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晚,馬雲及螞蟻集團相關領導被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四部門約談。
此時正值螞蟻集團上市前夕,這次約談,無疑給“馬雲們”當頭潑了一盆冷水。
螞蟻集團上市前,根據市場估值,其市值約為2000億美元。上市後,作為科技股的領頭羊,螞蟻集團的市值遠不止於此。
如果按短期最高增長一倍計算,螞蟻集團的市值將達到40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8萬億元。
有人粗略估計,如果整個螞蟻集團的員工 (共計16660 人)都能獲得激勵,平均每人將分到約830萬元,並將有18人將透過IPO成為億萬富翁,實現財富自由。
不得不說,鉅額的財富背後,確實讓不少人豔羨不已。但是這背後的“貓膩”,又有多少人清楚?
一、拿我們最為熟悉的“花唄”和“借唄”來說。
“花唄”背後的公司,是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其註冊資本金高達80億元,掌門人是馬雲。
”花唄”和“借唄”推出後,因為其審批迅速,使用便捷的特點,截止今年,總使用者接近5個億。這兩款產品在給不少人帶來“方便”的同時,其利潤也高得嚇人。
根據筆者收集的資料來看,其利潤率高達60%左右,而螞蟻集團支付業務的毛利,卻只有10%-20%左右。
所以,螞蟻集團對這兩款產品是極為倚重的。
如果你細心觀察過這兩款產品的消費群體,那麼不難發現,年輕人絕對是“花唄”的主力軍。
![](http://timg.juduo.cc/2020/12/96ace52eec9143edacaac8878b8c3448.jpg)
支付寶曾經發布過一份《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
在中國近1.7億90後中,開通花唄的人數超過了4500萬,有近4成的90後把花唄設為支付寶首選支付方式。
簡而言之,這種提前消費的方式,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年輕人,尤其是剛剛邁入社會的年輕人們的金錢觀。
要知道,“提前消費”是“儲蓄”的大敵,而我們今年之所以能平穩地度過疫情,家家戶戶手裡的積蓄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試想一下,如果因為“提前消費”導致我們沒有“餘糧”,你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又能撐幾天?
說完“花唄”,我們再談談“借唄”。
2008年發生在美國的次貸危機,我想大多數人肯定還有印象。那麼筆者就引用微博上一位博主“皇城根下刀筆吏”的一段話,來向大家揭開“借唄”的面紗。
2008年,次貸危機的罪魁禍首,其實就是“資產證券化”。
舉個例子就是,如果我們問支付寶的借唄借了1萬元,那麼理所當然地,支付寶就對你享有1萬元的債券。
如果按正常邏輯,支付寶只需等我們在還款日把本金和利息還清即可,但經過資產證券化之後,支付寶便把對我們的1萬元債券打包成了理財產品,並再次將其出售。
如此這般,支付寶就可以迅速回籠這1萬元資金,然後再次放貸出去,如此往復幾十次,就相當於只用了1萬元,就撬動了上百次的同額資金,不停放貸賺錢。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1萬元的債權被打包迴圈賣了100次,那麼它就撬動了100萬的資金。
看到這裡,我想你應該明白,這多少有點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所以,國家才會出面干涉。
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說過:“要避免金融科技成為非法套利的手段。”
誠然,“花唄”等金融產品的出現確實為不少小微企業以及年輕人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它們發揮的作用,資本市場已經用極高的市值對其進行了獎賞。
可是人心啊,總是不容易滿足。
其實,螞蟻集團上市前被約談,我們可以從去年的“996福報”一事中,看出些許端倪。
二、2019年4月11日晚,馬雲在阿里內部交流活動中跟員工們交流了996這個話題時,他說:“今天中國BAT這些公司能夠996,我認為是我們這些人修來的福報。”
此言一出,立即激起千層浪。
面對輿論的巨大壓力,馬雲本人雖然也在微博上解釋,但是這背後其實透露出了一個資訊,那就是“資本裹挾下的一些企業家,正在試圖將價值觀扭曲化。”
![](http://timg.juduo.cc/2020/12/dff81f7a869441869c85bfdd203adbf8.jpg)
“對996有爭議,並不是不想奮鬥、不要勞動。不能給反對996的員工貼上“混日子”“不奮鬥”的道德標籤,而應該正視他們的真實訴求。很多企業都面臨生存考驗,企業的焦慮可以理解,但緩解焦慮的方法不是讓員工加班越多越好。”
國家,總是在人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站出來撐大家一把。
仔細想想,其實 “想掙快錢”才是不少企業的癥結所在。
環顧四周,人們永遠在追逐所謂風口的道路上你爭我搶,卻很少有人去沉下心來做發展實業。
2018年8月25日,“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8年夏季高峰會”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做了題目為《在動盪的時代做不動盪的自己》演講。
文章中最讓筆者感觸的一句話是,俞敏洪說:
“中國有大資料的優勢,人工智慧基於的是大資料,但是到底能不能起來,就看我們這些企業家的高度如何,如果高度不夠,像拼多多、阿里、騰訊依然是想著從老百姓身上低階趣味賺錢,我們依然永遠起不來。”
俞敏洪最後說道:“中國遍地都是投機商,哪有什麼企業家呢?”
