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人民幣最近這半年極端異常的大幅度升值近10%,以及雪片般的國外訂單轉移到國內,製造了很詭異的出口繁榮,這是建立在當前國內大宗商品價格暴漲,也就是原材料價格大漲的背景。

這還是有道理的,因為結果也確實如此。

其實大家稍微用邏輯推理一下就會發現,在人民幣大幅度升值,並且原材料價格暴漲的情況下,國內製造業,特別是出口外貿,實際是賺了“產能”卻賺不到錢。

正常來說,製造業的整體平均年收益率就是10%左右,基本不會高於這個數。

特別是外貿單子通常利潤率也不會高於8%。

而今年光人民幣就升值了將近10%,這意味著如果一些出口外貿企業,沒有及時鎖匯的話,很可能是在“賠本賺吆喝”。

這還沒有計算,大宗商品價格暴漲的因素。

在原材料價格暴漲的情況下,PPI(工業出廠價格)指數居然還在低位徘徊,這也是很異常的事情。

比如說,在油價整體還處於歷史不高的位置上,當前化工品材料的價格是直線暴漲,一些化工產品的價格是翻倍式的漲價。

但整個下游產業鏈的價格卻沒有太大的變化。

這是非常不正常的。

而就這樣,我們的CPI資料在11月居然還創下2009年來的最低值……

雖然說,原材料暴漲要傳遞到消費端有一個遲滯的效應,但正常也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這種針對國內製造業的“毒奶”猜測,還是有一些依據的。

即使不考慮這種毒奶的猜測,一個很現實的擔憂就是,當明年疫情結束後,如果國外的製造業產能恢復,這些單子轉移回國外時,那麼國內基於當前爆炸式增長的訂單而擴大的產能,到時候要怎麼降下去?

2018年的時候,我們就因為產能過剩的問題,在搞供給側改革,進行去庫存、去產能。

但如果只因為疫情臨時的特殊需求,而被雪片般的訂單晃花了眼,去擴大投資擴大產能。

那麼誰知道這會不會是“釜底抽薪”的陰招?

在一個明顯的經濟下行週期裡,突然出現如此異常的經濟“區域性過熱”,還伴隨著人民幣大幅度升值,還有原材料價格暴漲,這都是非常異常的訊號,是不正常的。

這種時候就更需要我們去進行宏觀調控。

比如週五晚上,央行就出臺一個工具調整,把“宏觀審慎調節引數”從1.25下調到1。

這個宏觀審慎調節引數,是在一個公式裡發揮作用的引數。

境內企業的外債餘額上限=淨資產*跨境融資槓桿率*宏觀審慎調節引數。

這裡宏觀審慎調節引數,實際上就是針對境內企業在境外融資規模上限的一個“調節引數”。

這個引數從1.25下調到1,就是縮減境內企業在境外融資的規模上限,是針對境內企業的境外融資去槓桿的行為。同時,這也是為了穩匯率。

因為境內企業在境外融資之後,是要把錢轉回到國內,這就會推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降低境外融資規模,一方面是為了去槓桿,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穩匯率。

所以,現在拜登還沒上來,但實際上在商業和金融方面,我們和美國之間的博弈,已經在逐步的白熱化起來了。

只是這些事情,大都不為人所知,我們普通人也很難察覺到這些跟我們日常生活比較遙遠的事情。

但如果我們不能遏制住美國在商業和金融上的攻勢,這些背後的博弈,會遲早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別的不說,當前原材料價格暴漲,比如說化工產品價格翻倍上漲,而化工產品是我們衣食住行的集體上游,雖然現在還沒有傳導到消費端,這個主要是因為我們本身因為產能過剩,過去幾年積壓了很多庫存。

現在等於是工業體系的上游企業在透過去庫存的方式,來化解原材料暴漲的壓力。

但如果等庫存去完了,原材料價格還這麼高,企業會必然迫於巨大的虧損壓力,而不得不開始在消費端提價,那麼就意味著我們可能面臨一個“大漲價”時代。

而如果在企業漲價之後,消費者不買單,反而更加降低消費慾望,特別是在我們整體在持續收緊資金面,在進行去槓桿的話,這樣的原材料價格暴漲所帶來的“大漲價”,可能不會帶來“大通脹”,反而會可能引發極其反常的通縮現象。

這可能是很多人不太理解的極端反常現象。

其實現在已經有點這個苗頭了。

因為當前國內原材料價格暴漲,並非我們大放水所致,而是國際大資金基於美聯儲大放水,在進行惡意的聯合炒作。

本身這也是因為我們大量原材料都是要進口,比較難以自給自足所致。

也就是說,當前原材料價格暴漲,我認為是一些國際金融資本在對我們的一次有針對性的商業攻擊,這很可能是為了配合其後續金融戰所做的前期準備。

當前原材料價格暴漲,如果不加以阻止,後面可能導致兩個結果:

1、消費者買單,引發大通脹。

2、消費者不買單,在持續通縮之下,企業面臨原材料價格高位的雙重壓力,可能出現大面積虧損的情況出現。

不管哪個結果,都是我們當前經濟所不能接受的結果。

如果說人民幣升值還是我們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經之路,但也不能升值得那麼急那麼快。

而像原材料價格暴漲,對我們整個製造業體系的穩定,是有巨大的損害,這是一定要遏止住的。

所以我個人估計,如果當前原材料價格再暴漲下去,估計宏觀層面很快就會出臺一些調控措施。

事出反常必有妖,還是需要多加提防。

畢竟華爾街那些大資本集團,搞這種商業金融戰爭是最擅長的。

11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江淮汽車投資200億建新廠!出售資產並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