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彭博上週援引訊息人士報道,印度第一大移動支付公司Paytm即將完成新一輪共計20億美元的融資,這一輪主要是螞蟻金服和軟銀這些原有股東追加投資,使Paytm的估值抬升到160億美元左右。訊息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Paytm現在還是印度市場的No.1,至少有3.5億月活躍使用者,但再融資背後折射出當地市場發生了變化:Paytm面臨的競爭更激烈了,領先身位似乎正在被一群追趕者縮短,紅包、返現等刺激移動支付的玩法愈發盛行。本土銀行、電信公司、外資控制的電子錢包PhonePe(已從沃爾瑪控股的電商網站Flipkart中分拆獨立發展)和Google Pay、監管層推進的新支付方式UPI(統一支付介面)等各方因素揉雜在一起,讓局面複雜化。

對印度市場的觀察,我想從UPI入手分析,這幾天特意研究了一下這個由官方推進的支付創新,它是怎樣影響當地無現金社會程序的。

UPI全稱Unified Payments Interface,由印度國家支付公司(NPCI)在2016年推出,意在降低現金交易比例。它的主要功能是讓使用者通過智慧手機上的App完成不同銀行賬戶間的轉賬。在UPI出臺前,當地每次轉賬要填寫一系列個人資訊,程式繁瑣。UPI讓使用者繫結自己的手機號與銀行卡,生成一個帶@字尾的UPI賬戶地址,就像電子郵箱一樣。轉賬時僅提供這個UPI地址就行了,可以付款,也可以發起收款,而且不侷限於線上轉賬,比如乘坐計程車時,乘客向司機提供UPI賬戶完成付款。

可能很容易聯想到國內的銀聯,以及後來誕生的網聯,但從功能上看,我感覺印度UPI更像國內的快捷支付;而在政策設計上,確實跟網聯等有相似的意圖,即讓第三方支付做好資金流通中的“通道”角色,而非資金的“蓄水池”角色。此外,UPI的推廣還有一層目的,就是提升當地人的銀行賬戶比例,因為要使用UPI便捷付款,先要繫結銀行卡。

最初,UPI是聯合當地各銀行發起建立的,使用者是通過手機裡支援UPI的銀行類App進行操作。其發展非常快,後來像PhonePe、Google Pay、Paytm等第三方電子錢包也接入了UPI體系。如果使用者通過Paytm註冊UPI賬戶,其UPI賬號的字尾就是@paytm,如果是通過Google Pay註冊,字尾是@ okaxis。Axis是印度一傢俬營銀行,由於監管要求第三方電子錢包通過銀行實體接入UPI,所以電子錢包都在尋求與當地銀行合作,而Paytm已取得了銀行相關資質,所以後綴就用自己的名字。

第三方電子錢包龐大的使用者數以及靈活的返現措施,使得它們很快成為UPI交易的主體。在今年7月份印度國家支付公司給出的資料中,PhonePe與Google Pay在UPI月交易量中的份額基本持平,各自均佔有36%份額,第三位的Paytm佔比16%,與年初比有所下降。印度《經濟時報》9月5日曾報道,今年8月,Paytm 的UPI交易數量為1.57億筆,PhonePe為3.4億筆,Google Pay為3.2億筆。這與7月份的佔比情況變化不大。有報道稱,當地監管正在研究對各家UPI交易量佔比設定33%的上限,防止因集中化出現壟斷。

Paytm正通過返現來刺激UPI交易量。在其官網上有關於UPI返現的激勵政策:使用者首次在商戶側通過UPI繫結的銀行卡完成支付後(滿21盧比),可返現100盧比,相當於10元人民幣左右;如果在30天內再次通過UPI、或使用Paytm的二維碼在附近商戶完成第二筆支付,則返現金額可提升至200盧比。可見,Paytm對二維碼與UPI是一起推廣的。

