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週六舉行的外灘金融峰會上,阿里巴巴創始人、聯合國數字合作高層集團聯席主席馬雲週六在外灘金融峰會上表示,中國需要做的不是與歐美接軌,而是與未來接軌。很多問題只有創新才能解決,創新必須付出代價。因此,監管不能只注重風險控制,不能只注重發展。
他指出,亞洲金融危機後,倡導風險控制的巴塞爾協議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現在的趨勢越來越像是,全世界都在關注風險控制,而不是發展。巴塞爾協議本身就極大地制約了歐洲的整體創新,尤其是金融數字化。
"好的創新不怕監督,但我們害怕昨天的監督。我們不能用管理火車站的方式來管理機場,也不能用昨天的方法來管理未來。"如果我們永遠重複別人的語言,討論別人設定的主題,我們不僅會失去現在,而且會失去未來。"
亞洲金融危機後,巴塞爾協議的風險控制越來越受到重視,並已成為風險控制的操作標準。現在的趨勢越來越像是全世界都在關注風險控制,而不是發展,很少考慮給年輕人和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機會。這實際上是當今世界許多問題的根源。
我們今天也看到,巴塞爾協議本身已經極大地限制了歐洲的整體創新,特別是在金融數字化方面。中國面臨的不是系統性金融風險,而是金融生態系統缺失的風險。
巴塞爾更像是一個"老年俱樂部",旨在解決金融體系的老齡化問題。然而,中國的問題恰恰相反。中國金融業是一個"青年青年",沒有成熟的生態系統。我們面臨的不是金融生態系統的風險,而是金融系統的風險。
"大銀行更像是大河大河的主動脈,但我們需要湖泊、池塘、溪流、河流和各種沼澤。如果沒有這些生態系統,我們將在洪水氾濫時死亡,在乾旱時死亡。"
今天,世界上很多問題,包括中國,都只能靠創新來解決。然而,真正的創新必須不由任何人領導,必須有人來承擔。因為創新必然會犯錯。問題不在於如何避免犯錯誤,而在於我們在犯了錯誤之後,能否完善和改正錯誤,並堅持創新。沒有風險的創新就是扼殺創新。大多數時候,將風險控制在零是最大的風險。
不能因為P2P而否定網際網路技術對金融的創新,我們一直強調,網際網路金融必須具備三大核心要素:一是豐富的資料;二是基於大資料的風險控制技術;三是基於大資料的信用體系。有了這個標準,我們可以看到P2P根本不是網際網路金融。今天,P2P不能否認整個網際網路技術對金融的創新。
-
1 #
-
2 #
高利貸讓年輕人不再焦慮
-
3 #
股市就是那樣一漲就有風險,就要管只准跌不準漲,漲了就有問題
-
4 #
馬雲應該懂的"物極必反"這一定律。好自為之吧!
-
5 #
網貸不是問題,問題是網貸全部都是高利貸
-
6 #
呵呵!資本家嘴臉都一樣!馬老闆不得不急眼呀!你看,一面央行數字人民幣在迅速普及一面金融機構又壓著螞蟻金服的上市。倘若錯過了估值高位 錯過了圈錢時機 ,馬老闆那什麼跟一大幫投資人解釋
-
7 #
不知道,太專業。但我不會挺馬雲。
-
8 #
開始自我膨脹了!好吧,開始淘寶天貓徵稅,打擊造假吧
-
9 #
網貸害了多少年輕人,網貸幫助實體經濟是偽命題,你只能借個幾千,幾萬的能幹嘛?無非就是騙年輕人的利息,反正幾千,幾萬塊錢,有父母還。
-
10 #
出了風險誰來兜底?
-
11 #
P2P暴了多少雷,不講風險控制能行嗎?!
-
12 #
看看你的螞蟻能製造出來多少億萬富翁吧,看看一年後能不能變成中石油第二吧
-
13 #
金融最重要的當然是控制風險!
-
14 #
不要天天在自己家喊創新,要像華為中信一樣走出國門就是不創新也是好樣的。
就像高校去行政化才能更好發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