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賽道足夠長,護城河足夠深,競爭格局要比較好,這是公司體現出較好成長性或持續成長性的最重要因素。”
以上,是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基金經理吳興武先生在10月15日基金報粉絲會路演上,發表的精彩觀點。
醫藥行業需求穩定持續
值得長期投資
問:行業基金的表現通常具有較強的週期性,醫藥行業基金是否也有這個特性?適合長期投資嗎?
吳興武:任何行業都有自身的週期性,只能說醫藥行業的週期性相對偏弱,行業的週期性落實到投資層面,體現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產業本身的週期性,第二個層面是二級市場或股票市場對行業的追捧或估值提升過程的週期性。
拉長來看,這兩個層面的週期會趨於共振,在產業或公司盈利持續比較好的時候,股票市場會更願意給予公司更高估值,也就實現了盈利和估值雙升,從而使股價漲幅明顯高於公司盈利增速。
問:日本進入老齡化社會後,醫藥行業走出了長牛週期。中國現在也步入老齡化社會,是否也會給行業帶來長期的投資機會?受益的是哪些細分領域?
吳興武:我很認可老齡化社會給醫藥帶來的長期投資機會。隨著老齡化的推進,很多治療金額比較大的疾病佔比會越來越大,比如腫瘤、糖尿病。相應而言,在腫瘤或醫療服務、糖尿病等細分領域都會有比較持續的投資機會。
問:如何評估醫藥行業的價值?例如,普通投資者看PE,覺得超過40倍估值就有點高。
吳興武:如果用絕對估值的方法評估企業價值,我們需要搭建DCF模型,計算企業的合理市值水平。
如果僅僅講PE估值的話,我覺得不同的估值水平只是投資者對股票定價的心理預期,表明願意承擔多少風險、願意用多長時間成本做投資。一家持續增長30%的公司,今年估值40倍,明年估值就是30倍,後年的估值20多倍,看上去就便宜了。如果後年股票的估值還能維持30到40倍的水平,那麼今後兩年的複合收益率還會有25%-30%,這個收益率相對還是不錯的。
醫藥股估值40倍是否貴,我認為這些判斷無關對錯,只是投資者對於回報率和對持有周期綜合考量下來的結果。糾結估值或者高或者低,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要點。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看公司的持續性和未來的空間,如果公司未來的空間比較大,拉長看仍然有市值擴張的機會,那麼40倍的估值就可以被消化,後面仍然會迎來持續的收益空間。
好公司=長賽道+深護城河+好的競爭格局
問:醫藥行業需要很強的專業背景,對於普通投資者,如何才能識別有潛力的醫藥股票?未來的成長性如何判斷?創新/仿製藥等如何區分?
吳興武:醫藥的成長性如何判斷?還是迴歸到剛才提到的那幾個最根本的因素,即公司賽道足夠長,護城河足夠深,競爭格局要相對比較好,這是公司體現出較好成長性或持續成長性的最重要因素。
關於創新藥和仿製藥如何區分,如果從最原始的定義來講,只要是能夠獲批一類新藥,就是創新藥。具體而言,你要有不一樣的化學式,或者是有不一樣的抗體結構,創新藥具有很現實的商業意義,它可以單獨定價,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享受很多紅利。
當然,即便是創新藥,創新程度也有所不同,我們需要承認國內比較優秀的創新藥公司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仍然有待提升。比如說我們會非常快速的去跟隨國際上最新成藥的靶點,但我們對背後分子作用的機理、在人體的作用過程,在基礎研究方面與國外一線創新藥企業尚有較為明顯的差距。
問:投資者投資醫藥基金應該如何進行挑選,關注哪幾個方向才能選到績優的醫藥基金。
吳興武:尋找持續績優的基金,最簡單直觀的方式就是尋找歷史業績比較好,且持續時間比較長的醫藥基金,同時關注醫藥基金在比較好的歷史業績過程中是不是有基金經理更換,這幾個因素不僅是挑選醫藥基金,可能是挑選全市場基金重點看重的幾個因素。
問:上半年醫藥,醫療板塊漲幅很大,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基金也取得了上半年收益第一的好成績,請問接下來的四季度,醫藥、醫療行業還有上車機會嗎?
吳興武:醫藥行業一直都會有上車機會,只不過上車機會要看是多久,一般來講,看一到兩年以上時間,投資機會比較明顯,如果階段性漲幅比較大,擔心回撥,這種回撥客觀上也是有可能發生的。投資者既擔心踏空,又擔心回撥,我覺得比較好的辦法是分步建倉,用定投的方式。
問:目前情況下,醫藥基金的漲幅已經超過2018年的最高點,現在購買醫藥基金增長空間有多大或者說風險有多大?簡單來說,就是還能不能買?什麼時候買?怎麼買?
吳興武:空間有多大要看持有期多長,如果持有期足夠長,醫藥行業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至於風險,任何時候都有風險,年初在醫藥基金普遍淨值沒有太多表現時,風險也是客觀存在的。
至於說能不能買、什麼時候買,我覺得可以分批買,不買有踏空的風險,買的話又有回撥的風險,最好的方式就是分步建倉,就像買股票一樣分步建倉,以定投的方式分步建倉,這樣既能有望分享長期的基金收益,又能規避短期波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