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在漢諾威街的拐角處,一位十幾歲的擦鞋童正在賣力地擦拭著洛克菲勒的皮鞋。
閒聊中,鞋童開始滔滔不絕地評論起目前股票市場的狀況,點評哪些個股值得投資,哪些沒有價值。洛克菲勒聽了突然背後流出了冷汗,回到辦公室後開始分批兌現所持股票。兩週後,時間定格在了十月二十四日這一天……
這個關於華爾街股市大崩盤的小故事,至今仍在口口相傳。那麼現在幣圈突然湧進的大媽軍團,是不是也讓人感覺到了一絲危險的訊號?
2013年,中國大媽在國內(境外)金店10天消費1000億,被《華爾街日報》賦予了新名號:“dama”。現在,各地風起雲湧的區塊鏈論壇和峰會上,她們的身影再次出現。
而在現場,據說不少大媽圍住某演講者後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這個幣能漲多少?
不同於大會背板上那被聚焦的小失誤——重構WORD,大媽最關心的是,如何讓手裡的資產暴漲幾倍。至於什麼某某幣,什麼是白皮書,才懶得理你呢。那麼,究竟是什麼契機點燃了大媽們的炒幣熱情?
她們真的“很忙”
周梅(化名)是居住在杭州的一位中年“dama”,家境寬裕,閒暇時間充足。雖然沒上過高中,但她很關心國際大事,敘利亞戰亂、半島問題、小札接受質詢等等她都能談得很“深入”。
“知道為什麼我前幾年買了那麼多黃金嗎,避險吶!”聊到投資時,她儼然一位資深投資界人士。
事實上,雖然周梅教育水平不高,但她前後投資過大小數十個專案,從股市、匯市包括最近大火的數字貨幣她都有涉及。雖然投得多,但這些專案並沒有給她帶來多少盈利,每次被問到賺了多少時,她揮揮手說:“你們不懂,眼光要放長遠!”
周梅為了時刻保持對投資專案的敏感度,她自己需要不斷地飛赴各地參加很多“峰會”、“論壇”,深入第一線進行學習。
從朋友圈就能看出來,她很忙。近一個月以來的地理定位就多達十多個地方,國內的北上廣深,國外的紐約、京都都留下了她的足跡。除了晒各大城市的風景照外,她主要晒得是去參加的各種各樣的峰會。她參加的最多的會議就是“區塊鏈峰會”“區塊鏈沙龍”……
“區塊鏈是最近最火的專案,它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完全值得投資。我準備把股市裡的資金都All in區塊鏈了。”周梅興奮的向她周圍的朋友表示,雖然發音不準,但“All in”是她最近在圈子裡學會後最常用的詞。事實上,從3月份至今她已經投了20多萬買了一款數字貨幣。
“有付出肯定就要回報,投資就是要在前期捨得付出才能有穩定的回報。”周梅說。
其實,好學的周梅獲取資訊最大的渠道,就是手裡的數百個微信群和QQ群,每天訊息不斷。群裡大多是和她年紀相仿,手頭有閒餘資金的大媽,她們討論得最多的是哪兒有值得投資的區塊鏈新專案。
房地產肯定不可能有更大的投資價值了,區塊鏈才是。
這些群成員分散在全國各地,海外的也有不少。一旦有訊息,某某名人、大咖要出席某某區塊鏈大會,她們就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報名參會。周梅表示,因為群太多,有時候光看群的訊息就要花去數個小時,她經常隨身攜帶兩三個充電寶,再加上自己經常在外面參加會議,一天下來幾乎就沒有休息的時間。
不懂,但要敢投
周梅其實在五六年前就從一個“投資交流群”裡聽說過比特幣,但那時候她還在征戰股市,而且對這種新生事物持懷疑態度,所以沒有投資。
“我後悔死了,當時要是我買一點兒現在就是億萬身家了。”周梅懊惱地說。
但是當問到什麼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關係、區塊鏈是什麼技術時,周梅卻顧左而言他。
“我們不懂,但要跟上時代。”周梅認為不能因為年紀大了而停止學習。
事實上,周梅所謂的“學習” 就是和好友們組團在各種區塊鏈會議上聽取大咖的意見,尋找是否有高回報的專案,她們不在意白皮書,不看團隊,只要求收益率。
而周梅群裡的群友團也會不定期的舉辦線下交流會,互相討論自己最近投的新專案。她透露,各個群的群友在今年春節後開始暴漲,很多人都是近兩個月加入到群裡。
“這個幣馬上要上交易所了,肯定暴漲。”“這個專案有大佬站臺,肯定靠譜。”交流會現場,大媽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分享四處得來的資訊,更多的大媽則是帶著“有人牽頭我們就投”的決心。這種交流會通常會有一百多人蔘加,選址地也多為風景秀麗的地方,會議一開就是一整天。
“互相交流才能有新的發現。區塊鏈是個新的東西,現在的年輕人未必比我們懂得多,所以我們現在是天天盯著看,每分鐘都在學習。”周梅說。
“韭菜”的說法不準確
儘管像周梅這樣的大媽很有幹勁,也很努力,但她們仍然被圈裡的人冠以“韭菜”的稱號。甚至於她們的出現,還引發了“可以開始割韭菜”的揶揄。
“我們是有犯錯的時候,但我們也在進步。”周梅坦言,自己在2015年曾買過一款名為“百川幣”的所謂“數字貨幣”,這也是一段她不願提起的傷疤。
同樣也是莫名其妙被拉進一個微信群裡後,群主告訴群成員有一個名為“百川幣”的新專案,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新型數字貨幣,不僅可以從幣價的漲跌中獲利,還可以享受分紅。群主不斷鼓吹道:“這種幣分靜態和動態收益,兩種方式收入都很不錯。”
事實上這種所謂的“分紅”不過是一種拉人頭返利的套路:不停有人加入,拿下家的錢發上家的工資,所謂的百川幣只在這些會員中流通,出了這個圈子就是一個數字,沒有任何用處。
但周梅心動了,投入了十萬元買了這款“虛擬貨幣”。
接下來,就是對美好前景的期待了。但是,2015年9月23日新疆新源縣公安局經偵大隊通過官方微博正式釋出公告:“百川幣系非法傳銷,請大家遠離。”此時,這款虛幣已發展至會員賬號近550萬個,涉案金額達17億元。轉瞬間,周梅的十萬元徹底打了水漂。
“那是我當時剛入這個圈子,也不太懂,就當交了個學費吧。現在我可沒有以前那麼糊塗了。”周梅對自己目前的區塊鏈知識儲備極為自信。
頂著種種“一夜暴富”傳說進入大媽視線的數字貨幣,顯然已經成了她們鍾愛的的新投資品種。而那些頻頻見諸於媒體的知名大咖、投資人士前來站臺,更讓她們堅信“未來可期”。
她們可能解釋不清楚“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區別,區塊鏈去中心化到底是什麼,而白皮書對她們來說也沒有實際意義,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們對區塊鏈——這個被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的熱情。
當幣圈的暴富新聞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她們的眼球時,她們毅然地拿起存款,帶著“韭菜”的帽子,滿懷自信地殺進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