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在印度設廠蘊含著巨大的政治和經濟風險。

原因無他:很多外資都是衝著印度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優勢的人口紅利而來,或想賺幾年快錢而後“拍拍屁股走人”。

這種短平快的方式曾經在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如今,臺企等外資企業欲在印度複製這種動作,這可惜他們忘記了一句至理名言: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入夜時分,大量剛從夜班產線下線的工人未能直接回寢室,而是有意識的聚集在納爾薩普爾廠”。他們內部意見達成了統一:透過暴力的方式討薪,以反抗資本家的壓榨,從而達到讓老闆就範的目的。

不多時,這個以生產蘋果配件而聞名的世界高科技企業嗖嗖的上了熱榜。只見超過2000的員工,徑直進入廠區,肆意的打砸。辦公設施、傢俱等公司財物頃刻化為廢品,現場一片狼藉。

訊息稱,起因是薪資談不攏,亦或者說印度員工不滿臺企單方面的降薪行為。印媒並貼出了所謂的“證據”。

工程專業畢業生的承諾月薪為21000盧比(約1863元人民幣),但現在已降至16000盧比(約1420元人民幣),甚至可能進一步跌至12000盧比(約1065元人民幣)的水平;

而非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的月薪或只有8000盧比(約710元人民幣)不到。

但這應不是打砸自家企業的藉口,畢竟薪資的浮動受全球經濟大環境和企業自身發展因素的影響,工廠主或不能逆勢而為,隨意給員工漲薪或者承諾不裁員,這有違經濟發展的規律。

這背後的寓意是:印度工人的做法不合法,它破壞了印度在外企心目中的形象,或讓莫迪的引資計劃進一步難產。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臺企雖然被廣受詬病,但拖欠工資的行為似乎很少見於報端。印媒認為緯創未能及時發薪的說法或站不住腳跟,這或者只是官媒為遮掩醜聞而釋放的煙幕彈而已。

從這起打砸事件中,我們可以得出幾點結論,這有利於外企在印度設廠時擦亮眼睛。

1.印度所謂的人口紅利的優勢不足以彌補其生產鏈缺失的短板。

印度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國家,該國20—40歲的年輕人口眾多,他們普遍缺乏教育,只能從事簡單的農業和服務業。外資的出現,可以就地安置大量的勞動力,有利於印度實施工業化,並能為莫迪政府帶來鉅額的賦稅收益。

現實是:緯創等企業在印度的生存條件堪憂,很多基本的配件只能從中方購置,這在無形中加大了生產鏈的運輸成本。

2.在印度註冊企業,手續繁瑣,中間暗箱操作環節眾多,這讓外資企業有苦難言。

在印度辦廠,所謂的“七通一平”根本就不存在,官員隨意吃拿卡要事例比比皆是,而這也竟成為了制約印度發展的一大毒瘤之一。此外,民眾集體意識的缺失,法制的漏洞,也讓莫迪的大國夢實現起來,頗為周折。

眾人熟知的日印高鐵專案,就因為孟買當地民眾拒絕拆遷而一度的擱置,莫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毫無辦法。如此說來,外資在印度設廠就是一種戰略層面的失誤?當然這話有偏頗之處。

我們要說的是,全球化的過程中,印度也須效仿中方,做出適時的改善和開放舉動。指望外企一方發力,而自身毫無作為,甚至暗中使絆子,只能傷彼傷己,這點印度需要注意了。

總而言之,緯創被砸的事例給莫迪敲響了警鐘:印度仍處於工業化的起步階段,想實現自己的大國夢,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5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本土CRM突圍,圓夢國產替代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