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的價值來自哪裡
其實我們每個員工的競爭力,是在人才市場上博弈獲得的,和你所學專業、學歷、工作經驗,甚至於公司企業文化符合度來體現的。如果每個人都能夠拿到股權激勵,那麼個人的競爭力如何體現出來呢?
在全員持股的公司裡,員工通常是把股權當作一種福利,並沒有因此增加工作積極性,反而有些公司員工認為,這個所謂的“全員持股”是公司忽悠他們的一種手段,為了繫結他們。比如樂視當年就讓所有員工持股,當股價暴跌之後,員工手裡的股份一文不值。
其實員工真正需要的是被認可,被尊重,以及自我實現,比如獎金和自己的績效掛鉤,讓自己的勞動成果能夠體現到績效裡面。那種普惠式的全員持股,或者只要呆夠時間都能夠拿到的股份,對於那些積極工作的員工來說,是一種負向激勵,反而會讓那些老員工躺在功勞簿上,失去動力。
華為是如何激勵員工的華為在1990年就開始提出員工持股,當時給員工參股的價格是每股1元錢,以稅後利潤的15%進行股權分工。從現在眼光看,這其實是一種內部融資,增加現金流的同時,也可以繫結創業團隊。
到了2000年,華為經歷了一次經濟寒冬,員工的股權被調整為虛擬股權,在原來分紅的基礎上,把公司淨資產增值部分也拿出來給員工分享,但是員工沒有投票權,相當於買了華為的投資基金,但是這份基金不能轉讓也不能出售。
這種分紅模式只適合業績增長比較快的公司,如果業績增長能夠跑贏市場上那些的理財產品的利率,那麼員工肯定願意買的,尤其我們國家對銀行利率管控嚴格,市場融資成本高,這種模式是完全行得通的。
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華為開始大規模配股,根據不同級別員工設定配股的上限,目的給更多的新員工留下持股空間,如果想調整自己的配股上限,那就必須要成為奮鬥者。華為也出臺了相關政策識別奮鬥者,並且簽訂“奮鬥者協議”才能獲得股份。
到了2013年,華為又制定了TUP(Time Unit Plan)計劃,員工只能在5年內享受分紅權,5年之後全部歸零,按照條件重新配股,這就解決了老員工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問題。
很多有情懷的員工,希望老闆能夠把公司的股權大部分都分給員工,覺得這樣的老闆才夠有胸懷,這其實是非常難得,看上去很大方的華為,其最初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融資。後來無論是虛擬股權還是TUP都是激勵員工的一種方式,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員持股。
裂變式創業很多員工還想自己公司能夠搞裂變式創業,這些創業員工能夠獲得高比例原始股份,這種裂變式創業真的靠譜嗎?
人們最常舉的例子就是騰訊搞的裂變式創業,成功孵化了微信,還有阿里在內部成功孵化釘釘等。但是我們看一個反面案例,海爾在2005年開始提出“人人都是CEO”的口號,高峰的時候,8萬多名員工分佈到兩千多個自主經營體,後來也叫小微體裡面,它的做法甚至被哈佛商學院寫進了案例庫,很多管理學者都盛讚海爾的創舉。
但是現在沒有人再提海爾的裂變式創業了,一個很明顯的事實就是,海爾在市值以及營收上,都被自己的老對手格力以及美的給超越了。老闆希望內部創業,希望一線團隊能夠實現自驅動,而不是用KPI強壓,但是很多自驅動的一線團隊需要內部資源,可是他們依然獲得不了炮火的支援。因為這些資源匹配是從上至下統一分配的,公司只會在戰略機會點上投入兵力,在非戰略點,只能消耗自身的力量。
拿華為成功孵化的港灣網路為例,做的業務和華為幾乎是一樣的,最後成為華為的競爭對手,最後華為不得不用17億元的代價收購他們。內部孵化的這些公司,他們擁有的資源,以及技術優勢都是來自原母公司,很容易做和母公司相同的業務。而騰訊之所以讓張小龍孵化微信,而是為了留住張小龍,這些核心員工,你不給他們空間,他們有可能隨時離開。
而且像海爾這樣,把一支正規軍打散成為一支游擊隊,真的好嗎?老闆每天在想,如果哪天有個專案跑出來,就可以讓整個公司找到方向了。這其實反映了高層戰略惰性,像這一類方向決策性問題,怎麼能交給員工呢?
那麼為什麼像西貝莜麵村、喜家德餃子館、王品牛排他們為什麼能夠實現裂變式創業呢?首先這個行業創新難度不大,可複製比較強,西貝莜麵村只要店長選的合適,完全可以把現在這個店的成功模式複製過去。
而像華為,只有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一點,在配置強度上大大超過競爭對手,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再比如萬科,在那樣一個資金量大、利潤率高的行業裡,內部創業如果和萬科主航道的地產業務相關,勢必會造成利益的絞纏,帶來管理上的風險,而如果鼓勵非主航道產品創業,那麼主航道上的優秀人才很可能軍心渙散。
那些當下時髦的詞彙並不適合所有的公司,很多公司的成長沒有標準答案,也不適合所有的公司去模仿,作為員工也是一樣,看清楚自己的航道,不可擅自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