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作為一家並不算很知名的保險公司,百年人壽近一年的新聞可不少。

先是大股東萬達出讓股權,綠城接盤。新股東上位後,經代渠道和網銷渠道爆款產品連續停售,部分產品也大幅降低銷售費用;而後,被爆償付能力持續下降,被銀保監會列為償付能力不達標的四家公司之一。昨日,又有媒體爆料,百年人壽被監管入駐檢查,主要涉及股權、保險資金違規投資運用等問題。

在不斷的股權變幻、資本湧動間,百年人壽最終還是走到了監管親自“把關”股權、險資等問題的階段。今天,我們就藉著百年人壽最近發生的事件,一起分析一下,其償付能力為什麼會一直下降?它家的保險產品還能安心買嗎?主要內容如下:

中小保險公司的困境與突圍百年人壽的償付能力為何持續下滑?更換股東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對百年人壽產品的正確態度一、中小保險公司的困境與突圍

保險行業,對於一般的中小型保險公司,似乎都有一種“天然的壁壘”。

為什麼這麼說?

1.中小保險公司的困境

目前國內有近百家人身險公司,我們熟知的幾家都是成立比較早的:如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人壽、華夏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新華人壽等,從上圖也可以看出,這幾家公司的保費市場份額佔比達到65%,規模都在1千億以上。

而剩下的八九十家佔僅有的35%,他們的市場份額,大部分只有1%左右,甚至更低。比如像百年人壽這類後加入者,沒有品牌知名度,沒有龐大的代理人隊伍,沒有客戶的累積,沒有現成的合作伙伴,只有高昂的費用成本和受限的產品銷售渠道...

所以,新入局的公司,想要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怎麼辦?

像之前的傳統公司一樣去鋪設代理人渠道?不過這種管理成本很高,對中小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

但,好在近幾年網際網路的普及,使得行業資訊透明度提高,由此也給中小公司帶來了契機:藉由中介、網際網路渠道,將自己的品牌及產品展示給整個市場;激進者,則走了“打價格戰”這條路。

2.產品的突圍

想靠持續經營去慢慢賺錢,只能默默地做一個行業陪跑者。

而“打價格戰”,不僅有機會迅速做大市場規模,還有機會在業務規模的基礎之上賺取投資利差,一舉躋身至“大型公司”的行列。

對於百年人壽,從17年開始,就憑靠著“康惠保”一炮走紅,從此在“激進”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想必大家對百年的這些產品都有所了解,產品的設計都比較激進,保障方面做得也很有特點,比較接地氣,費率也一低再低。

也正是這些線上產品的高“激進性”,讓百年人壽賺足了市場眼球,僅花了兩年時間,它就從一家籍籍無名的小公司,成功“變身”為了大家熟知的“網紅公司”。

二、百年人壽的償付能力為何持續下滑?

一直有朋友在後臺留言諮詢百年人壽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今天分享一下遠慮君的看法。

可能有些朋友還不太了解,我先說一下基本情況:

百年人壽在2019年第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公佈的資料顯示,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84.6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11.67%,最近一期的風險綜合評級為B。

雖說從監管數字上來看,償付能力及評級越高越好,但是也不盡然——

首先,償付能力低的,監管會責令整改甚至接管,對於已經投保保障型產品的消費者,影響基本沒有。再者,償付能力高的,其實也不見得全是好事,因為其產品在設計上的費率可能會較高,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百年人壽目前的情況是,各項指標雖然都較低,但都是達標的。大家大可放心,已有保單的利益是不會受損的。

看到這裡,有些朋友可能會有另外一個疑問:雖然百年的最新償付能力達到了及格線,但縱向參看,百年人壽2018年全年償付能力,一直處於穩步下滑狀態,而且還被銀保監會列為了“償付能力未達監管要求”的四家公司之一,感覺還是不太靠譜。

遠慮君認為,大家對“償付能力充足率”有很多誤讀,比如:償付能力不達標,就說明保險公司面臨資不抵債,意味著快要破產了,肯定會影響將來的保險理賠,從而陷入不必要的焦慮慌張。

