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注意:

文中所列個股均為舉例、研究、學習、交流使用,絕非推薦股票,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清潭君

先前的專題說了中航系的直升機大佬中直股份、轟炸機大佬中航飛機,今天的主角,要放在另一個大佬身上——殲擊機廠商中航沈飛。

由於推行均衡生產,公司19年半年報營收112.85 億元,同比增長80.35%,增速創近十年來中報歷史新高;歸母淨利潤4.31 億元,同比增長331.68%,在中航繫上市公司中獨樹一幟;毛利率提高而三大費用率卻同時降低,盈利能力明顯增強;存貨中原材料也較期初增長了32.87%,說明後續訂單增多,需要向上遊增加採購量。

實際上,沈飛的業績已連續兩年維持20%以上高速增長,毛利率也在回升,這樣的表現到底能不能持續?沈飛未來的方向如何選擇,不妨往下看。

一、產品需求有巨大增長空間

中航沈飛目前是中航工業集團旗下唯一一家殲擊機上市公司,產品有殲11、殲16、艦載機殲15,還有在研隱身戰機FC31等,我們熟知的明星機型殲10、殲20為中航系旗下另一公司——成飛集團製造,不在沈飛產品譜系內。

此外,沈飛還為C919、A320等大型民用客機提供機體部件,營收佔比5%左右。

關於沈飛的各型戰機的需求規模,這裡就不再贅述,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未來需求空間很大。比如,殲16要替換掉老舊的殲-7、殲-8等,替換空間大約300-400架;殲15是中國產航母唯一的艦載機型號,兩艘航母共需求約58架;而FC31還在研製中,未來列裝及出口的空間巨大。

沈飛作為中航系兩家殲擊機總裝廠商之一,有望與成飛的殲10、殲20形成搭配,共同滿足空軍、海軍的巨大需求。

更關鍵的是,沈飛目前是中航系旗下唯一上市的殲擊機總裝平臺,在資本運作上有強大靠山,這一點是成飛比不了的。

二、A股唯一上市殲擊機平臺,未來有整合潛力

中航系旗下直升機業務已整合至中直股份,大型軍用飛機業務已整合至中航飛機,但在殲擊機的整合上不太順利。

2014 年,中航工業集團想通過成飛整合將沈飛和成飛戰鬥機板塊統一上市,但未獲許可。所以在2017年“曲線救國”,借殼*ST黑豹上市,注入沈飛集團100%資產,置出*ST黑豹的汽車業務,2018年1月正式改名成中航沈飛,沈飛集團成了國內唯一一家上市的殲擊機整機制造商。

成飛呢?很不幸被撂在了一邊。但是不難設想,中航系直升機、大型軍機業務都已整合,成飛的殲20也要大批量交付,需要大量資金用於生產週轉,所以殲擊機業務遲早要整合在一起,沈飛作為唯一的殲擊機上市平臺,未來大概率要被注入成飛的資產,那時也許我們就能在A股看到殲20的身影了。

三、距離下一個洛馬還有多遠?

描繪了這麼多的“美好前景”,沈飛的股價自17初以來,卻一直不溫不火,處於寬幅震盪區間,沒能走出長牛。

(圖:中航沈飛股價走勢;日K線)

反觀美國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股價2013年初就開啟長牛走勢,至今仍然屹立不倒,軍火商走出了消費股的感覺。

(圖:2013年以來洛馬公司股價走勢;日K線)

我們不妨來看看洛馬到底如何保持長盛不衰的,身處同一賽道的沈飛差距在哪?洛馬成功的祕訣有倆:

1)聚焦軍品。

這個戰略是通過不斷收購兼併實現的。

原先的洛馬公司也有軍用、民用飛機業務,但民用飛機競爭不力,戰略開始聚焦軍品,90年代初藉著冷戰結束、美國軍工業一片寒冬的機會開啟大規模併購之路,整合美國軍火市場。比如:

收購通用動力的戰鬥機業務(F-16)、空間系統業務;收購通用電氣的宇航業務、飛機發動機業務等。通過併購17家軍工企業,洛馬一躍成為美國第一大軍火供應商。

對非核心業務,洛馬公司也不心軟,一律砍掉,相繼出售了旗下航空電子系統業務、衛星通訊業務、資訊系統與全球解決方案業務等等,不僅業務更加聚焦,現金流也變得充沛。

最經典的併購,是2015年90億美元拿下西科斯基飛機公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黑鷹直升機,這個業務使洛馬公司業績大幅增長,持續性也得到保障。

2)保持高研發投入,技術領先。

洛馬的研發投入佔也營收比一直保持在3%左右,這一點領先絕大部分軍火商。

更重要的是,洛馬還有大名鼎鼎的獨立研發單位“臭鼬工廠”,每年都被授予9億美元用於研發,知名型號F-16、F-22、F-35、P-3都是由臭鼬工廠的戰果。

再看沈飛在這兩個方面的情況。

在併購方面,沈飛雖然在資本運作上更有優勢,但在國內兼併標的不多,只有成飛有可能在未來被注入,而現金牛產品“中國產黑鷹”由中直股份來開發。好在沈飛的業務非常聚焦,可以依靠殲15艦載機、殲16、FC31持續交付實現內生增長。

在研發方面,雖然上半年沈飛的研發費用已飆至7583萬,但佔營收0.67%的比例還是與洛馬相距甚遠,未來還需要持續加大投入才行。

總的來說,沈飛如果也想走出洛馬的“範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聚焦軍品+高研發強度”的發展思路可以借鑑,這一戰略已經從它的“兄弟”——中航飛機的業務調整看出端倪了。

此外,中國產“黑鷹”——10噸級通用運輸機也可能很快列裝,一旦批量交付,說不準中直股份比中航沈飛能更先走出消費股的走勢,要重點關注進展。

四、這尷尬的估值是高還是低?

中航沈飛的業績增長點主要在於未來中國產航母對殲15、老舊戰機替換對殲16、隱形戰機對FC31這三個重點型號的需求,成長性還是值得期待的。

並且,軍品定價機制改革,中航沈飛作為總裝廠商也同樣受益。還有一點要強調:沈飛是中航系旗下第一家實施大規模股權激勵的總裝公司,根據解鎖條件,沈飛2017-2019/2020/2021年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分別不低於10%、10.5%和11%,也側面說明公司管理層對前景很樂觀。

不過目前的股價仍處在寬幅震盪區間,且已經逼近箱體高位,這個估值是否合理,我們用PE、PS法綜合對比一下可比的上市公司評判一下。

不管是從PE還是PS來看,中航沈飛的估值都略微高於同行平均,要知道,上面這張表所選用的財務資料是最新半年報業績,也就是說沈飛下半年的業績要保持和上半年同樣速度的高增長才能對得起這個估值,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還是小心為妙,靜待三季報資料消化估值。沈飛雖好,可不要衝動呦!

—— End ——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高階白酒現已落幕,低端白酒還是一片藍海,此股順應市場將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