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貿易金融
供應鏈企業在業務過程中涉及環節較多,不同階段資金期限的錯配加大了供應鏈各環節主體對資金的需求,供應鏈金融模式應運而生。相較於傳統貿易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以供應鏈條整體信用為基礎提供賒銷和墊付服務,同時結合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貫穿運用於供應鏈網路的經營和管理過程。由於其自有的套利性質,因此供應鏈金融亦成為整個供應鏈條中的高風險環節。
本文對供應鏈高風險環節的運作模式以及風險點進行分析解讀,旨在通過基礎性研究逐步挖掘供應鏈貿易企業中潛藏的風險。
供應鏈金融模式以應收賬款融資、庫存融資以及預付款項融資三種模式為主,供應鏈企業通過直接提供金融類服務(作為保理商、貸款平臺的類金融機構)或者以經營貿易業務的間接方式(墊付+賒銷)為供應鏈上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一、供應鏈金融概述
1、定義
國外,一般認為供應鏈上的參與方與為其提供金融支援的供應鏈外部的金融服務機構可建立協作,旨在實現供應鏈貿易的目標,同時結合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及程序、全部資產和供應鏈上參與經營的主體,這一過程稱為供應鏈金融;或定義為一個服務與技術方案的結合體,將需求方、供應方和金融服務提供者聯絡在一起。
國內,一般認為是一種針對中小企業的新型融資模式,將資金流有效整合到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既為供應鏈各環節企業提供貿易資金服務,又為供應鏈弱勢企業提供新型貸款融資服務,以核心客戶為依託,以真實貿易背景為前提,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方式。
從供應鏈金融與傳統融資模式的區別來看,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見表1),傳統貿易融資主要通過信用證以及票據,真實貿易背景下以在有效期內的信用證以及未到期的票據進行融資借款並以業務滾動方式延續借款期限,主要融資環節體現在採購或者銷售的單環節部分,此時融資平臺以商業銀行為主。
供應鏈金融的基礎融資是通過對供應鏈企業客戶墊付採購款以及提前釋放貨權的賒銷方式來進行融資,一般以供應鏈全鏈條為整體進行融資,因此對供應鏈上下游關聯度要求較高,此時,可以通過供應鏈企業作為融資平臺進行融資,突顯供應鏈模式的優勢。
另外,與傳統融資模式更大的區別還在於資訊的流轉,傳統貿易上下游關聯度低,資訊片段化,而供應鏈金融則全鏈條資訊透明,實現上下游資訊連貫。
2、產生背景
作為供應鏈貿易中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資金流貫穿供應鏈系統的經營和管理過程。在一般供應鏈運營中,原材料的採購、加工最終到銷售牽涉各環節企業的資金支出和收入,由於支出和收入的發生存在時間差,因此形成了資金缺口。一般在企業下達訂單和接收貨物之間存在資金缺口,在接收貨品到完成銷售之間存在資金壓力,同時庫存管理需要資金支援。
此外,在銷售產品與下游客戶支付貨款之間也存在一定的資金缺口,而在接收貨款與實際接受現金之間存在現金轉換週期,或對企業現金流產生不利影響。基於業務開展過程中存在資金缺口的情況,供應鏈金融應運而生。
3、操作模式
為緩解經營中各階段出現的資金缺口問題,供應鏈網路上參與企業通常採取更加有效的支付手段,根據企業規模大小不同,所形成的支付效果不一,具體來看主要有三種操作模式:
(1)延長支付:一般發生在下游客戶較強勢、供應商較弱勢的交易情況下,例如大部分生產製造型客戶通常要求30天到45天的賬期,有利於下游客戶資金運轉,但對上游供應商形成較大資金壓力,同時加大供應商融資成本。
(2)提前支付獲得折扣:下游客戶若能提前支付貨款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上游的資金問題,便可獲得較為優惠的交易價格。由於在國際貿易中要求報關價格需與實際交易價格一致,涉及較為複雜的手續,因此該種模式多適用於國內供應鏈貿易業務。
(3)合作性倉儲管理:在買賣雙方共同確定的框架下,供應商承擔在下游企業倉庫中貨物的庫存管理,當貨物被下游客戶使用時才進行貨權轉移。一方面減少下游客戶資金佔用,保障及時供貨,一方面有利於供應商合理規劃生產,避免庫存積壓或空滯,同時掌握客戶資訊。但對於供應商而言,資金運轉效率較低。
上述狀況反映出供應鏈運作過程中的系列資金問題,因此,合理解決資金流問題,並使之與商流、資訊流和物流進行有效整合是供應鏈貿易運作的核心基礎。
