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怎麼才能買入資產,實現複利投資呢?

很多人一想到投資,都習慣開始想:買房?買股票?炒期貨?

錯!

買什麼不重要,確定賺錢很重要。尤其要記得一點,財產並不一定是資產,有可能是負債。

資產的含義:不斷給你錢花的,或者你確定能有大成長空間的東西,才叫資產。

注意三點:

第一,“確定會增值”是關鍵。不確定的都不能算做是資產。

第二,資產要能帶來正向的現金流。如果你認為確定會有大增值的東西,但目前還是現金流出的,那你就要對它及時改造,找到現金流出的關鍵原因,讓它儘快產生正向現金流;

第三,資產不一定是有形的財產,無形資產的能量可能會更大。

比如麥當勞,它真正厲害的並不是做漢堡包,而是創造了一套特許加盟系統。它憑著這套系統槓桿了投資人的錢,資源和時間。目前它已經在全世界運作了36000多店。

這個資產哪來的呢?從創始人的一個想法開始的,頭腦是人最大的資產。

哪怕你現在一無所有都沒關係,當你理解了如何建立資產,有很多金錢都將會為你所用。

資產和錢的關係就好比“造血功能”和“血”的關係。有造血功能就會有血,而失去造血功能靠輸血過日子,是活不了多久的。

財務世界裡,既可以由窮致富,也可以從富返貧。

下面是我一個朋友的故事:

她不甘心做一輩子家庭主婦,不喜歡每次伸手向老公要錢花的感覺,一直渴望能做點事情。儘管先生很愛她。

她問我,如果要創業,能不能給點意見。

我向她詳細解讀了“資產”的概念。並建議她,如果要開店,要先找到讓員工成為資產的辦法,才能把每家店做成資產。

麥當勞為什麼連鎖,就是因為店店賺錢。要想辦法讓店裡的人都成資產,靠自己在店裡拼命是沒有用的。

這些概念讓她茅塞頓開。常年幫先生選衣服,所以她非常懂得什麼樣的貨是太太們喜歡的,哪些地方是太太們喜歡去的。經過一番考察以後,跟老公借了一筆錢創業,專案是做男裝。

創業的路一開始挺難走的。但只要一閒下來,她就喜歡去琢磨怎麼讓員工成為資產。

資產只是一個概念,但是當你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就會從各個角度去思考它,會想出很多建立資產的方法。這叫心有所向,法有千種。

在做到第三家店賺錢以後,她已經琢磨出一整套非常有效的模式。後來她還了老公的錢,還開了十幾間店。

因為每間店都有人打理,這些店和員工都成了她的資產,為她賺錢。她徹底閒下來,到處喝茶聊天,尋找其他的資產。

她高興的跟我說:“資產的概念太好了,這個概念讓我每天都在思考,怎麼把員工和店培育成資產。現在好了,這些店都是我的資產,每天睡覺的時候,都有人在幫我賺錢,實在很爽。”

她的下一個目標是,把兒子培育成資產。身邊有很多女人都很羨慕她,羨慕的不僅是她能賺錢,還羨慕她的自信與自在。

個人努力的作用非常有限,尤其是女人,外在力量比男性要弱,所以更不能拼力氣,而是靠資產靠腦子。

本書會一步步揭示,如何能夠建立資產。但在聊建立資產之前,要先聊負債的問題。擁有負債是很多人無法建立資產的主要原因。

負債的定義:那些不停消耗錢的“人或財產”;那些花了你很多錢,又不確定是升值還是貶值的財產,都要被列為負債。

不僅是財產,人也有資產和負債的屬性,如果身邊重要的人是負債,消耗速度比財產更快。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香港歌壇有個很著名的歌星:鍾鎮濤先生,那個時候他就有上億身家。那時候的1億,估計比現在30億都值錢。

