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過以下論調:
A股就是一個大賭場;
股民都是韭菜;
滬市十年前3000點,十年後還是3000點;
哪有什麼價值投資,都是投機… …
星空君一直在灌輸一個理念,A股本質上其實是價值投資。舉個極端的例子,你買10年茅臺,現在早就賺的盆滿缽滿了。
對於中小投資者,能夠拿得住還能賺錢的,都是業績長期向好的。
看看各行業的龍頭,無論是美的,還是恆瑞,十年來,都是以一路長虹和業績掛鉤的方式上漲。
A股骨子裡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和GDP息息相關,和M2息息相關。
一、上證指數的誤讀
為什麼十年來上證指數沒怎麼變呢?
其實這和指數的計算公式有關。
上證指數的計算非常複雜,我敢打賭,99%的股民包括股神都不知道怎麼算的,只有做過轉成本的會計才能真正看懂。
因為上證指數採用了加權平均法計算,權數為上市公司的總股本。這種計算方式,經常用在轉成本上。
PS,各種均線也採用了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那些華麗的MACD技巧,無非就是把不同時間段計算的移動加權平均後的收盤價進行比對的結果,並沒那麼神秘。
這種計算模式的優缺點都非常明顯,對於美股這種成熟資本市場來說,因為有完善的上市公司進出機制,進進出出,經過加權平均後,影響不大。
但對於A股來說,影響就不一樣了。一方面,誕生了大量的樂視網這類垃圾股,遲遲不退市,拉低了平均數;另一方面A股2010年只有2100家上市公司,2020年已經激增到了4000家,差不多翻了一番,繼續加權平均的話, 其實是被髮展規模比較小的新生力量平均掉了。
所以,當你看漂亮50、漂亮500的時候,會發現10年來,剔除掉2015年前後瘋狂上漲影響外,也是幾乎翻了一番,而且從趨勢上看,基本是和GDP增長保持一致的。
二、最好的監管
如何讓上證指數衝上一萬點?
很簡單,嚴進寬出。
正在科創板試點的註冊制看似簡便,但其中的貓膩少了許多。
進來的都是好企業,不好的企業都淘汰掉,那麼剩下的都是質地優良健康成長的好企業,上證指數自然會一路上揚。
早在2019年,星空君就從監管層釋放的訊號裡,一遍一遍的解讀。
最好的監管不是直接干預市場,不干預又如何做到監管呢?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2019年開始,證監會加強了對會計師事務所的管控,在各事務所進駐上市公司開展熱火朝天的審計工作的時候,證監會在1月發出了2019年度第一張市場禁入罰單。
證監會市場禁入決定書(〔2019〕1號)顯示,大信事務所在審計時未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為五洋建設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該審計報告作為五洋建設發行公司債的申報材料,並被其募集說明書引用。而該審計報告的簽字註冊會計師為鍾永和、孫建偉。
大信事務所註冊會計師鍾永和、孫建偉被證監會採取五年的證券市場禁入措施。與此同時,證監會對大信事務所責令改正,沒收大信事務所業務收入60萬元,並處以180萬元罰款;對鍾永和、孫建偉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
這張罰單無異於殺雞駭猴,正在各上市公司進行審計的註冊會計師們必須要掂量掂量了,是犧牲自己的職業生涯為上市公司貼金,還是儘可能的如實反饋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
三、完善退市機制
上文提到,A股十年3000點原地踏步很大程度上,是很多垃圾股遲遲不能退市。不能退市的原因是太容易透過財報修飾等手段實現不退市。
2020年3月1日生效實施的新《證券法》,對有關退市法律條款進行了大幅修改,主要體現在:不再對暫停上市情形和終止上市情形進行具體規定,改為交由證券交易所對退市情形和程式做出具體規定。
新《證券法》過去了大半年,為了把這些垃圾公司清理出局,滬深兩市交易所終於開始動作了。
雙雙釋出了新版的退市規範(徵求意見稿),從內容上看,很顯然兩家所長深思熟慮通了電話,內容基本一致,略有差異。差異點主要在深市的小市值營收規模比較小的企業較多,規範制定的稍微細緻了一些。
其中,最核心的財務條款,是把連續三年或四年虧損,改為連續兩年淨利潤虧損(扣非前後)且營收低於1億。
有人覺得這個標準其實是放寬鬆了,星空君結合以前的花式保殼技巧來看,實質上是更嚴格了。
一是三年變為兩年,讓隔兩年修飾一波利潤的垃圾企業成本更高。以前三年賣一次,現在兩年就要賣一次;
二是保殼公司修飾利潤的方法大多是賣房產、政府補助或者出售股權,這種公司增加營收難度相當大。
新的規範實施後,有望快速淨化環境,為A股進入高速發展狀態打好基礎。