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三季報披露期,最近公募基金季報密集披露。
突然發現去年開始發行的養老目標基金業績還不錯。目前市場上50多隻養老目標基金,25只已披露的都取得正收益,幾隻表現優異的三季度取得5%以上收益。
養老基金是去年才發行的新產品,很多隻基金執行時間很短,沒有完成建倉期,影響了業績表現。
總的來說,它們目前業績挺穩定的,如果你關注中低風險產品,值得了解一下。
那麼養老基金能養老嗎?
先澄清一個問題,養老基金不是政府來養老,是要自己花錢買,為未來退休做準備的。也就是給自己存養老金。
我們都知道因為通脹的原因,養老作為長期投資目標,本金很容易被侵蝕,在晚年無法達到維持生計的目的,因此需要藉助投資來保持一定增長。
這個增長不能太低,至少要跑贏通脹;又不能有太高風險,至少長期看不能損失本金。為了平衡投資目標,基金就根據投資人的風險承受力變化設計投資策略。
比如年輕時可以承受的風險較高,就配置較多權益類資產,也就是股票之類的,較少債券,主要追求高收益;隨著年齡增長,逐漸降低權益類資產的比例,增加債券類的比例,直到退休的目標日期來臨,全部為低風險資產。這就是養老基金的設計邏輯。
那我們可以自己配置基金養老嗎?比如年輕的時候投資優質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年紀大了換成債券基金。
理論上當然可以。但實行的時候有很多困難,比如權益類基金的篩選非常難,需要調整資產配比的時候個人容易受到市場氛圍左右,不按計劃執行。而且專業基金管理人的投資策略會更加複雜,目標明確。
怎麼選擇養老基金?
從名稱,養老目標基金為“目標日期模式”。
比如說“工銀瑞信養老目標2035”,它的最終目標日期是2035年,可以理解為退休年份,它的發行日期就是基金的起始年份2018年,基金運作根據離目標日期遠近進行策略的調整。
如果自己規劃退休時間為2035年,那麼現在開始定投這隻基金,它的投資策略模擬人生17年中風險承受力的變化,最終達到滿足或者補充退休生活的目的。
挑選養老基金可以根據預設的退休時間,比如現在市場上目標最遠的有華夏養老2050。
其實目標策略基金在2006年就曾經發行過——“匯豐晉信2016週期混合”,目標週期為10年,但是市場反響並不好。
當經濟處於快速發展時期,投資機會變化迅速,投資人很少會認同長達10年的投資期限。更多是追求短期暴富機會,這隻基金業績穩定,可以說收益並不明顯,沒法與買房炒幣相提並論,因此只是小眾產品。
稅收政策優惠
在傳統依靠企業或者社保難以保障老年生活的時候,靠自己投資養老基金來補充就成為一種選擇。
在政策上,證監會鼓勵養老基金設定優惠費率,並且還有稅收優惠。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優惠政策還沒有太大效力,短期難以吸引投資者。
但從長期投資來看,交易的摩擦損失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巴菲特一直向普通投資者推薦指數基金,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管理費用低。所以有稅收優惠的基金,持有時間長的話也是非常重要的優勢。
要問我這種基金最值得期待的是什麼?
我覺得吧,現在入場時機或許不錯。收益穩定為主,可以作為中低風險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