4、特點
供應鏈金融通過運用豐富的金融產品以實現交易過程中的融資目的,不同於傳統貿易融資方式,其更是一種科學、個性化以及針對性強的金融服務過程,對供應鏈運作環節中流動性差的資產及資產所產生的且確定的未來現金流作為還款來源,藉助中介企業的渠道優勢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並提升供應鏈的協調性和降低其運作成本,主要有以下特點:
(1)不單純依賴客戶企業的基本面資信狀況來判斷是否提供金融服務,而是依據供應鏈整體運作情況,以真實貿易背景為出發點。
(2)閉合式的資金運作,即注入的融通資金運用限制在可控範圍之內,按照具體業務逐筆稽核放款,資金鍊、物流運作需按照合同預定的模式流轉。
(3)供應鏈金融可獲得渠道及供應鏈系統內多個主體資訊,可制定個性化的服務方案,尤其對於成長型的中小企業,資金流得到優化的同時提高了經營管理能力。
(4)流動性較差的資產是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針對目標,在眾多資金沉澱環節來提高資金效率,但前提為該部分資產具有良好的自償性。
二、供應鏈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的三種傳統表現形態為應收賬款融資、庫存融資以及預付款融資。目前國內實踐中,商業銀行或供應鏈企業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主要參與者。
1、應收賬款融資
當上遊企業對下游提供賒銷,導致銷售款回收放緩或大量應收賬款回收困難的情況下,上游企業資金週轉不暢,出現階段性的資金缺口時,可以通過應收賬款進行融資。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主要指上游企業為獲取資金,以其與下游企業簽訂的真實合同產生的應收賬款為基礎,向供應鏈企業申請以應收賬款為還款來源的融資。
應收賬款融資在傳統貿易融資以及供應鏈貿易過程中均屬於較為普遍的融資方式,通常銀行作為主要的金融平臺,但在供應鏈貿易業務中,供應鏈貿易企業在獲得保理商相關資質後亦可充當保理商的角色,所提供的應收款融資方式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更為高效、專業,可省去銀行的繁雜流程且供應鏈企業對業務各環節更為熟知,同時在風控方面針對性更強。
應收賬款融資一般流程:在上下游企業簽訂買賣合同形成應收賬款後,供應商將應收賬款單據轉讓至供應鏈企業,同時下游客戶對供應鏈企業作出付款承諾,隨後供應鏈企業給供應商提供信用貸款以緩解階段性資金壓力,當應收款收回時,融資方(即上游企業)償還借款給供應鏈企業。通常應收賬款融資存在以下幾種方式:
(1)保理。通過收購企業應收賬款為企業融資並提供其他相關服務的金融業務或產品,具體操作是保理商(擁有保理資質的供應鏈企業)從供應商或賣方處買入通常以發票形式呈現的對債務人或買方的應收賬款,同時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債務催收、銷售分戶賬管理以及壞賬擔保等。
應收賬款融資可提前實現銷售回款,加速資金流轉,一般也無需其他質押物和擔保,減輕買賣雙方資金壓力。保理業務期限一般在90天以內,最長可達180天,通常分為有追索權保理和無追索權保理,其中無追索權保理指貿易性應收賬款,通過無追索權形式出售給保理商,以獲得短期融資,保理商需事先對與賣方有業務往來的買方進行資信稽核評估,並根據評估情況對買方核定信用額度;有追索權保理指到期應收賬款無法回收時,保理商保留對企業的追索權,出售應收賬款的企業需承擔相應的壞賬損失,在會計處理上,有追索權保理視同以應收賬款為擔保的短期借款。
(2)保理池。一般指將一個或多個具有不同買方、不同期限以及不同金額的應收賬款打包一次性轉讓給保理商,保理商再根據累計的應收賬款情況進行融資放款。有效整合了零散的應收賬款,同時免去多次保理服務的手續費用,有助於提高融資效率,但同時對保理商的風控體系提出更高要求,需對每筆應收款交易細節進行把控,避免壞賬風險。下游貨物購買方集中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分散風險。
(3)反向保理(逆保理)。供應鏈保理商與資信能力較強的下游客戶達成反向保理協議,為上游供應商提供一攬子融資、結算方案,主要針對下游客戶與其上游供應商之間因貿易關係所產生的應收賬款,即在供應商持有該客戶的應收賬款時,得到下游客戶的確認後可將應收賬款轉讓給供應鏈保理商以獲得融資,與一般保理業務區別主要在於信用風險評估的物件轉變。
2、存貨融資
