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在獲得信貸、登記財產兩項指標排名下降;辦理建築許可、保護中小投資者、辦理破產、跨境貿易、納稅、獲得電力、執行合同、開辦企業等八項指標排名有不同幅度提升。未來優化營商環境對於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而言是一項戰略性舉措,不是權宜之計
營商環境綜合反映了在一國開辦、經營企業的便利和容易程度,是影響一國經濟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方面,普遍被大多數經濟體重視。
2019年10月24日世界銀行公佈了《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總體得分77.9分(即中國達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比上年上升4.26分,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的營商環境排名躍升至第31位,在去年排名大幅提升32位的基礎上又提升了15位。
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營商環境排名前十的國家分別為紐西蘭(86.8分)、新加坡(86.2分)、中國香港(85.3分)、丹麥(85.3分)、南韓(84.0分)、美國(84.0分)、喬治亞(83.7分)、英國(83.5分)、挪威(82.6分)、瑞典(82.0分)。金磚國家中俄羅斯的排名高於中國,位列第 28位,印度列第63位。
需要說明的是,世界銀行釋出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根據聯合國人口統計資料,選擇各國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作為樣本城市。自2014年起,營商報告對美國、中國、俄羅斯、日本、印度等11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選擇常住人口最多的兩個城市作為樣本城市,並以人口數為權重,加權平均換算一國得分。2014年之前,中國的樣本城市為上海,目前樣本城市包括北京和上海,權重分別為45%、55%。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中國財政部
近年來,中國政府重視改善營商環境。2016年以來中國不斷放寬市場準入,削減行政審批事項,終結非行政許可審批,改革商事制度,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等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9年6月25日在全國深化"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優化營商環境歸根結底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問題。營商環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其優劣直接影響市場主體的興衰、生產要素的聚散、發展動力的強弱。
2019年10月23日中國公佈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從制度層面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保障和支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袁東明對記者表示,中國在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的排名提升在預料之中,過去幾年中國在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放管服"改革方面取得了超預期等成果。去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全面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程建設專案審批時間再壓減一半、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使更多事項在網上辦理、必須到現場辦的也要力爭做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對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涉及群眾和企業辦事的各類證明一律取消等優化營商環境舉措在全國各地逐步開展,北京、上海兩市是更是全國推進相關措施的排頭兵。
今年中國在世界銀行測算營商環境的10項一級指標(具體為: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獲得信貸、保護中小投資者、納稅、跨境貿易、執行合同、辦理破產)中,除獲得信貸下降7位至第80位、登記財產指標下降1位至第28位,其餘8項指標排名均較上年有所提升,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顯著的十個經濟體之一。
具體而言,中國辦理建築許可排名較上年提升88位至第33位,保護中小投資者排名提升36位至第28位,辦理破產排名提升10位至第51位,跨境貿易排名提升9位至第56位,納稅排名提升9位至第105位,獲得電力提升2位至第12位,執行合同排名提升1位至第5位,開辦企業排名提升1位至第27位。
《財經》記者了解,今年中國辦理建築許可指標排名大幅提升,主要是由於京滬兩地在簡化辦理流程、減少耗時、加強建築管理等方面改善較大。京滬兩市推出的簡易低風險建築專案免於環評備案改革、進一步壓縮供排水報裝時間改革、提高施工審圖專業人員的學歷要求、根據建築物風險實施差異化監督檢查機制等改革、以及北京市取消建築設計和施工直接承包登記備案、土地利用及各類規劃條件審批兩項流程的相關改革,均獲世行認可。
納稅指標方面,世行認可的中國的主要改革舉措為:財政部及稅務總局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範圍、將增值稅原適用17%、11%稅率的下調為16%、10%(2019年新出臺的減稅措施不在今年納稅指標的評估時間範圍內,將納入明年評估)、取消增值稅進項認證、提升金稅三期自動化水平以及優化"五險一金"電子申報系統等。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納稅指標的報告評估期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其餘九項指標的報告評估期均為2018年5月2日至2019年5月1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研究員馬曉白告訴記者,目前看,中國營商環境進展最明顯的主要是提高了營商環境的便利度,在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等幾項指標方面進步較為顯著,主要是提高了企業、群眾的辦事效率。
馬曉白介紹,由於世界銀行對營商環境的評價是衡量城市中最普遍存在的工商業企業(主要是內資中小企業)開辦、經營的容易程度,而這些企業通常較少享受政府的投資激勵措施或優惠政策,也不在任何的工業或經濟特區之內,因此這項評估對政策的普惠性要求較高。
她表示,自2003年起世界銀行已連續15年對全球190個經濟體的營商環境進行了系統性評價,其評價體系的設計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合理性以及針對改革的可操作性,有利於提高企業、群眾辦事的便利度、改善地方經濟發展環境、促進政府有關部門轉變觀念提高監管品質和服務效率。"以開辦企業為例,在北京、上海都能夠真正實現一網通辦,北京今年已經可以實現1日辦結,極大的減少了後續去跑部門、跑視窗的環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吳劍峰告訴記者,今年7月-8月他所在的某專案小組訪談了北京市的51家企業,在納稅等方面企業對稅率、納稅時間以及便利程度等都表示滿意,企業等獲得感較強。但也存在部分企業對便利服務等方面的相關政策不了解,部分全國多地經營的企業發現北京、上海的辦事效率高於其他城市等問題。
袁東明表示,當前中國提出要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這是一個非常高的目標。中國推動營商環境的動力是內生性的,是中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需要。未來中國的營商環境仍將持續改善,優化營商環境對於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而言是一項戰略性舉措,不是權宜之計。
馬曉白認為,下一步中國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推動營商環境改善主要有兩大瓶頸需要突破:一是融合線上線下的服務,統籌不同的資訊系統,打破資訊孤島,切實實現一網通辦和資料的交換共享;二是打破一些法律法規的制約。近日中國出臺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一定程度上或可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