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這個冬天格外的冷,網際網路公司也不好過。

10月24日,馬雲在上海炮轟金融監管後,螞蟻金服2萬億上市計劃被擱置。

如今又集結了數個資本方,打算進軍菜市場。

可菜市場不比外賣,這裡面很多都是上年紀的大爺、大媽,用不熟手機、跑不了訂單。

用百億級的資金,去搶他們的飯碗

這好嗎?豈止不好,簡直無恥!

別隻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馬雲跌下神壇,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那麼,反對馬雲的人在反對什麼?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或者更多有識之士,反對的不是馬雲,而是反對電商的野蠻擴張,平臺的瘋狂收割。

借力強大資本,而實行的不正當競爭,以及它們對一個時代的傷害。

01

盯上“菜市場”的不止馬雲一個人,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群團購”。

在購物、打車、外賣、自媒體、短影片,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又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比起前面的風口競爭,這一次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些狼幾乎是同時出動,看起來勢必要將菜農,變為自己的打工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各家資本就對這項業務穩步推進,阿里巴巴、美團、滴滴和拼多多等電商巨頭相繼佈局。

6月,滴滴旗下社群團購平臺“橙心優選”,在四川成都開團,拉開社群團購廝殺的序幕。

7月,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正式進入社群團購賽道,並快速在濟南落地。

8月底,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並在武漢和南昌上線。

11月,在2020中國全零售大會上,盒馬CEO侯毅透露,阿里成立了一個社群團購的事業部。

11月30日,社群零售品牌“十薈團”宣佈完成1.96億美元的C3輪融資,由阿里巴巴與Jeneration時代資本聯合領投。

崑崙資本、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鼎暉投資、GGV紀源資本、愉悅資本、啟明創投、渶策資本、高鵠資本跟投。

12月11日,京東集團釋出公告表示,將向社群團購平臺興盛優選投資7億美元。

作為疫情下新商業模式,社群團購正處於火爆階段。

卻依然沒有逃脫行業陋習:不是把專案和服務做好,而是搶新人,把價格做低。

菜市場和生鮮電商進行比較,前期毫無優勢。

土豆、芋頭、山藥等蔬菜的特惠價格,通常是菜市場的一半甚至更少,雞蛋、雞肉、豬肉、牛肉等也便宜不止一半。

砂糖桔等水果,甚至常常出現1.98元/斤,跌破批發價的價格。

菜市場基本都是普通的個體戶,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租的壓力,和電商平臺打價格戰?

在大資本的瘋狂補貼面前,小攤販根本不堪一擊。

幾乎是降維度打擊,撐不了幾個月,買菜大爺大媽,要麼門可羅雀,要麼血本無歸。

02

對於買菜的人,前期當然高興,各個平臺挨著領優惠。

羊毛薅完一波,又一波,幾輪下來,確實能省不少錢,但回頭發現菜市場沒了。

任何商業機構都不是慈善家,他們是為利潤而生的,當足夠強大的時候,就會露出貪婪的本性。

經銷商、菜市場、甚至超市客源都被搶走,大平臺就可以利用大資料,左右產品定價,無差別宰割消費者了:

發現你比較富有,就多點;發現你窮,就少宰點。

就像前段時間某平臺,88VIP會員價格73.9,運費5元;非會員62.9,還免運費。

而供菜商或者在平臺賣菜的商家,也不會好過:

前段時間,幾個資本方讓商家做二選一的決定,非此即彼。後來,官媒狠狠的批評了一頓,才稍有收斂。

另一個就是流量,完全受制於人。

2010年7月,淘寶悄悄改變了規則。

除了利用不透明機制,對大量賣家商品排名降權外,更大大強化了直通車的作用。

人們搜尋一款商品時,通常只會瀏覽前幾頁的內容,後面的幾乎沒有機會被發現。

有人笑稱,世界上最貴的車不是勞斯萊斯,不是賓利,而是淘寶的直通車。

如果你是商戶,你一定會有大平臺肆意變更規則,巧立名目,收費多如牛毛的困擾;