存貨融資主要指以貿易過程中貨物進行抵質押融資,一般發生在企業存貨量較大或庫存週轉較慢,導致資金週轉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企業利用現有貨物進行資金提前套現。隨著參與方的延伸以及服務創新,存貨融資表現形式多樣,主要為以下三種方式:
(1)靜態抵質押。企業以自有或第三方合法擁有的存貨為抵質押的貸款業務,供應鏈企業可委託第三方物流公司對客戶提供的抵質押貨品實行監管,以匯款方式贖回。企業通過靜態貨物抵質押融資盤活積壓存貨的資金,以擴大經營規模,貨物贖回後可進行滾動操作。
(2)動態抵質押。供應鏈企業可對用於抵質押的商品價值設定最低限額,允許限額以上的商品出庫,企業可以貨易貨,一般適用於庫存穩定、貨物品類較為一致以及抵質押貨物核定較容易的企業,由於可以以貨易貨,因此抵質押設定對於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較小,對盤活存貨作用較明顯,通常以貨易貨的操作可以授權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
(3)倉單質押。分為標準倉單質押和普通倉單質押,區別在於質押物是否為期貨交割倉單,其中標準倉單質押指企業以自有或第三人合法擁有的標準倉單為質押的融資業務,適用於通過期貨交易市場進行採購或銷售的客戶以及通過期貨交易市場套期保值、規避經營風險的客戶,手續較為簡便、成本較低,同時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可便於對質押物的處置。普通倉單指客戶提供由倉庫或第三方物流提供的非期貨交割用倉單作為質押物,並對倉單作出融資出賬,具有有價證券性質,因此對出具倉單的倉庫或第三方物流公司資質要求很高。
此外,一般供應鏈業務中因上下游的協調配合,庫存週轉較快,單獨以庫存融資情況相對傳統貿易融資較少。
3、預付款融資
在存貨融資的基礎上,預付款融資得到發展,買方在交納一定保證金的前提下,供應鏈企業代為向賣方議付全額貨款,賣方根據購銷合同發貨後,貨物到達指定倉庫後設定抵質押為代墊款的保證。
在產品銷售較好的情況下,庫存週轉較快,因此資金多集中於預付款階段,預付款融資時間覆蓋上游排產以及運輸時間,有效緩解了流動資金壓力,貨物到庫可與存貨融資形成“無縫對接”。
一般在上游企業承諾回購的前提下,中小型企業以供應鏈指定倉庫的倉單向供應鏈企業申請融資來緩解預付款壓力,由供應鏈企業控制其提貨權的融資業務,一般按照單筆業務來進行,不關聯其他業務。
具體過程中,中小企業、上游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以及供應鏈企業共同簽訂協議,一般供應鏈企業通過代付採購款方式對融資企業融資,購買方直接將貨款支付給供應鏈企業。預付款融資方式多用於採購階段,其擔保基礎為購買方對供應商的提貨權。目前國內供應鏈貿易企業中常用的方式為先票/款後貨貸款。
在供應鏈貿易業務中,供應鏈企業可提供預付款融資服務,尤其在較為成熟的供應鏈條中,當中小企業在採購階段出現資金缺口時,向供應鏈貿易企業繳納保證金並提供相關業務真實單據,供應鏈貿易企業在對商業供應商進行資質核實後,代替中小企業採購貨物,並掌握貨權,隨後由中小企業一次或分批次贖回。
按照中小企業與供應鏈企業具體協議、以及雙方合作情況,貨物可由供應商直接運送至中小企業或運送至供應鏈貿易企業指定的倉庫,而此時,供應鏈貿易企業可在採購甚至物流、倉儲以及銷售階段實質性掌握貨權。
三、供應鏈金融風險環節
供應鏈金融在較完善的供應鏈網路中可通過緊密的合作關係解決各環節資金問題,較大的縮短現金流量週期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但如同一把“雙刃劍”,在增加供應鏈企業運營效率的同時也對其經營產生一定的風險因素。
我們從兩方面對供應鏈金融風險進行闡述:
一方面,供應鏈企業提供金融類服務時(如保理、貸款等),將面臨不同的外生風險性,或對經營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業務嵌入至企業經營業務(應收賬款融資、庫存融資以及預付款項融資模式)中或導致經營及財務狀況存在一定的內生風險。
1、供應鏈金融外生風險
一般指外部經濟週期、金融環境及產生政策發生變化,對供應鏈金融造成影響,我們主要從巨集觀經濟週期、政策監管環境以及市場金融環境三方面來分析。
(1)巨集觀經濟週期
供應鏈金融在一定的經濟環境中執行,金融活動涉及不同產業、融資平臺以及流動性服務商,相較於單環節執行的傳統貿易業務,涉及範圍較廣,一旦經濟狀況出現波動,將導致供應鏈金融模式中的環節主體面臨較大的風險,從而導致整體供應鏈資金風險加劇。
尤其在經濟出現下行或衰退時,市場需求疲軟,供應鏈中企業面臨生存經營困難、甚至破產等問題,最終造成金融活動喪失良好的信用擔保。
(2)政策監管環境