但其實,償付能力不達標並不是就是考試得了零分。保險公司降到償付能力充足率的紅線以下,通過自身調整並在銀保監會的監督下是可以跨過紅線,恢復正常運營的。

至於其償付能力持續下滑的原因,遠慮君觀點如下:

一直開發高性價比產品,使得百年人壽單位保費的要求資本相對而言更高,而實際資本的增長又相對乏力,從而造成百年人壽保單賣的越多,償付能力便會越低的窘境。

雖說,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是一件好事。但這也給行業提了一個醒:靠“地板價”獲得的銷售渠道和客戶,更多關注的是產品價格的本身,而可能不會對公司本身的品牌產生很強的信任感和認同感。

一旦“便宜”佔據了消費者的心智,未來想改變策略賣高產品價值會非常難。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營,應該儘可能達到保險公司、銷售渠道和消費者利益的三者均衡,雖然很難實現,但這應該是保險公司永恆追求的目標。只有這樣,行業才能健康的發展。

三、更換股東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8月1日,百年人壽釋出一則關於變更股東情況的通知,內容正是奧園集團擬收購百年人壽原股東大連城市建設集團、大連乾豪坤實置業、大連國泰房地產三家公司持有的百年人壽股份,合計持股13.86%。

如果收購成功後,奧園集團將成為百年人壽第一大股東,超越萬達持有的百年人壽股份。

要知道,保險公司在國內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任何可能有較大影響到保險公司經營(尤其是人身險公司)的風險,監管部門基本都會第一時間提示或干預。

百年人壽償付能力低的原因,除了上述說的產品定價影響以外,還有一部分是投資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償付能力更低的,說明其公司背後的投資比例,往往比較高,反之亦然。

所以,萬達股權轉讓,對於百年人壽和我們消費者來說,也算是個利好。這一點,大家可以參看已釋出變更股權的和諧健康和安邦保險。

四、如何正確對待百年人壽家的產品

此次百年人壽被查,目前可以確認的原因是內部舉報,被查重點是:侵害消費者權益。具體情況及監查結果尚不能得出結論。

而對於大家而言,可能最關心的便是:

我還能買百年人壽的保險嗎?我之前買了它家的保險,會不會有不利影響?

遠慮君可以肯定的說,只要百年人壽家的高性價比產品還在銷售,符合你的需求,便可以考慮購買;如果你實在不放心,也可以先緩緩,畢竟買保險終究還是要買個合適,現在高性價比產品還有很多。

已經買了的,也不必擔心手裡的保單會存在保障或者理賠問題。

這裡,遠慮君也要提醒大家兩點:當你遇到這兩種情況時,別焦慮!

1.保險的推陳出新是行業本質

一款產品不管是更新迭代還是直接停售,都是推動市場發展的必要階段。

現在的網際網路保險市場,極致價效比的產品層出不窮,很多朋友易陷入“我剛買完xx保險怎麼辦?要不要退了買這款新的?”糾結中。

而遠慮君對此的態度一直都是:先把當下的保障配置好,有新品有需求再作補充即可。保險是剛需,早買早受益,而且保險市場更新很快,我們沒有辦法一味追求新品而在等待中將風險置若罔聞。

2.不要被停售的焦慮支配

保險行業有兩種“停售”:

假停售:打著停售的名義促進銷售,結果一直在賣或者停售一段時間以後換個名字重新拿出來賣;真停售:就像百年的守衛者1號,因各種原因而不得不下架。

還是那句話,“炒停售”是保險營銷中常見的慣用伎倆,建議大家永遠不要因為“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店”的心態而入坑。

如果實在是錯過了,也不用遺憾,我們還有其他的產品可以選擇。

遠慮君說

作為保險公司,大家都在潛心的經營著,希望公司在實現公司基本商業價值的同時,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利益和價值。

因為我們相信,真正的保險行業經營者,都是有真正的人文情懷在心底熊熊燃燒著。

我們希望,一些變動是百年人壽走向更穩健的訊號,也希望百年能越來越好。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SCF]供應鏈金融交易結構及風險環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