如果你是合作伙伴,你一定會被傲慢壓價,踐踏人格的經歷;

如果你是創業者,恐怕也有過被巨頭以流量為要挾,低價入股的遭遇;

這樣的套路在購物、打車、外賣等重複上演,甚至影響了中國網際網路整整十年。

規範運作的不如野蠻生長的,劣幣驅逐良幣的一幕反覆上演。

其本質就是兩頭吃,吃完商家,吃買家。

先燒錢,用補貼來收割流量和聚集人氣,這種燒錢方法必然拖死億元級,甚至百億級以下的競爭對手。

寡頭形成行業壟斷格局,然後再製定規則,操控流量,商家交錢買流量,買家用大資料殺熟。

套路有點和“殺豬盤”一樣,先養肥,獲得信任,再一步步把你榨乾。

平臺不創造任何價值,卻是吃的最肥的那一個,就像古詩中的名句: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03

今天的很多平臺,更像是一個巨大的代理商。

產品透過平臺變為商品賣給消費者,平臺在這個過程中,向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收取巨大的分成。

正是這種分配,成造就了今天網際網路首富。

也毀掉了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生態,而把本該分給眾多人的社會財富,集中到少數巨頭手中。

生產和服務商如果不掙錢了,只有兩條路可選:

第一是降低成本,即生產更低品質的產品,甚至劣質產品,或者降低服務質量。

這一點美團的使用者應該有切身體會,很多所謂的網紅餐食。

甚至,可能連一個像樣的廚房都沒有。

即使,到店消費的團購餐,我們的實際服務還是有區別的,所以低價得到並非是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第二種選擇,生產者宣佈倒閉。

這直接導致了市場的多樣性、豐富性被損傷。

價格做爛了,市場做壞了,也許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層次。

但是,這個修復的過程會很漫長,甚至需要付出死掉一批社群團購平臺的代價。

價格適當做低有利於產業化,規模化。

但價格過低過濫,不擇手段的打價格戰,就扼殺了整個產業,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真理!

網貸和長租房就是先例:網貸拼的是誰的利率高;長租房拼的房租低,但殊途同歸,到最後留給社會一地雞毛。

短期內想要恢復行業信心,基本不可能。

現在的市場,走一圈就會發現,同類產品嚴重過剩。

價格一家比一家低,哪個產品賺錢,大家就一窩蜂做哪個產品,一樣的產品,價格卻相差甚遠。

劣幣驅逐良幣,慢慢的好的東西為了生存,也開始降價了!

價格降低了產品還能做好麼?基本不可以。

所以,這真是一個作死的時代!為了讓自己活,所以不想讓大家活!

結果是大家都沒得活!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行業,一開始很有生命力,也有不少人依靠這個行業賺錢,後來大部分企業覆滅的原因!

04

馬雲曾宣傳:讓天下沒有難買的商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但強勢資本跟弱勢實體,他們是在公平競爭嗎?

事實上資源大量集中,少部分人生意好做了,大部分卻更難了,完全要看平臺的臉色。

電商和平臺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了嗎?

劉強東說了大實話:

電商造就的不是就業,而是失業;

是懂網際網路的人,搶走了不懂網際網路的夫妻店的飯碗,一個人搶了三個人的飯碗。

電商帶來了1000萬人就業,傳統行業就有2000萬人失業。

無獨有偶,娃哈哈宗慶後說:

每次要整治電商和淘寶時,馬雲就是拿“我淘寶帶來了數百萬人就業”當託詞。

但馬雲的電商同樣造成了大量失業,新增100萬就業,讓線下500萬失業。

也就是說,無論是電商從業大佬,還是線下實體大佬,都不認可“電商帶來了淨就業”。

我們不去否認,電商在提升商業流通效率上的貢獻。

但興一利,必生一弊,我們也必須承認電商對就業市場,對底層人造成的衝擊。

尤其是這次,可能直接就會把菜市場抹殺,造成更大的失業。

所以楊昇老師感嘆:

一個社會,應該魚龍混雜,大要有大的活法,小也應該有小的活路。

就像海洋,鯨魚能活,小魚小蝦,甚至海藻單細胞生物也能活,這才叫良好生態。

不能只讓鯨魚活下去,而把小生物都淘汰掉。

一個社會,大資本大企業應該幹什麼?

