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2月5日,滬深兩市的股票交易突破一萬億元天量,那天,我在上海出差,看到朋友圈裡如瀑布般的驚呼後,我到盥洗室洗了一把冷水臉,然後問鏡子裡的自己:你動心了?在確定答案是”否定“的之後,我開啟電腦,寫下這篇專欄的標題——《我為什麼從來不炒股》。

——摘自吳曉波2014年文章《我為什麼從來不炒股》

沒錯,本期股市人物的主人公就是揚言自己從來不炒股的吳曉波。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股市人物》欄目要寫一個從來不炒股的人?很好,帶著這個問題,你會在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作家?學者?商人?

關於吳曉波,標籤很多,財經作家、出版人、商人、教授、學者等等。2009年,吳曉波被《南方人物週刊》評為年度“中國青年領袖”,並獲得南方閱讀盛典2009最受讀者關注的“年度十大作者”稱號。2015年7月27日,成為綠地控股(600606.SH)獨董候選人。

財經作家可能是福斯對吳曉波最熟悉的印象。但是,吳曉波卻不止是財經作家。

新聞學本科畢業生、調查記者、財經作家、財經書籍出版人、自媒體財經脫口秀主持人、政府經濟形勢座談會嘉賓、“一年買一套房”的投資人、千島湖楊梅島島主……這些年來,吳曉波一直在變化著自己的身份,也在多種身份之間不斷切換。

網上有一段對於吳曉波的評價是這樣的:

吳曉波給人的形象永遠都是一件白襯衫、一副眼鏡、白白淨淨的樣子,他坐在自家別墅遠眺千島湖的一波碧綠,像極了武俠小說裡的世外高人指點江山,又像是很多待字少女的夢中情人。他才華橫溢,“談股論金”,說話細聲細語,卻又字字鏗鏘有力......

資質平凡,際遇尋常

“資質平凡、際遇尋常”是吳曉波對自己的評價。

1968年,吳曉波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上大學時,因為新聞學好找工作,他來到了復旦大學新聞系。大學時期的吳曉波,和大多數人一樣:被異地戀困擾,因沒錢而惆悵,泡圖書館、籌錢旅遊、去支教、去志願服務......1990年,22歲的吳曉波從復旦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畢業。被保研的他毅然放棄了讀書機會,而是趕往杭州。據傳,原因很簡單,女朋友在杭州。

在杭州,因為老鄉的介紹,吳曉波機緣巧合地來到新華社浙江分社當記者,剛開始工作時,吳曉波的月薪是70塊錢。進入新華社後,吳曉波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了三段論式的9年規劃:

三年成為一個合格的財經記者,六年之內成為新華社最好的財經記者,第九年要成為整個財經領域最好的記者。

此後十餘年間,吳曉波跑遍大江南北,成為深度接觸各種企業的一線記者。1998年,30歲的吳曉波歷經十餘年的原始累積,開始通過專欄的形式釋出文章,揭示轉型期中國經濟的怪現狀。近年來,吳曉波主要出版的著作有:

《大敗局》(2001年)

《穿越玉米地》(2002年)

《非常營銷》(2003年)

《被誇大的使命》(2004年)

《大敗局Ⅱ》(2007年)

《激盪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2007年、2008年)

《跌蕩一百年——中國企業1870—1977》(2009年)

《吳敬璉傳——一箇中國經濟學家的肖像》(2010年)

這種以每年一本書的速度進行財經寫作,讓吳曉波成就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財經作家”。

最會賺錢的財經作家

在寫作上,吳曉波憑藉《大敗局》,《激盪三十年》,《騰訊傳》等作品,成為國內著名的財經作家;在商業上,吳曉波買房、買島、做出版公司、做自媒體、賣知識……有人說他身家已經超過10個億。諸多光環加身,吳曉波被稱為中國“最會賺錢的財經作家”。

2019年3月17日晚間,全通教育(300359.SZ)公告:正籌劃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96%股權。

杭州巴九靈,註冊資本7500萬,由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於2014年7月成立,實際控制人是吳曉波與妻子邵冰冰。旗下共有九個微信公眾號,包括“企投家併購”、“大頭企投會”等,微信公號“吳曉波頻道”的賬號主體為杭州巴九靈。

早在2017年1月,杭州巴九靈的子公司、上海巴九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已宣佈完成A輪融資1.6億元,估值2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吳曉波首次亮相資本市場。2015年,吳曉波旗下財經叢書品牌“藍獅子”就曾掛牌新三板。

據企查查資訊顯示,目前吳曉波名下關聯公司達15家,其中11家存續或在業狀態。其中包括杭州巴九靈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藍獅子文化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大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

假如此次“巴九靈”如願賣身全通教育,那麼吳曉波這個“中國最會賺錢的財經作家”的人設可謂是越坐越實!

