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網際網路發展初期,湧現出大批的網際網路企業家,其中馬雲、馬化騰就是其中的代表,馬化騰創立的騰訊公司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大社交公司,而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已經成為國內第一大購物平臺,憑藉著出色才能和超前的眼光,馬雲連續多年蟬聯中國首富。
而馬雲這個名字,一直存在著巨大的爭議性,打造淘寶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打造支付寶,解決月光族用錢困難的難題,兩件事看似十分美好,但是也存在嚴重的對立面,淘寶的誕生讓無數線下實體店遭到了巨大的衝擊,不少實體店不得已“倒閉”關門;支付寶花唄的誕生讓不少年輕人養成了超前消費的習慣,很多人都說這一切都是馬雲害的?
當實體店失去優勢之後,淘寶、支付寶暴露出的問題越來越多,對平臺商家做出的嚴苛的要求,“二選一”問題成為了無數商家的噩夢,另外雙十一購物節“先漲價再打折”的問題,連監管部門都看不下去了;螞蟻集團靠30億撬動3000億的戲碼最終還是露出了馬腳,螞蟻集團上市計劃被暫緩,這些事情將馬雲推上了風口浪尖。
如今國內電商平臺已經形成了淘寶、京東和拼多多三足鼎立的局面,國內大多數資源已經被瓜分殆盡,如何才能繼續發展下去,就要尋找下一個風口。近段時間最火的話題莫過於社群團購,社群團購就是將社群超市中的蔬菜、水果、米麵、糧油等日常生活使用者上架到電商平臺當中,使用者只需在手機上下單,商家就會送貨上門,是無數“懶癌”患者的福音,不過這件事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電商平臺幹掉了實體店,又將主意打到了地攤大媽身上。使用過社群團購的朋友都知道,早期為了吸引大批的商家和使用者,平臺會以各種“燒錢”的模式來吸引使用者,這樣的結果會導致菜市場和超市擺攤的大媽失去了生意,而對於文化水平不高又要依靠賣菜為生老百姓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這簡直不給老百姓留活路了!
社群團購幹掉的不僅是小商小販,更幹掉的是從農戶到使用者中間整個生態鏈,一旦形成規模,就會形成批次化種植、採購、運輸和配送,而對於小批次種植的農戶來說,根本沒有任何銷路,這無疑給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社群團購最大的優勢就是低價促銷,早期為了吸引使用者會免除配送費用甚至半價銷售產品,當小商販被徹底打敗形成壟斷之後,肯定會出現嚴重的漲價現象,早期使用者享受到的優惠,也會加倍還回去,所有的費用最後全部轉嫁到使用者的身上。
針對此事,人民日報釋出了一條名為《“社群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痛批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美國有英特爾、蘋果,荷蘭有光刻機,而我們在尖端科技方面有什麼呢?有人會說我們有華為,但是華為如果有完全自主的技術就不會被人卡脖子,當國外在研究尖端科技,我們在研究人心,如何獲得流量,如何跟賣菜的大爺大媽搶幾斤白菜水果的流量。
此事被點名批評之後,社群團購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不少農貿市場開始自覺抵制社群團購的蔬菜水果採購,並且不再為社群團購供應商品。其實很多人已經意識到,社群團購終將會走上外賣的道路,商家不僅要支付高昂的抽成,而且還需要房租和食材,這樣算下來自己一直在為平臺打工,而最近統計的一份資料顯示,美團403萬員工中只有3萬員工屬於正式員工,其餘400萬沒有社保,沒有合同,騎手出現意外只能自行承擔,這也暴露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國外在研究尖端科技的時候,我們卻為了爭搶使用者手段盡出,這件事也引起了網友的廣泛熱議,電商行業的野蠻生長,令我們失去了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追求。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你認為社群團購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