難道是要傾盡它們的力量,與小民爭利嗎?

這些年,眼見著一個個巨頭,造就了無數億萬富翁,眼見著富豪排行榜上,每一個富豪的身價年年攀升。

眼見著富可敵國的富翁,帶領著他的巨頭企業,把觸角伸向了社會的角角落落。

如今他們無可匹敵的狼性,和富可敵國的資本,把升斗小民賴以為生的小生意都搶走。

就叫發展嗎?

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難道就是,錢都被大資本賺走。

讓無助的個體深陷失業和窮困的泥沼,而找不到希望嗎?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惶恐過,社會變得太快了,感覺自己隨時都會被社會拋棄。

那種歲月靜好的安心,那些勤勞致富的信仰,難道真的在一天天崩塌嗎?

05

俞敏洪在一次演講中,言辭激烈地對中國企業提出了批評:

中國有些企業家,乾的是能撈一把就撈一把的事兒。

中國的科技應用水平不低,但多數利用的是低階趣味賺錢,利用的是買賣東西、喜歡互相八卦來賺錢!

很多網際網路巨頭都是想掙快錢,對中國的實力,並不能帶來本質上的提升。

那麼多軟體公司,寧可花成萬上億的錢去開發遊戲。

也沒一家願意去開發工業用軟體,如CAD,CAM等設計、製造用軟體!

企業不爭氣很讓人很難受!

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詹國樞認為:

當中國的資本在為以賺快錢為目的,大把地砸向共享垃圾單車、蝗蟲外賣,我看不出拿什麼和美國拼。

我們非常痛恨,美國借貿易問題,對中國的極限訛詐式打壓,但有時更痛恨國內這些不爭氣的偽企業家。

像華為一樣的企業,為什麼就那麼少呢?

俞敏洪說中國企業的真相就是:遍地都是投機商,哪有什麼企業家呢?

什麼才是真正的企業家?

腰纏萬貫,富可敵國,算不上強大,真正的強大。

是那些反其道而行之的、堅守自己品質定位和價格定位的執著者。

就像任正非老先生:

在美國的霸權規則下,華為遍佈全球170個國家的供應商、代理商,都因沒水而枯竭,數百萬人可能將面臨失業。

但他依舊守著自己的底線。

沒有去炒房子,也沒有掙快錢,更沒有和小民爭利益,即使再難,都一個人扛下來了。

他曾說:

“企業家不是什麼錢都賺,那是商人乾的事情,有所為,有所不為,企業家要承擔社會責任,要有擔當。”

也如曹德旺,30多年投身玻璃行業,做到中國第一、全球第二汽車供應商。

2009年5月,登頂企業界奧斯卡之稱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

曹德旺說:“我在做一個偉大的事情,不是為了養家餬口。

如果僅僅是為了賺錢,享受生活的話,我把股票轉讓出去,就有很多錢,雖然我捐了100億,但還有百把億。

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和民族脊樑,不能只為了錢,只為了享受,而是應該為了中國能夠強大起來。

企業家也必須要有這樣的境界和胸懷:

國家會因為有你而強大,社會會因為有你而進步,人民會因為有你而富足,這才是企業家要做的事。

按理說,

網際網路巨頭那麼高的技術,那麼大的財力,他們應該幹一些與科技的未來、人類的前途和命運息息相關的大事才對啊。

為什麼淨往這些低端行業衝,難道他們除了賺錢,就沒有更大的理想嗎?

所以,人民日報才意味聲長的說了一句:

“如果只顧著低頭撿六便士,而不能抬頭看月亮、展開贏得長遠未來的科技創新。

那麼再大的流量、再多的資料。

也難以轉變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難以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這不僅僅是提醒,也是警告!耗子尾汁吧!

16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必虎鐳射電視,竟出自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