堅持一年買一套房子

絕大多數時間吳曉波都在認真賺錢,而且很會賺錢。

吳曉波愛買房在全國都是出了名的,十多年來,他堅持的一個原則,一年買一套房子。因為他覺得中國的土地最值錢,且土地價格一直處在上升通道中。從1998年國家推行“房改”開始,他以每年一套的速度買房。2009年吳曉波在接受《都市週報》的採訪中表示:

“2008年,我買十套房子並不算多,應該再多買一些,畢竟早些年買套房子還比較輕鬆。”

不僅買房,吳曉波還“買島”——他是浙江最早“買島嶼”的一批人。

1998年,千島湖有一批島嶼對外出租50年的租賃權。時年30歲的吳曉波花了50萬元買下了千島湖的一個小島,一次性付款,成了島主。千島湖共有1078個島嶼,吳曉波買下的是其中一個面積140多畝的半島。當時按政府要求,這個100多畝的島上不能荒廢,必須要種上經濟作物,而且不能蓋很多房子。吳曉波買島後,便在島上大範圍種植楊梅樹。

目前,這個島現在是千島湖當地的農業示範基地,估價已達數千萬元。2016年,憑藉“吳曉波頻道”的優勢,吳曉波在自媒體開賣由自己島上的楊梅製造而成的楊梅酒。藉助於所謂的粉絲經濟,售價199元/瓶的5000瓶吳酒上線後,在33個小時內即被迅速搶光,9個月時間銷售近千萬元。

“我”一直蠻喜歡錢的

吳曉波有錢,同時也愛財,他幾乎每次接受採訪時都會說:“我一直蠻喜歡錢的。”

關於金錢,吳曉波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幸福的前提是富有,不認同那種“安貧樂道”的價值觀;

金錢讓人喪失的,無非是他原本就沒有真正擁有的;而金錢讓人擁有的,卻是人並非與生俱有的從容和沉重;

金錢會讓深刻的人更深刻,讓淺薄的人更淺薄;

拒絕金錢,拒絕享受,是非常虛偽的一種表現;

思想獨立的前提,是“金錢獨立”,沒有錢而空喊“獨立”口號,都是空中樓閣。

他不是中國最著名的作家,但他是最會賺錢的那位;他不是中國最富有的企業家,但他是最會寫文章的那位。他就是,吳曉波,一個擁有自己島嶼的寫作者和商人。

“我”為什麼從來不炒股?

在《我為什麼從來不炒股》一文中,對於自己為什麼從來不炒股的原因,吳曉波這樣解釋:

——這個股市從誕生的第一天就是“怪胎”,它為國有企業現在叫藍籌股服務,為國家的貨幣政策背書,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牆上寫著一句話:“保護小股東的利益就是保護了所有股東的利益”,此言在中國股市是一個錯誤;

——這個股市裡的企業從來沒有把股價視為公司價值的晴雨表,因此,信奉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人從來沒有在這裡賺到過一分錢,相反,它是“禿鷹們”的冒險樂園,在中國股市發生的那些故事,謎底總比你想象得還要陰暗;

——這個股市的基本表現,不但與上市公司的基本表現沒有關係,甚至與中國巨集觀經濟的基本表現也沒有關係,它是一個被行政權力嚴重操控的資本市場,它的標配不是價值挖掘、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而是“人民日報社論+殼資源+併購題材+國企利益”;

我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不得不遠離充滿了隨機性的中國股市,然後,寫下這篇不合時宜的專欄。

文章的最後,用吳曉波的一句話與諸位共勉:

“要改善屌絲的財務狀況,真正第一步要投資的商品是你自己。因為投資自己其實就是投資未來。”——吳曉波

文章部分資料參考自藍鯨傳媒、經理人、每日經濟新聞等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著作權歸第一財經所有。未經第一財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映象。第一財經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男怕入錯行:選對行業指數基金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