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統計局新公佈的資料讓不少人很迷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跌了穿地板,負的0.5個百分點。這可是11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同時出現負增長的還有生產價格指數(PPI)-1.5%。
許多專家認為,由於生產及消費價格指數雙雙出現負值,未來陷入通縮的可能性很大。這下子徹度把大家搞懵了,不對啊,今年放出來這麼多錢,都去哪裡了,經濟學不靈了,專家放狗屁了。
另一方面,央行和外匯局將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為中性,減少境外融資,減少資金流入壓力。一邊是通縮,一邊防止資金流入,什麼事?
要來捋一捋了,看能不能捋得通,最好大家還能看得明白。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CPI是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主要包括消費品和服務專案的一籃子價格水平,記得是消費和服務的,也就是這些錢付出去後是不能來經濟效益的,也就吃了就拉了的,不見了。
CPI的變化,其實是就貨幣購買力的變化,購買力變強了就是通縮,購買力變弱了就通脹。
CPI變成負值了,有些人不開心了,擔心通縮來了,這樣的人一定是欠錢了,或是手上有大量的資產。
但是事實上,俺到菜市場發覺很多東西都貴了,“蒜你狠”,“姜你軍”,“向錢蔥”都回來了,價格還真的漲了不少呢。
疫情過後,各種糧食和工業價格其實都已經上漲了很長的時間,唯一剩下的應該就是調味品,沒有漲多少。
玉米期貨從年初一直長到現在,
用於飼料的豆粕也是這樣子
其實我們忽略了一個東西,工業相關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特別是大宗商品。
銅價從疫情之後就開始一路攀升,近期更是創下了新高,當然有另外兩個原因,一個軍工需求旺盛,另一個是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
建築用的玻璃,還有用於取暖的動力煤,價格像坐了火箭一樣往上衝。
還有鐵礦石之類的價格都不斷在攀升。
啥都在漲,就是工資不漲,但就奇怪了,為什麼這麼多東西在漲,而統計的資料卻是負數的呢?
這個我們就不得不看CPI裡面的權重了。
剛才我們講了,CPI是有一藍子的消費品價格平價而來的。
我國CPI構成權重體系中,食品佔了31.4%.。詳細構成:糧食33.23%、肉類25.5%、蔬菜11.53%、水產品9.51%、水果6.91%、糖4.3%、油脂2.55%、雞蛋1.34% 。肉類佔25.5%,而肉類最主要的是豬肉,在肉類消費中最少佔至50%。這樣算下來,豬肉在CPI的佔比就達到了10%以上。
而在11月份我國的豬肉價格就出現了明顯的下跌,最低的時候接近20%。豬肉價格直接就影響了CPI的走勢,這就是11月份CPI負數的主要原因。算是在意料之外的,所以說這一次的CPI負數,並不能直接代表著未來的CPI的走勢。何況去年11月份豬肉價格最高,只要今年11月份的豬肉不比去年的要高, CPI往往都不會漲到哪裡去,何況價錢相差如此之大,這樣看來也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
這種單品價格突發性影響CPI,並不能說明通縮了,這隻能說是一種突發性的事件,離真正的CPI核心資料是有差異的, CPI的核心資料是剔除食品和石油價格影響的CPI指數。
近日的12月豬肉價格反彈了10%,石油價格上漲了30%,看樣子12月的CPI將會大幅上漲,這個大調頭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我們面臨的並不是通縮,看到石油價格和鐵礦石價格,等工業用品價格,更應該擔心的是輸入性通脹,美元在前半年增加了1/5的流動性,最近歐盟要透過7500億歐元的大放水,美國也即將透過9,160億的救助計劃。
上半年的大胖子全部跑到了房地產、大宗商品、股市上,最近一段時間,大宗商品的價格開始了第2輪飆升,我國資產價格相比於國外來講,已經是個窪地,何況咱們的收益還是不錯的。
最近人民幣受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央行不得不出招。
看到這裡你會發覺一切都沒有變,放的水多了,消費也跟不上,通貨膨脹好像是避免不了的,只不過這次不是我們的錯而已,只是外面的水位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