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我在參加完全國首批外賣運營師頒證儀式後,和“陸玖財經”創辦人郭開森聚會,席間聊起了以前新浪科技的老同事們,就談到了創辦“魔力耳朵”的金磊。
交流的話題是:魔力耳朵為什麼還不賣掉?
有趣的是,今天就看到訊息,我和郭開森、楊帆、于斌、裴照星喝酒論道的當天,魔力耳朵已於10月15日正式完成了工商變更,賣給了“豌豆思維”。此前持股42.585%的猿輔導(母公司北京猿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3.018%的魔力耳朵創始人金磊等均已退出股東佇列。
金磊和魔力耳朵成功上岸,而更多的線上教育公司還在大逃亡的路上。
一、K12大作戰線上教育最火熱的賽道,當屬K12,即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簡寫,是指從幼兒園(Kindergarten,通常5-6歲)到十二年級(Grade Twelve,通常17-18歲)的教育階段,也就是中國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全階段。
這個階段是家長最焦慮的時期,曾經傳銷式洗腦的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銷售話語,巧合的銜接上了小學擇優錄取,初中學區錄取等社會現象,進了什麼樣的小學,才能有機會進什麼樣的中學,進而被什麼樣的大學錄取,將來就會獲得什麼樣的未來,一套話術行雲流水,家長和孩子都深信不疑。
更讓資本和市場興奮的是,K12同時覆蓋了“小孩、女人、老人”三代最有購買力的消費群體,已經造就了高達4700億元的市場規模(2020年),甚至有分析指出到2022年進一步推高到6000億元。
在美好的大形勢預估刺激下,K12行業不斷被資本加持,目前已經形成了包括“跟誰學”“新東方線上”“好未來”“學而思”“猿輔導”“作業幫”“掌門1對1”“一起科技”“作業盒子”“VIPKID”“有道精品課”“企鵝輔導等頭部玩家。
目前,K12線上教育的陣營以教學方式,可以分為三類:
1、工具類(題庫,搜題,解題,題量多且全)
猿題庫、作業盒子、作業幫等
2、平臺類(老師開通賬號講課,學生可以平臺上選擇喜歡的老師喜歡的課程進行直播互動學習)
跟誰學、VIPKID、騰訊課堂、網易公開課等
3、內容類(老師上傳課程,學生通過觀看視訊進行學習)
百度傳課等
而從教學方式上,又分為大班制、小班制、1對1或者1對N制、以及視訊課。
大班課:
個性化偏低,相對費用較低,優秀教師利用率高
小班課:
介於1v1和大班課之間,使用者體驗、個性化差異和費用適中
1v1課:
使用者體驗、沉浸度、個性化高,相對應的費用較高,對企業來講運營成本高,優秀師資力量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
視訊課:
視訊課程分為兩種,以後期是否有老師輔導為界限(作業、習題等)。無輔導視訊課程企業製作成本低、使用者費用較低,適用場景更加偏向於內容收費;有輔導老師的視訊課,相對於前者成本增加,使用者也能得到更多的服務,使用者體驗、使用者黏性增強。
線上教育企業現階段是多種模式並存,首先都在大班制上燒錢,然後在1v1模式、小班模式上也要涉及。視訊課目前燒錢最狠的當屬斑馬英語
至於現在說的“AI課”,先當個概念聽聽就好。
關於教學內容,主要集中在語數外三個類別,即語文、數學、外語(英語為主)。
除了風頭正盛的線上教育之外,還有諸多的線下教育機構耕耘於K12市場,比如老牌的新東方、好未來、學大教育等,已經這幾天剛剛暴雷跑路的優勝教育等。
二、群魔亂舞時間迴轉到2019年夏天,那一定是線上教育企業的好日子,僅僅3個多月時間,K12企業就投下了超過40億元的廣告費。
即便回溯到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這個黑天鵝的助力下,線上教育竟然迎來了一波大收割,教育培訓的需求全面從線下轉到了線上,以致於部分企業的新增使用者量環比增長高達4倍。
然而,夢總要醒,泡沫總要破,隨著全國復工復產,被特殊條件激發的線上使用者增長率終將回到常態,而被深刻打擊的公眾消費力,則會傳導影響到包括線上教育行業在內的一切消費領域。
如果能在大潮退去之前成功上岸,誰會在乎有沒有穿內褲呢?