![](http://timg.juduo.cc/2020/12/c237680d638d4ae59f0e1506ebd5c7e7.jpg)
俞敏洪
以最近大熱的“社群團購”為例。
今年下半年,阿里、京東、美團等大公司紛紛加碼社群團購,瘋狂燒錢。
可現實是怎樣的?
就像之前的共享單車和打車業務一樣,巨頭們的思維都是先大把燒錢,壓低價格搶佔市場,然後再坐地起價,形成市場壟斷。
這種方式大家早已見怪不怪。
但這樣做的後果,除了讓廣大消費者失去選擇權,還會讓數以千萬計的菜販群體下崗。
針對這一亂象,人民日報在前天釋出的一篇文章上就說:
“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群團購,“社群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資料、先進演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群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末了,文章說道:
“前不久,一些網際網路技術公司運用前沿技術破解科技難題,這深刻啟示我們:網際網路累積的資料和演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開啟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
你瞧,從之前的共享單車到線上打車業務,再到如今所謂的風口“社群團購”,資本都生怕錯過賺快錢的早班車,一個個拼命往裡砸錢。但是,我們卻很少聽到有國內企業家像馬斯克一樣,投入大量資金在科研上,比如載人火箭。
好在,我們還有像華為這樣的企業,對於所謂資本並不感冒,而是踏實地,只把自己眼前能夠做到的事情做到極致。
三、早之前,餘承東就曾在華為P20系列釋出會上表示: “華為在科技研發的投入是最大的,2017年研發投入全球排名第6,12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已經超過了很多歐美大公司。”
以人們最為關注的5G技術為例:
2020Q1全球5G市場份額中,華為在今年第一季度的5G市場份額達到35.7%,以11.1%的巨大差距甩開了排名第二的愛立信,而諾基亞則以15.8%的份額位列第三。
任正非也多次表示,諸如房地產這樣的專案,華為不會參與,我們只會專心科研,促進國內實體經濟的發展。
![](http://timg.juduo.cc/2020/12/f46809e655614707bce858bcbe397247.jpg)
行文至此,筆者想起1938年10月14日,毛澤東在六屆六中全會上的報告上說:
“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範,又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模範。因為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完成確定的任務;只有遠見卓識,才能不失前進的方向。”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程序中,在科研領域和發達國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國家之所以鼓勵實體經濟的發展,就是因為實體經濟是區域及國家經濟賴以發展的基礎,是經濟現代化及經濟強國的根基,也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依靠。
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經驗表明,實體經濟強,國家經濟就強。
只有大量發展實體經濟,才能不斷縮小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從而不會受制於人。
在這個艱苦的過程中,“實事求是”就是我們消滅“掙快錢”這種投機取巧觀點的利器。
話說回來,國家永遠想的是人民的利益,這一點,毛澤東在1945年的《論聯合政府》一文中就說道:
“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
只有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而黨和國家,是人民永遠的後盾。
一一END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