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融資難。很多基金辦不下去了。
投資更難,因為沒錢找錢難。但是找到了錢,要找到好專案難上加難。找到好專案,又能夠用合理價格投資進去,就是難難難!
在投資領域現在堅信“牛牛合作”
在楊守彬看來,比起“強強合作”更適合今天的商業世界,是“牛牛合作”,也就是能力差異互補的牛人合作。
無論是創業團隊之間的合作,還是投資者和創業者的合作,不僅是要信仰趨同,能力還必須做到差異互補。如果在創始團隊裡招兩個營銷高手,極有可能出現高手比拼和互掐的現象,如果找幾個在不同業務板塊上的高手,那麼他們才有可能產生很好的合作。同時,牛人之間的能力形成差異互補的同時,他們還必須是各自領域top級別的人物,或者他們在各自領域裡的能力半徑上是top級別的。
現在這個時代依然需要“牛牛合作”,尤其是在今天,創業艱難,挑戰極大,成功率極低,勢必要“牛牛合作”才能把問題解決得更好。
楊守彬,最新自稱“楊升級”。春光裡產業資本集團創始人、豐厚資本創始合夥人、天使聯合會會長、深圳市科技創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矽谷高科技創業協會大會聯合主席、未來企業傢俱樂部發起人、常務副理事長。
陸新之,財經科技新知新媒體矩陣創始人、知名商業觀察家、行業透視公司分析專家、投資理財實戰達人。
創業進入“三高”時代!第一高是什麼?“牛牛合作”受到推崇,原因來源於目前的創業環境現狀。楊守彬認為,目前創業出現了“三高”趨勢,所以牛人之間的合作就更能發揮作用。
第一“高”就是“高維打低維”。
楊守彬強調:“實際上,我們必須要承認創始人之間的認知水平,就是在不同維度上的,認知維度思想維度越高的人一定比認知維度低的人更有競爭力。具體來講,就是你在一個行業裡創業,有的人已進入,它的思想維度就可以立馬樹立起來,而且能快速把這個行業吃透;而有些人他就理解不深刻,只能在那裡混沌的創業,或者說是低效率的創業,而這一類的人就很難創業成功。”
“舉一個例子,在瑞幸咖啡的團隊中,陸正耀、錢治亞和楊飛,他們幾個搭檔一進咖啡行業,他們的認知維度立馬就樹立起來,且達到了重量級的認知維度,完全和其它業內的人區分開了。”
所以,在“高維打低維”的創業環境下,我們不得不承認認知維度高創業或投資人競爭力更大,而且能夠把一個行業看得透,在今天就是巨大的優勢!
創業第二“高”——“高能打低能”現在創業圈裡有個說法:“天黑路滑,社會複雜,合夥打天下。”所以,在楊守彬看來——如果你要選擇創業,首先要去尋找合夥人,且找具有高階能力的匹配者。先去找齊在各自領域當中top級的人,然後來再合夥幹事。
楊守彬還拿瑞幸咖啡舉例說明——在這個創業團隊中,錢治亞的運營能力、楊飛的營銷能力、陸正耀的融資能力,全部是行業top級別。從投資的角度來講,這個創業團隊在創業這件事情就創造了一種現象!
對於這樣的現象,楊守彬的解讀跟別人不太一樣。
他認為:“當有人創造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後,就會一下子吸引許許多多的人來模仿。但是你會發現,居然沒有人模仿瑞幸咖啡!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們是現象級的創業。說白了就是,他們創造的新商業模式,不是讓對手看到希望,而是直接讓對手絕望!所以,別人都不敢模仿他們,而且也模仿不出來。”
楊守彬把這樣的現象叫做創業的第二“高”——“高能打低能”。他說:“有些人創業,從開始就把某個賽道給封住了。”
為什麼美團會贏?因為它符合創業的第三“高”特點!那麼創業的第三“高”是什麼呢?
楊守彬告訴我們是:“高頻打低頻”。
現在你會發現,頻次越高的服務、應用或平臺等,都在碾壓市場上那些頻次低的。
比如,現在美團的機票和酒店的預訂量,就已經超過專業的機票酒店預訂的平臺。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就是因為美團是日活性的服務,它自然會打壓那些周活、月活和年活的服務。像這樣一個頻次高的服務平臺,它服務的頻次越高,它聚攏客戶的黏性就越強,與客戶的互動性就越密,那它就就越容易成功。
國慶節後,美團的市值已經上升到內地網際網路公司市值的第三了,僅次於阿里與騰訊。其實從資料來看,美團目前還沒完全徹底的實現全面盈利,但是市值如此之高,能夠跑贏國內眾多網際網路公司。在楊守彬看來,這主要得益於美團的日活頻次高、粘性足、使用者量大的優勢。
總結下來,創業“三高”,包括“高緯打低緯”“高能打低能”“高頻打低頻”,同樣,這也楊守彬所認識和理解的中國的創業環境。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創業環境下,年輕人還會有創業的機會嗎?
對此,楊守彬表示,年輕人未來創業還是有跡可循的。
年輕人未來想創業,沒有智慧技術和能力的他,能幹什麼?楊守彬稱:“如果年輕人未來想創業,有兩個選擇:要麼到最前沿領域裡面來,因為我認為未來就是技術驅動的時代,或者說智慧新經濟時代;要麼去擁抱智慧新經濟。要記住,淘汰我們的根本不是智慧新經濟,而是我們不擁抱智慧新經濟!”
他強調:“我們過去還會講網際網路企業和傳統企業的區別等問題,而在今天其實也沒必要區分網際網路企業和非網際網路企業了,因為大家都得用網際網路辦公,而在網際網路邊緣的企業會逐漸被淘汰。”
“所以我倒是覺得,即使我們不懂技術,不懂智慧,也要學會擁抱它,我們不成為智慧公司企業,但是成為“智慧+”後邊的也可以,或者說,我們做好被“智慧+”的準備。只要去擁抱智慧新經濟,創業就不會那麼絕望。”楊守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