1、搶灘登陸
馬雲是個傳奇,必須得承認。
曾經,馬老師私下轉移支付寶,全面擊垮了國外投資者對中國概念股的信心,弄得中國公司去美國上市都要被“另眼相待”。
現在,馬老師要給螞蟻集團玩個“A+H”雙上市,IPO之後將成史上最大規模的上市融資,一舉吸乾資本市場上的流動性,走自己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能看懂的企業,都在搶螞蟻集團上市前的視窗,估值不重要,能上市就重要。
K12線上教育企業誰在搶IPO視窗?看看分眾傳媒螢幕上的廣告就知道了,那就是全力一搏的最後瘋狂。
2、絕地求生
收購“魔力耳朵”的“豌豆思維”,是小班制玩家。
早前,豌豆思維聚焦於數學一個科目,很符合雷軍倡導的“專注、極致、口碑”,只是不夠“快”。
同一賽道的另一個玩家“火花思維”已經於今年8月搭建齊了語數外三科組合,現在豌豆思維通過收購模式來抓緊補課,為時未晚。
想在一個細分賽道里成長,是資本泡沫時期,以及行業使用者量增長紅利時期,才能實踐的奢侈舉動。
現在,面臨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增長停滯,線上教育使用者保有量將大幅回落,資本市場即將枯竭的環境,線上教育企業只能橫向擴張,加量不加價,加收入不加成本,創新和創收一起抓,才可能換得一線生機。
3、渾水摸魚
排名十大教育品牌的“優勝教育”跑路,真是重新整理了教育培訓界的下限。
比如曾經獲得新東方投資的“大塘小魚APP”,就在8月28日,被北京市教委會同市委網信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約談北京漁塘軟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魚塘科技)負責人,針對其存在的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問題,責令該機構網站、APP和公眾號自行暫停更新14天,立即全面整改。
10月19日,針對學而思網校”移動應用程式存在低俗視訊、教唆早戀內容等突出問題,北京網信辦會同屬地教育主管部門,依法約談網站負責人,責令其限期整改,完善資訊保安制度,加強內容稽核,切實履行主體責任。
天眼查顯示,2018年,學而思還因出版、傳播含有禁止內容的網路出版物被行政處罰,罰款人民幣6000元,同年還因釋出不合規廣告被處以10萬元罰款。
除學而思外,此次國家網信辦2020“清朗”專項行動中,指出有4款學習教育類APP推送低俗色情和與學習無關內容。
因目前入門門檻低,審查機制不夠完善,不少娛樂類視訊直播APP也開始涉足線上教育領域。據央視報道,虎牙直播於今年2月開通免費上網課欄目,但開啟虎牙直播APP後,介面主要充斥各種遊戲類內容推送,找到免費網課頁面入口並不簡單。鬥魚直播APP、PP視訊APP、樂視視訊APP等視訊直播軟體開發的學習教育、網課等頻道中,也充斥著大量低俗視訊、遊戲影視等與學習無關內容。
真是斯文掃地。
三、前路漫漫9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明確提出四個方面15項政策措施,其中在第一方面“加力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有一句“有序發展線上教育”的表述。
“有序發展”出現在政策檔案中,一般是指該領域出現了日漸突出的安全威脅和風險,並有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傳導滲透的趨勢。
存在需要“有序發展”的領域,一般都是管理工作存在一些短板,比如:體制機制有待完善,法治建設仍顯滯後,政策扶持力度不夠,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核心技術亟需突破,管理基礎相對薄弱,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策略不完備等等。
一般對於“有序發展”的字首,還往往有“穩步”的要求,即行業可能存在過度超前、盲目發展或者重複建設。
政策的大環境收緊之外,資本市場也對K12線上教育開始心生疑慮。
現在的投資風口,已經轉換到硬核科技或者2B企業服務,對於資本市場真正關心的問題,只有“賽道+龍頭”這兩個維度:
賽道還有多長?是不是行業龍頭?
這也許就是被逼出“AI課”這個新概念的原因。
尾聲:當賣菜大媽都給你推薦股票的時候,股市就該崩盤了。
把持著中國的成年人思想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竟然是兩個賣嘴皮子的電視臺主持人。
再不去收割時代,就要被時代收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