的集團高層不得與其發生正面衝突,他的態度是:“唾面自乾”。不過,該高層也承認,美的是格力空調高定價的受益者。
領導人個人風格固然對企業形成影響,但對企業影響最大的還是制度的設計。
在美的,你很難想象方洪波決定做電視或手機會被董事會通過。
我經常想,一個人必須有畏懼心,一定要從內心認為自己並不是什麼事都能做。用孔子的話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有畏懼心,他會自覺約束自己的言行,“人定勝天”的思想最終帶來的都是大錯誤。
良好的制度設計,會對管理層帶有個人色彩的決策形成自動過濾,讓錯誤決策通過的機率很小,企業的風險亦隨之降低。
雖然現階段方洪波的經營智慧尚不可與任正非同日而語,但美的犯大錯誤的概率遠低於格力卻也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