PhonePe在蘋果商店的下載頁面中也突出了返現獎勵

PhonePe的主要交易方式集中在UPI,這一點與Paytm不同。如果按照印度國家支付公司給出的7月份Paytm的UPI交易量是1.33億筆,以及Paytm高管給出的當月Paytm總交易量超過6億筆來看,UPI並不是Paytm的主要交易方式,基於掃碼付的電子錢包才是其主體。

這些差異說到底應該還是由支付場景決定的,Paytm的主要場景仍是線下支付,而不是線上轉賬,龐大的印度線下商戶資源是它構建的一道壁壘,連流動攤販都支援Paytm支付,給當地人建立了先入為主的支付習慣,並表現出明顯的小額高頻特徵。

這個特徵有資料支撐。一季度時,印度監測機構KalaGato通過問卷120萬受訪者得出資料,在App的裝機量方面,Paytm排第一,佔比53.03%,第二名PhonePe是41.41%;在月交易筆數上,Paytm佔比72%,PhonePe為12.31%;在平均單筆交易金額方面,PhonePe是Paytm的近2倍,但它們均明顯低於一款銀行類電子錢包Payzapp。

單筆交易金額

電子錢包裝機量

但我們也知道,單純看移動支付份額並不構成絕對意義上的護城河,追趕者仍然可以通過更大力度的現金獎勵政策撬走你的使用者,所以這是Paytm眼下面對的局面,城池需要鞏固。

Paytm的發展明顯受益於印度政府2016年施行的無現金支付政策,大面值的紙幣流通被廢除,小額高頻的移動支付增長迅速,但政策也給了其他競爭者同等的機會,印度市場目前還沒有形成像國內的支付寶-微信支付格局,市場集中度不算高,相應的變數也更大。當地能提供電子錢包服務的銀行、電信、網際網路主體就有Paytm、Freecharge、Mobikwik、Oxigen、mRuppee、Airtel Money、Jio Money、SBI Buddy、itz Cash、Citrus Pay、Vodafone M-Pesa、Axis Bank Lime、ICICI Pockets、SpeedPay等40家。

而且,如果把UPI放在印度無現金社會的全域性下看,UPI也好,移動錢包也好,都只是無現金支付體系中的某一環。在Cashless India官網上,當地的電子化支付方式一共有十種(下圖),有一種叫USSD,這個是為那些無法安裝App的功能手機設計的,使用者在手機上撥號“*99#”,收到一個互動式的操作選單,通過上下左右鍵完成轉賬、充值等操作。這種原始的支付方式的存在是由當地智慧手機普及率決定的,像肯亞第一大電子錢包M-Pesa、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也提供這種支付方式。

從移動支付到eKYC(know your customer,電子化的身份核驗,比如人臉識別),再到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是一個技術、安全與意識的遞進過程。印度、菲律賓這些國家以前都沒有全國性人口身份資訊庫,這對金融開戶與交易是一個阻礙,因為銀行不知道你是誰,證明程式繁瑣、滯後。菲律賓在3年前開始做人口資訊庫,印度是大概在6-7年前,都是基於電子化的手段,像菲律賓電子錢包GCash就在學習其股東支付寶的eKYC與個人信用建設經驗。

印度這幾年對人口進行了電子化的資訊錄入,收集了照片、指紋、虹膜等生物資訊,給個人生成了一個12位數字的Aadhaar Number,類似於我們的身份證號。這個Aadhaar Numbe陸續接入了銀行賬戶、SIM卡、報稅單、獎學金、政府福利、護照申請等領域,並可用於移動支付。上圖十個支付方式中的AEPS (Aadhaar-enabled payment system)就是通過綁定了銀行卡的“身份證號碼”結合指紋驗證完成線上線下付款。

印度AEPS指紋支付

放在大背景下看,融資也好,充分競爭也好,這些都有助於提升印度相對薄弱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點或許比單純的移動支付滿足C端消費者便利,更有價值。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原來!原來信用卡是這樣提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