傳統金融活動主要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主導,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企業的迫切擴張,為滿足市場業務發展需求,金融工具得到不斷創新,同時在政策監管的允許下,非金融類企業在取得相應資質後可經營金融類業務,並收到相關法律及監管條例約束,例如供應鏈貿易企業可從事保理、貸款及融資租賃業務。一旦政策監管環境發生變化,或對供應鏈貿易企業提供的金融業務的監管力度提高或約束範圍擴大,將對供應鏈金融活動產生不利影響。
(3)金融環境
供應鏈金融業務主要盈利來源於息差收入,當供應鏈企業獲取的融資成本遠小於其從事供應鏈金融業務所獲得的利息收入時,供應鏈金融業務利潤空間較大。一旦市場流動性偏緊,金融環境惡化導致資金成本上漲,供應鏈金融業務融資費用增加,尤其在市場利率出現較大波動的情況下,供應鏈金融業務利潤收縮,甚至造成供應鏈各環節企業資金緊張,融資款項無法收回。
2、供應鏈金融內生風險
供應鏈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結合具體業務模式,在採購、庫存以及銷售階段提供不同的融資模式,將資金風險轉移到自身,並獲取毛利率高的資金收益,我們具體從經營以及財務兩方面來進行分析。
(1)經營風險
①供應鏈關聯度風險。較為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整合度較高,資金流轉在供應鏈業務中形成閉環,供應鏈企業可通過對各環節的跟蹤管理來控制供應鏈金融風險,同時要求供應鏈採購、生產、銷售、倉儲及配送等各環節在涉及的貿易業務領域上具有較高的關聯度,可對同一領域業務形成緊密、配合順暢的合作關係,而一旦供應鏈企業關聯度低,融資環節出現缺口造成風險不可控,或將對供應鏈金融業務參與企業經營造成損失。
②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信用風險。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信用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償債意願以及償債能力,良好的資信狀況為供應鏈金融業務正常運轉的前提,中小企業通常資信狀況相對於大型企業較差,加之中國徵信體系尚不健全導致違約成本不高,易出現債務償還延緩或回收困難,供應鏈金融風險加大。
③供應鏈貿易背景風險。在虛假的供應鏈貿易融資背景中,通過提供虛假的業務單據和貨物憑證來取得融資借款,而資金則被轉移至其他投機或投資業務,導致供應鏈企業所提供的金融業務產生巨大資金損失。
④供應鏈管理及運營風險。從供應鏈管理角度,供應鏈各環節的有效整合管理是供應鏈金融業務正常運轉的基本前提,供應鏈企業通過其專業的管理能力促使各環節主體的緊密配合以及協調統一,同時也對供應鏈企業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供應鏈企業運營過程中出現管理機制問題或將引起供應鏈風險失控,將對供應鏈經營造成一定衝擊;從供應鏈上企業運營角度,供應鏈上下游各環節企業自身運營狀況決定了供應鏈業務的正常運作,一旦某個企業經營惡化,造成商流、物流及資訊流的不連貫性,觸發資金流的斷裂,供應鏈金融業務鏈隨之崩塌。
2)財務風險
①資產流動性風險。供應鏈企業通過賒銷和墊付的模式為鏈條上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導致企業出現較大規模的預付款項和應收賬款,資金的提前支出與延遲迴收降低企業資金效率並易造成企業階段性的經營資金壓力,當大規模的預付和應收類款項出現問題或將出現流動性問題時,不利於企業業務拓展。
②債務融資風險。供應鏈企業在提供金融服務的同時,自身對外部資金需求較大,通過債務融資的滾動維持金融業務的發展。具體過程中,企業依託自身良好的資信情況以及整體供應鏈為潛在的擔保基礎,向銀行等機構獲取借款,再通供應鏈貿易業務或金融業務將資金放貸至其他中小企業來獲得資金套利,因此,供應鏈企業債務負擔較重,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槓桿水平持續增高,或對後續的再融資業務形成限制,高槓杆、重債務的經營模式將加劇供應鏈金融風險的暴露。
③現金流風險。大量的墊資和賒銷業務導致企業資金出現較大幅度的流出,且回收期限延緩,不利於流動性的積累。經營性現金流對企業債務覆蓋能力較差,企業經營及債務償還資金依賴於外部融資,造成較大的籌資壓力,一旦出現外部融資渠道受阻,供應鏈企業將面臨資金斷裂風險。
綜上,供應鏈金融以資金運作為經營方式,通過套利獲取收益,本身為一種投機行為,在經濟市場及金融環境波動的形勢下,可持續發展性不強,其面臨的風險因素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