可惜他找了個負債的老婆,花錢不眨眼。濤哥雖有億萬身家,但也沒堅持幾年就破產了。

現在有錢並不代表永遠有錢。錢是流動的,從100萬賺到1個億可能要努力十年,但1個億到破產一般不超過2年。

你除了要把財產變成資產,還要保證把親近之人培育成資產,因為負債是被同意出來的。

就像上面這個故事,老婆花錢的速度也是他同意出來的,至少代表他溝通不了。

把錢投到消耗的地方,同意了第一次,往往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負債思維是一個人的最大的負債源。這個世界雖不公平,但負債面前卻人人平等。

下面案例中這個哥們也曾經有錢過,但他的負債思維把他的錢都消耗光了。

剛到成都時認識了一個哥們,他們公司看起來小有規模。業務團隊有七八十號人,公司在市中心有六百多平方,裝修也漂亮。看到這樣的規模,都會以為老闆挺有實力。

他知道我研究商業模式,就專門來找我,探索下企業怎麼創新才會有更大的發展。

在了解他們的整個業務系統、管理系統以及對未來的打算以後,我驚訝的發現,這家公司完全靠他自己在養,業務主要是靠幾個股東在做。

大部分公司的業務員因為都是新手,很難做得到業務。分配模式也很落後,所以人員流動率非常高。

他非常堅信努力會成功。

我簡明扼要的告訴他:你的商業模式問題大,產品線也看不出競爭力。公司倒閉只是時間問題,壓力大過頭了還會得病。壓縮成本,或者關門重新找機會是最好的選擇。

他回答說:那不可能。別人也那麼幹的,挺過去就好了。

一年後,我聽說他的公司還是關門了。

為什麼說他是負債思維呢?

這種思維很有代表性,習慣講“不得不”。

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有“不得不”的感覺?

事情沒有把控權,甚至已經失控了;對結果無能為力,不得不更努力的付出和增加投入,以期望奇蹟發生。

人間又不是天堂,哪來的那麼多奇蹟!人生需要的是遊刃有餘,處處“不得不”最後只能死路一條。

巴菲特的高參芒格先生有一句話很經典:我們很謹慎的買入嚴重被低估的資產,所以我們很少有“不得不”的艱難選擇,我們的交易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人在不得不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是檢討和找路,而不是走老路。老路行得通,是不會陷入“不得不”的。“不得不”會讓你變得麻木,慢慢把你的錢耗光。

再分享一種負債思維:“盲忙茫”。

第一個是盲目,第二個是忙碌,第三指的是茫然。

如果你在選擇的時候很盲目,慢慢就會變得很忙碌,等累不動了,就會變得茫然。

忙字怎麼寫?心亡為忙,一個人心都死了,靈感都沒有了,忙來忙去自然就沒有什麼效果,最後就茫然了。

每天瞎忙沒有產出的故事就太多了,就不一一舉例了。

這是兩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負債思維,它們最終會讓人負債越來越多,越來越窮。

我另外寫了一本書叫《get 幸福》,裡面詳細分析了一個人要如何去化解負債性的思維,如果你覺得重要,可以去看看,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化解負債思維既是對口袋裡的錢負責,也是對自己,對家人負責。

1、 你們家有哪些資產呢?這些資產當初是如何建立的?它為你們家創造了哪些價值?創立這些資產的方式還能繼續使用嗎?

2、 你們家有錯過什麼資產嗎?當初是因為什麼而錯過的呢?下次如果還有機會放在眼前,能抓得住嗎?

3、 你們家有誰可能成為負債嗎?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把他轉化為資產呢?

4、 你們家有負債嗎?哪些是負債?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會對你們家產生什麼影響呢?

5、 這些負債是如何形成的呢?你們現在會如何處理呢?為什麼?

6、 如果孩子長大之後需要面臨這些負債,他會如何處理?為什麼?

父母在討論問題時,要對孩子坦誠。上面這些問題可以在孩子成長的不同時期反覆討論,這會幫助孩子理解生活,理解父母,跟父母成為一體而不是對立狀態。

下一章 :第一節——財富戰略圖

下面開始解讀《財富戰略圖》,從這個部分開始,我們具體來聊聊,該怎麼建資產。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又一飲料巨頭倒下:創始人失聯企業“垮臺”,兒子近2億豪宅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