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金融時報》報道稱,歐盟委員會和歐盟(EU)外交政策高階代表將發表一份檔案,建議歐盟和美國之間重塑夥伴關係,以應對一系列共同的挑戰,尤其是中國帶來的挑戰。這一提議呼應了關於"技術民主國家"夥伴關係的優點的類似討論,以及英國牽頭建立D-10民主國家聯盟的努力。據報道,歐盟的這一倡議涵蓋了技術、貿易和新冠疫情政策等廣泛議題。在一些方面,特別是資料隱私法律和對私營部門技術公司的監管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彌補。儘管如此,這是一個值得歡迎的訊息,但同時,也有一些值得警告的方面。
這個建議包含了一些積極的因素。首先,由歐洲推動的重振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努力,似乎是特朗普政府貿易戰,包括對歐盟成員徵收關稅及其"美國優先"的外交方針所帶來的意外後果。華盛頓一些人擔心特朗普政府的行動會不可磨滅地損害美國與歐洲盟友的關係,顯然那種認識是一個錯誤。然而,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面臨的一項關鍵任務,就是如何根據戰略背景的變化,如特朗普政府執政後美國在世界中的角色的不確定性,以及歐洲對中國所帶來的挑戰的看法的變化,辨別出如何與歐洲夥伴合作,重塑跨大西洋關係。
第二,歐盟的倡議恰當地將大國競爭的核心,框定在經濟而非軍事方面,而且,新興技術佔據重要地位。中國和俄羅斯為打造替代性國際機構、在現有機構中發揮領導作用或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形成新協議,已經做出了種種努力,並且主要涉及經濟和技術領域。即使是粗略的考察,也能看出這種趨勢,比如,最近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成員國與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中國和俄羅斯為建立SWIFT金融資訊傳遞系統的替代品所做的努力;或者中國為推動5G新國際電信標準所做的努力。因此,歐盟提出這種新的夥伴關係十分恰當。通常情況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被視為跨大西洋聯盟的基石,成員國當然會在新興技術領域面對共同的威脅。但是,作為一個軍事聯盟,北約並不適合應對這些型別的挑戰。希望跨大西洋能有一個共同認識,認識到經濟國策將在大國競爭的大戰略中佔據突出地位。
儘管如此,也有一些領域值得關注。該提案似乎由一系列不同的問題組成,很難在一個大框架解決。即使是在技術方面,歐盟檔案也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數字監管、反壟斷、限制外國投資和應對網路威脅。這可能會帶來一些風險,比如,在力求面面俱到的情況下,可能結果會什麼也做不成,尤其是在各個問題之間可能存在著優先順序和利益的競爭。現實情況是,並不是每個新興技術問題,都應該由美國和歐盟的夥伴關係來解決。例如,對美國來說,明智的做法是區分主要是國家安全和情報問題,如網路威脅,這些問題最好透過現有的軍事(北約)和情報(五眼)聯盟來解決,而不是作為經濟問題,比如作為反壟斷監管的問題。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一提案的總體框架,是建立在想法相同的民主國家的夥伴關係基礎之上。這有可能混淆經濟和政治問題之間的界限。雖然,國和歐洲的許多技術政策立場的核心,定是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如隱私和言論保護,但是,將民主作為夥伴關係的基本組織原則,就有可能疏遠經濟利益重疊的潛在合作伙伴。反過來,這又助長了中國將全球敘事框定為專制和民主制度之間的競爭的能力,使北京能夠拉開美歐夥伴關係的潛在合作者,如匈牙利。此外,將整個夥伴關係框定為與中國的對抗,有可能削弱與中國在共同利益領域的合作機會,儘管這些領域可能是很狹窄。
最後,有兩個與新興技術相關的關鍵議題,似乎沒有出現在這次提議的美歐夥伴關係中,但卻應該放在緊急優先考慮的位置。一是政府如何促進西方企業的競爭力和全球市場份額,並繼續塑造新興技術的國際標準。這不僅需要認真關注國際機構的技術標準制定,更重要的是培養政府與私營企業之間的夥伴關係,增加對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投資。另一個問題是復原力。大國競爭很可能會涉及破壞性事件,無論是網路攻擊、經濟衰退還因為流行病。私營部門以及美國和歐洲的監管機構,都已經做出了顯著的努力,制定網路安全復原力框架,以預測、抵禦並在破壞性網路事件發生後迅速恢復。然而,這些努力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務部門,在這個方面,美國和歐盟沒有在政府層面進行協調。特別是考慮到跨大西洋經濟體的相互依存性,為協調復原力框架作出更廣泛的共同努力,應成為振興跨大西洋經濟夥伴關係的一個組成部分。
總而言之,儘管這一最新宣佈存在一些缺陷,但是,歐盟承認大國競爭的經濟層面是一個積極的發展,美國應響應這一行動號召,與跨大西洋夥伴合作,制定共同的戰略,以應對新時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